我们怎么做才能不扼杀孩子的独立意志?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即便孩子有自己的小房间,父母也经常会“闯入”,干扰孩子独自玩耍;
又或是面对孩子的请求,很多父母总是难以拒绝,往往是协助他们完成所有的事。
人们常说,空间决定思维。孩子没有足够的独立空间,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的练习自然就会缺乏,久而久之,独立意识就会缺失。
父母包办,让孩子缺乏独立意识,这既会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也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
在中国文化中,很多妈妈往往过度重视与孩子的依恋关系,而忽视了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看不到孩子与生俱来的独立愿望和努力。
大部分人甚至会觉得孩子是在3岁后或者上学后,进入有意吸收阶段时,才会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意志时和独立意志。
但,其实并不是。
从一个生命诞生起,他们就有一股追求独立的最原始动力,来支持着自己与父母的互动,和对世界的探索。也许刚开始受限于动作、认知等能力,他们不太容易表现出来。可是当这个生命一旦意识到自己强大的力量后,最早的对抗就开始了:“不”、“不要”、“这是我的”等拒绝性词语,是他们向所有人宣告:让我自己来!
他们并不是故意和你作对,他们只是受与生俱来自我建构能量的驱使,想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
这就是孩子的独立意志。
孩子通过自己的工作行为,来寻求身体和思想上的独立,他们并不关心其他方面的知识,只想通过自己去学习知识,去吸收周围世界的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独立这一目的。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诗歌《论孩子》中有一段话:
你的儿女,其实并非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并非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并非是他们的灵魂
我们到底怎么做才能不扼杀孩子的独立意志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意志行为环境
新奇、多变而刺激的环境往往使孩子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造成孩子自控能力差,做事三心三意。
有的家长轻易用自己的意志干扰或阻碍孩子的行动,中断了孩子本来的有目的行为,使孩子的心理要求不能实现。这种外界环境和心理氛围,直接影响孩子坚强意志力的形成和发展。
故而,成人应该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增强意志力。
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适时适度地提供一点帮助,使孩子最终能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意志力会得到较好发展。
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儿童心理学也认为:3岁儿童的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比较协调,也有了自理的愿望,家长应该多提供锻炼的机会,而不是一味的包办代替,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孩子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独立性、创造力、自我价值感等的提高。孩子在做事过程中,锻炼了意志,学会承担责任,在事情完成后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这对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做个“狠心”的家长
母燕不辞辛劳喂大雏燕,教它们学会飞后,便狠心地将自己的孩子推出暖窝;
母熊教会小熊猎食的本领后,便狠心地离开巢穴,独自而去……
如果它们不这样做,子女们就无法在大自然弱肉强食的竞争中生存。
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勇敢生活的能力,应该做个“狠心”的家长。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国家的繁荣和兴旺。社会主义的胜利,有赖于造就一代可靠的接班人,要培养孩子既有聪颖的智慧,又有较强的独立性、意志性,不仅仅是教育者的任务,更是家庭教育的任务。
相关文章
- 做一个爱偷懒的妈妈,孩子才能更独立
- 做个“偷懒”的父母,孩子反而很有独立思维
- 孩子做家务,可以训练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适合做哪些家务有讲究
- 孩子是独立的精神个体吗,是做孩子精神世界的主人还是仆人
- 孩子离不开人,缺乏安全感,家长们这样做,让孩子更独立
- 孩子能够自己做事情就是独立的吗?真正的独立应该是人格的独立
- 孩子过度依赖家长怎么办呢?做好以下4点,让宝宝独立起来
- 5岁孩子“不哭不闹不纠缠”的独立入睡经历,妈妈做对了什么?
- 怎样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一个小故事,告诉你该怎么做
-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可以从做家务入手,家长应该这样做
- 孩子上一年级,写作业总不能独立完成,怎么办?
- 孩子不独立,千万别随便批评他,因为你会抹杀他独立的可能性
- 孩子不能独立?只需四步,立即有效
- 孩子吃饭总要人喂,如何让娃独立进食?
- 孩子在幼儿园很独立,回家就原形毕露,最主要是家长教育方式
- 孩子在蒙氏幼儿园能学会的不只是独立,还有这些!(一)
- 孩子太依赖父母?想培养孩子“独立性”,父母要学会“袖手旁观”
- 孩子好奇心强,是发展认知的主要动力,可别扼杀了
- 孩子已经成年,并可以独立思考,父母生二胎就应多考虑孩子的意见
-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想让孩子听话,加深亲子之间的“联结”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