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条日本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中国妈妈忍不了,这就是差距 日本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否适用于中国
家庭教育的本身就是各有千秋,因为先不说不同国家的差异,就但说中国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教育方式就是非常不同的,但是孩子们最终的归途也都大致相同,要么考名校要么过普通热门的生活。
但是现在好的教育越来越少了,层出不穷孩子变成问题少年的新闻,一直在警示着我们作为家长的不合格,但是只要事情不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几乎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的时候会感慨一下,但仅限于感慨。
日本是一个对教育对孩子非常认真负责的国家,他们有很严谨的体系,和非常自律和理智的家长,在日本一直谨记于心的家训是《德川家训》大致内容:
3条日本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中国妈妈忍不了,这就是差距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是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视怒如敌;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责任不如责己;不及胜于过之。
1. 不在孩子用餐时催促
一个孩子是否稳重,真的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很多人会说稳重不是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变得吗?那你可就想错了,这个是要从根源说起,很多中国家长会做的事情,孩子要是起床晚了。
或者是做什么事情磨蹭了,尤其是吃饭,家长一定会催个没完,就好像身边有个催命鬼,这个时候还在立刻就会没胃口,然后上学以后就会很容易饿,分身导致上课精神不集中。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日本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任何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你可以礼貌地发出请求,比如你需要帮忙之类的,但是前提是你要有礼貌,并且人家帮不帮你取决于人家。
不能因为别人不帮你就生气,耍脾气,并要求家长在家里也要这样要求,这一点在中国无法实现,中国家长都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嘴里,什么事情都帮忙做到最好。
3. 定期会去养老院做义工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在日本也是讲究尊老爱幼的,尤其是尊老这一说,所以日本的幼儿园会要求孩子没定期的带孩子去养老院做义工,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不然学校会拒绝接受你的孩子,最起码的爱心和尊重都没有,这样的孩子教不出来,在中国要是这样做,那多半家长会抗议。
为什么一定要上幼儿园?首先,孩子的启蒙是关键,虽说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家长,这一点也毋庸置疑,但是家长只能做到带动孩生活中的小细节,一些真正的涵养教养或者是只是,是要在幼儿园学习的。
其次,幼儿园就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因为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能锻炼孩子的交流能力,和胆量,接触不同性格的小朋友,就相当于多了解一个性格,这一点是每天在家里接触不到的,并且人际交往或者是礼貌都是在彼此交涉中学习。
最后,幼儿园看似是一个只吃喝玩乐的地方,其实他锻炼孩子的性格,意志,独立因为幼儿园虽然只是待一段时间,但是这段时间没有父母陪伴,没有家人带动,全靠自己,不管过得怎么样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小萱妈妈暖心寄语:在这里采用梁启超曾说过的一段话:“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你们能做到对孩子这样吗?欢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儿母婴知识、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都在这里。关注@小萱妈妈育儿经,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同样是幼儿园中餐,看完日本的再看中国的,网友:差距一看便知
- 日本幼儿教育更好?留日妈妈:的确如此,但小学之后不如中国孩子
- 家庭条件是否好,幼儿园老师,从3点可以看出孩子贫富差距
- 是什么让孩子能忍着眼泪自己走进幼儿园?大概是妈妈对她的相信
- 幼儿园和上学的孩子喝不了那么多奶怎么办?有一点爸妈们一定注意
- 幼儿园孩子骑行接送好处也多,问题也多!妈妈们要利用好但别大意
- 幼儿园老师让孩子捐包,妈妈抱着孩子流下了眼泪:我的LV真皮包
- 妈妈开豪车送孩子上幼儿园,家长群中引争议,结果被踢出群聊
- 妈妈接孩子放学,宝宝不着急回家,因幼儿园伙食好
- 孩子上幼儿园后,该开始给孩子灌输这4个思想了,以防小学管不了
- 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五天,被奶奶扛着进教室,一旁的妈妈笑喷了
-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了,妈妈百思不得其解,老师说可能是衣服的原因
- 孩子在幼儿园打架了,妈妈却拍手称快
- 孩子在幼儿园被打破相,这位妈妈的应对方式,老师给她点赞
- 孩子特别倔怎么办?幼儿园老师说她不愿意做的事,怎么都劝不了?
- 孩子特别倔怎么办?幼儿园老师说她不愿意做的事,怎么都劝不了?
-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含泪写下这份信,说出了很多母亲的心声
- 日本人vs中国人的幼儿园教育。颠覆了中国人的教育观
- 日本幼儿园10月起免费 中国家长:我们太南了
- 日本幼儿园VS中国幼儿园,是别人“变态”,还是我们“太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