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或许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
孩子总是会无意间犯错误,那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以后避免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但是往往很多时候,孩子都不会听话,更没有将父母的话听进心里。
所以我们想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总有些孩子在犯错的时候,拒绝听从父母的教育呢?
在这里就要告诉所有的家长朋友,因为你们出现了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你们对于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而且忽略了孩子自己也可以进行自己反省的这件事情。
如果让孩子参与管教,就会帮助孩子自己进行反省,这种反省是主动的,他可以让父母不用太过操心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的问题。通过反省和自省,帮助他们一点一点的学会掌握自己的人生,这种方法不但是增加孩子们对人生掌控,也是帮助父母更深的了解孩子心理过程。
孩子参加管教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好处,这些好处具体是什么呢?
加深孩子们对自我本身的了解自我管教就是自我反省,通过自我反省,孩子们就会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优缺点会帮助他们找到个人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为了让孩子更早的理解到自己的地位,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知道一些错误给带来的影响,帮助孩子们不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狂妄的坏心态。
让孩子对自己人生有掌控权有的时候,孩子和父母在交流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心理的变化,父母们也能够察觉,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平等关系。这种关系不代表父母有比孩子们有更丰厚的人生经验,而是代表孩子们与父母在人生的轨迹当中是平等的。所以我们的父母要扮演的角色应该是领导者,不是一味的督促孩子向前进,而是引导孩子们向前进,所以说成长是父母作为孩子人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想要让孩子在参与管教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主动,就需要我们父母用自己的个人态度去表达出和他们的平等关系,不要自视甚高,从高姿态的位置去教训他。所以我们的父母也需要自我反省,这种自我反省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进行学习,让他们知道自我反省是一种好的能力。
此外,还要给孩子们一些权力,比如他们对选择购物时的权利,让他们去掌控自己能够获得的应有权利,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父母觉得哪些东西是好,哪些东西是坏。在不顾孩子的理解和要求下强加给孩子。虽然,父母担负着孩子成长的重大责任,但是仍然要考虑到孩子的需求。
通过以上种种,就可以帮助孩子增加信心,这种信心会让他带入到生活当中,也会让他们变得有所主见,让他知道在挫折面前不应当颓废,应当挺直身子向前进。
通过自我管教让他们知道反省是一种多么重要的能力,要知道它也是一种很难的事情,要让孩子知道不要因为难而放弃。很多领域中成功的人,都是有着自我反省的能力。他们已经把这种能力融入到行为习惯当中,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他们就会对自己日常的行为进行复盘,并且在每天睡前时闭眼进行思考,这些方式都体现了自我反省是能力,够能够帮助人成功。
让孩子们积极参与管教,实际上也是我们帮助孩子明白反省和自省的重要性。刚开始时,孩子还会觉得批评自己和管教自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我们要通过长时间的帮助,他们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压力会让人有动力,通过长时间让孩子参与管教,可以让他拥有压力,更是让他们通过压力学会转换动力。长期让孩子们参与管教,就会让孩子渐渐的将自省运用自如,让他在这种能力中找到让自己进步的动力。
管教会使得孩子学会共情能力什么是共情能力呢?共情能力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长的时间里孩子不会发现,这需要我们的父母对其进行培养,因为孩子的感知亨利和学习能力在没有人引导的情况下是薄弱的,所以我们的家长就总是看到孩子为什么那么不懂事,这也就会导致父母与孩子经常吵架的原因,其实这个原因就是孩子不懂得什么是共情能力,也是不懂得什么叫做换位思考。
每当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父母本身对于换位思考的不重视,我们对于传授孩子共情能力的不重视,如果家长能够积极使用这种方法,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孩子因为共情能力学会换位思考,才会让孩子们体会和理解父母的不易,才会让这个家庭更加和睦。
最后,我们的父母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应当减少和加强对孩子的管教,这需要父母去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也是我们将管教权力给予孩子自己本身的一种契机。让他们通过每天的反省,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错,这也是帮助孩子改变犯错行为和坏毛病的一种方法。所以让孩子们参与管教的过程,已不单单是让孩子学会和了解人生价值,更是让孩子能够决定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
- 不听话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不懂事的父母
- 孩子不听话是自己的原因?父母首先反思,5种语气助孩子更好成长
- 孩子不听话,父母管不了,送问题少年学校合适吗?
- 孩子不听话?还不是因为父母不好好听孩子说话
- 孩子唱反调不听话?心理学家:他们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 孩子总是不听话,靠“吼”可不行,其实父母的状态决定孩子的情绪
- 孩子总犯错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利用“情绪引导”来促使孩子优秀?
- 孩子总犯错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利用“情绪引导”来促使孩子优秀?
- 孩子捣蛋不听话,或许是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家长要注意
- 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是没礼貌还是不听话?父母可先找原因再想对策
- “你听不听话”PK“我就是不干”:父母生活态度,藏着孩子的未来
- “你这么不听话,对得起我吗?”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 “再不听话,警察叔叔会来抓你”父母随口说的话,真的会伤害孩子
- 为什么父母眼中,孩子总是不听话?
- 家长教育孩子有障碍,不听话?尝试“五指大法”或许能帮您解决
-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以下几点父母需注意
- 经常说这句口头禅的父母,孩子肯定不听话
- 育儿常识早知道:孩子会越来越不听话,父母的权威感会越来越低
- 心理学:父母希望孩子“听话”,“听话”背后的隐喻很多
- 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个瞎指挥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