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教养法》:养育孩子的核心是整合孩子的大脑
大脑在整个人类的一生中都发挥着最为核心的作用,养育孩子最核心的过程也是塑造和整合孩子大脑的过程。
为什么有的孩子积极乐观百折不挠而最终成为人生的成功者?
而为什么又有的孩子还未尝试便轻易放弃,没有发挥出自己所擅长的潜质?
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次体验,每一次经历,都会让一些脑细胞,也就是神经元被激活。当神经元一起被激活,就能开拓出相互间新的连接。神经元激活的结果就是大脑“重新布线”。
大脑神经元
孩子的大脑正在不断的“布线”和“重新布线”,哪些特定的回路被激活,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特质。
人类的大脑大约在25岁左右发育成熟,个体大脑成熟的程度主要受基因的影响。但是整合的程度却是父母可以通过养育去影响的。
你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了解有多少呢?身为父母又怎么应对孩子大脑整合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本书系统地给了大家答案。
整合左右脑,改善孩子的情绪。1,了解左脑与右脑
左右脑分工理论,是美国心理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傅士, 在1981年《关于裂脑人实验的结果》提出的,这项研究通过裂脑人实验证实了左右脑有着完全不同的分工。左脑主要负责语言、逻辑、分析、推理等;右脑则负责图形、情感、直觉、想像力、创造力等。这项研究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奖。
左右脑之间通过胼胝体corpus callosum连接。胼胝体是大脑最大的白质带,其中约包含2-2.5亿个神经纤维。大脑两半球间的通信多数是通过胼胝体进行的。
胼胝体
2,孩子左脑与右脑发育的特点。
6岁前,孩子右脑占主导地位,较注重情绪感受,而负责逻辑分析能力的左脑还没有有效的发展。
3,《全脑教养》给出的整合孩子左右脑的建议:
★第一步:同孩子右脑连接
当你4岁的孩子,因为不能像蜘蛛侠一样在天花板上爬行而极度愤怒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给一个4岁的孩子讲清楚道理的。
这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感受,通过非言语的,关爱孩子的情绪,不带偏见地倾听孩子的感受。
这即是成人的右脑与孩子的右脑连接,这种右对右的沟通可以帮助孩子的大脑进入平衡的状态。
接下来才能对孩子的左脑做工作,解决他提出的具体问题。
★第二步:引导至左脑
如果说“聆听与关注”是用右脑与孩子沟通方式的话,那么在孩子平静下来之后,与孩子讨论不当行为及其后果,即是将孩子的用脑方式引导至左脑。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左脑主要负责逻辑语言、分析、推理等,在与孩子用右脑沟通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后,就是引导孩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最佳时机。
左右脑平衡发展
右脑主导过度的孩子容易情绪失控,左脑主导过度的孩子会经历情感冷漠,引导孩子的左右脑平衡发展,用左脑的逻辑平衡右脑的强烈情感,会让孩子收获一个情感幸福而又张弛有度的人生。
整合上下脑,教会孩子自我控制。你必须等待孩子的大脑慢慢发育。不管孩子在学龄前是多么聪明,他都不会拥有10岁孩子的大脑,而且几年之内都不会。
1,了解上层大脑与下层大脑。
下层大脑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已经十分发达了,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位于较低的部分,从脖子的上端到鼻梁的位置。它们负责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比如打斗和躲避)和强烈的情感(比如愤怒和恐惧)。
上层大脑由大脑皮层及其各个部分构成,尤其是额头后面那部分,包括所谓的中部前额叶皮层。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二十几岁时才能够完全发育成熟。
相比下层大脑,上层大脑进化程度更高,可以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世界。在此发生的是更加复杂的心理过程,比如思考、想象和规划。
上层大脑控制着一些重要的高级分析思维功能,很多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品质也在此产生。
明智的决策对身体和情绪的控制自我认识共情道德上层大脑运转良好,可以帮助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考虑后果,三思而后行,并考虑别人的感受。
2,正在发育中的上层大脑。
正如《全脑教养》书中所说,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十分发达,而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二十几岁时才能够完全发育成熟,上层大脑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最后一个部分。
但是我们希望孩子掌握的行为和技能,比如明智的决策,控制身体和情绪,共情,自我理解和道德,却都依赖于那部分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大脑。
3,书中给出的整合孩子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指南:
①避免触发孩子的下层大脑。
愤怒和恐惧都会触发孩子的下层大脑 ,让孩子进入“攻击”或“逃跑”的强烈情情感中。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命令或恐吓的沟通方式,避免触发孩子的下层大脑。
②锻炼上层大脑。
★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练习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孩子自己做决定时,需要用到上层大脑权衡不同的选择,考虑几种相互冲突的方案以及这些选择的后果。这种锻炼让孩子的上层大脑得到练习与加强 ,从而运转的更好。
★ 培养孩子的自我理解力。
培养孩子理解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问启发性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表象之下的实质:你当时为什么做了这样的决定呢?当时你是怎么想的能说给我听听吗?
孩子越多的思考内心发生的事情,他就越具备理解并回应自己内心和周围世界的能力。
★ 培养孩子的共情力。
共情力也是上层大脑的一项重要功能。
鼓励孩子注意其他人的情绪,可以锻炼孩子的镜像元神经系统,从而锻炼孩子的上层大脑。
镜像神经系统就如一面镜子,他让我们可以模仿别人的行为,与别人的感受产生共鸣。镜像神经元系统就是共情的根源。
整合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记忆常常是扭曲的。一个人编码这段记忆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回忆时的心理状态,都会影响和改变这段记忆本身。
内隐记忆是指一个人在无意识时大脑神经元录入的记忆,内隐记忆受当时编码这段记忆时的心理状态影响较大,常常混合了情绪,不能够反映当时客观的真实的情况。
比如一个刚生了二胎的家庭,老大看见一家人喜悦地围着新生的小宝宝庆祝却冷落忽视了自己,她将受冷落的感受编码进自己的这段记忆,或许那一天正好下着小雨,后来的人生中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喜欢下雨,每次下雨她就觉得莫名地忧伤。
外显记忆是指将这些隐藏的记忆带入意识层面,以了解当时真实发生了什么。
在这本书中将这种方式称为将“意识之光”带入孩子的内隐记忆,使内隐记忆外显化,以便孩子能够意识到并处理它们。
书中介绍整合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
比如上面那个例子,老大只是觉得自己莫名地不喜欢下雨,却忘记了自己不喜欢下雨的真正原因。而通过讲故事,引导孩子回忆当时的感受,可以将孩子内隐的忧伤记忆外显化,孩子会理解到原来只是将自己那一刻被冷落的感受下雨的记忆混合到了一起。
一个人越能够清晰地意识到他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就越能够摆脱无意识的内隐记忆所带来的影响。
巧用浮云原理,教孩子理解内心的感受。险夷原不滞胸中,犹如浮云过太空。
——《泛海》
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情绪感受,其本质就是暂时的,不断变化的。我们的情绪与天空中的浮云性质非常相似,它会飘来也会飘走。
有研究说一个情绪从产生到消失真正持续的时间只有90秒。但是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一旦沉浸在某种情绪中便要持续很久仿佛无法自控呢?
这就需要锻炼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觉知力。对自己情绪的觉知力,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视角,让孩子有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情绪感受。
就仿佛一个在迷宫中的人,当他身陷围墙之中的时候他或许是迷茫的愤怒的,但是当他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些,他就能清晰地看到这个迷宫的出口在哪里,也更能够调动身边的资源尽快地解决问题。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提供了一种觉知之轮的方法,帮助孩子以更高的维度全面地看待自己,而避免只沉浸于自己的某一情绪无法自拔。
觉知之轮以一个自行车车轮来表示,位于中心的代表的是自身本源,外围代表了我们注意到的其他事物:我们的想法、身体感觉、情绪和感受等。
觉知之轮
比如书中杰森的例子,杰森因为很担心风扇叶片会掉下来而忧心忡忡,但是杰森的父母通过觉知之轮的方式让杰森意识到,此刻除了担心风扇叶片会掉下来的焦虑之外,周围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
比如今天跟爸爸去钓鱼很开心,今天在院子里挖了个大洞很快乐,还有我的身体真的很困了很想睡一觉,还有爸爸妈妈会保护我的安全不会让风扇掉下来。……
杰森的觉知之轮
当杰森注意到自己的这些情绪,只是外围的一些感受,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会飘来也会飘走的时候,杰森就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觉知力,他也因为有了更全面的视角而对自己情绪有了更多的选择。
孩子一直在成长,一个孩子完全整合好他的大脑大约要到他二十几岁,而在这期间,父母是支持还是阻碍,对孩子的人生至关重要。
读完了这一本书,愿每一位父母对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有更多的了解,愿每一位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有更多的耐心与帮助。
—End—
参考书藉:《全脑教养法》【美】丹尼尔.西格尔 蒂娜.佩恩.布赖森
图片:部分《全脑教养法》,部分网络,侵权删除
我是@翰妈育儿 持续分享我读过的每一本经典好书,欢迎大家关注我,育儿路上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 脑科学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塑造孩子大脑,整合左右脑比开发更重要
- 孩子不听话,难管教,情绪说来就来?教你融会贯通的全脑教养法
- 孩子思维不开窍,常令家长头痛不已,使用“全脑教养法”轻松解决
- 实用才是硬道理,《全脑教养法》教你三步培育高情商孩子
- 养育孩子制定规则很有必要,“热炉法则”让规矩更有效,更可行
- 养育孩子真的不能靠经验?这些方法都是错的,很多家长还在用
- 孩子总没大没小?想要孩子有“好教养”,“行为划分”是好方法
- 孩子火车上饿了,宝爸的做法让人点赞!父母的言行藏着孩子的教养
- 5种方法,促进孩子大脑发育、提高智商
- 不敢发表意见?无法融入群体?别把孩子养育成养育低自尊
- 划重点:教养孩子要明“道”优“术”,5大教子法则你值得拥有
- 别再打骂和溺爱孩子了,这里有一份优雅教养法,帮你从容育儿
- 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运动、阅读和游戏
- 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方法有哪些?
- 哭闹、撒泼、发脾气:刺激大脑钩束,让“情绪教养五步法”来帮你
- 奶睡、夜醒、分床难等阻碍大脑发育!三个方法让孩子睡觉更踏实
- 如何玩出孩子聪明大脑?学会这些玩法,在家也能帮娃做好数学启蒙
- 婴幼儿大脑发育要刺激,心理学家:警惕脑损伤,开发孩子智力3法
- 想知道孩子有没有教养,观察他的饭桌习惯,这点无法伪装
- 懂孩子知天赋·优势教养训练:3+3特征法,找到孩子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