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闭上嘴巴,停止自嗨:你以为你在爱孩子,其实你在“碍”孩子

2022-02-03 22:31:42孕产
文:小河仙儿停止唠叨,是父母的修行,开口说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调整,慢慢成长。泰国公益广告《一盘特殊的蛋炒饭》看哭了很多人。

文:小河仙儿

停止唠叨,是父母的修行,开口说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调整,慢慢成长。

泰国公益广告《一盘特殊的蛋炒饭》看哭了很多人。

女孩离家出走,无处可去,饥肠辘辘之时,路边卖炒饭的阿姨喊住了她,并给她做了一碗蛋炒饭。女孩非常感激,但不明白阿姨为什么对她这么好,阿姨的回答让她潸然泪下。

原来,阿姨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女孩妈妈所托。女孩回忆起与妈妈相处的种种,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妈妈才是那个对自己最好的人,最终含泪打通了妈妈的电话。

妈妈无疑是深爱着女儿的,她无怨无悔地付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女儿离家出走后,妈妈更是到处寻找,拜托每一个可能遇到女儿的人善待她。

有一个这么爱自己的妈妈,女儿为什么还要离家出走呢?

女孩回忆当时的场景,她与朋友见面,妈妈却不停地给她打电话,催她回家。一气之下,女孩没有听完就挂掉电话,但仍努力早点赶回家,面对的却是妈妈无休止的唠叨。

“为什么挂我电话?”“这都几点了?”“我很着急啊!”

这样的唠叨显然并不是第一次,就连素不相识的卖炒饭阿姨都知道妈妈“她总是碎碎念”、“又挑剔”,“做的每件事都让我们不爽”。

即使那么用力地深爱着孩子又有什么用?最终还是被“唠叨”打败了!

对父母而言,唠叨本是源于对孩子的爱,到了孩子这里,却变成了实打实的伤害。

一、爱唠叨,并不是因为爱

做父母的总是患得患失,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不自觉地就开启了唠叨模式。

孙俪为了让两个孩子去洗手,喊了他们“八百遍”,结果孩子不会所动,本想算了,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又怕孩子吃进病菌生病,于是耐着心又喊了“八百遍”。

孙俪不厌其烦地督促孩子去洗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饭前洗手”这件小事。

而我们唠叨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不相信孩子,在这件事上,就连著名的教育专家尹建莉都曾犯过错。

怕女儿圆圆太计较分数,每次考完试,尹建莉从不问她考了多少分,而是问她“错在什么地方,现在知道了吧?”

尹建莉为此很得意,认为这句话帮女儿养成了踏实的学习习惯,因此,这句话伴随着圆圆度过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大大小小的考试。

所以当圆圆直言“最烦你这句话了,以后不要再说了!”时,尹建莉又吃惊又委屈,一时根本接受不了。

尹建莉之所以多年都在唠叨这一句话,根源就在于她不相信女儿的自我认识能力,担心没了自己的提醒,女儿就会跑偏。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一定程度的担心如果饱含爱意的话,那么过度的担心就等于诅咒。因为过度的担心,随之而来的就是过度的控制。”

物极必反,适度的提醒会给孩子指明方向,唠叨却只会让孩子觉得烦,觉得被控制,想要去逃离,想要去反抗,根本起不到我们想要的作用。

二、唠叨是诅咒,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1岁,孩子挣脱妈妈的手想自己走路,妈妈在一旁唠叨:“不行,你会摔!”

10岁,孩子想自己做顿饭,妈妈在一旁唠叨:“不行,你会受伤!”

20岁,孩子想出去闯一闯,妈妈在一旁唠叨:“不行,你吃不了那个苦!”

当孩子变得畏手畏脚,不敢向前的时候,妈妈又在一边唠叨:“你怎么这么没用啊!”

殊不知,正是妈妈无休止的唠叨让孩子变得自卑,觉得自己就是妈妈嘴里那个“做什么都不行”的孩子。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要求被实验者“别想那头白熊”,结果呢?所有人脑海中都第一时间出现了一头栩栩如生的白熊。

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应”,父母不停地唠叨,结果就是让孩子变成了他们最不想要的那个样子。

几乎没有人能淡然面对父母的唠叨,很多人因此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父母进行沟通。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里面的小主人公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他们都是自己讲,自己爽。

而我们通常都是假装在听,然后一边进,另一边出。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大人说那么多话,为什么不明白,多了就很难消化的道理呢?

有时候我们真想把话说清楚一点,可他们会认为我们顶嘴,所以我们慢慢,就变成哑巴了。

唠叨除了让孩子失去沟通能力,还会让孩子变得情绪化,暴躁易怒。

美国神经科学家们曾做过一次实验,他们让32个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孩子听两段不到一分钟的录音,录音内容为父母平时对他们的批评,同时扫描他们的大脑。

扫描结果显示,在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面前,孩子们大脑中负责负面情绪的区域变得特别活跃,而控制情绪的那部分区域的活性却减弱了!

被唠叨的孩子,心中会不可抑制地产生愤怒、委屈等情绪,却无法控制这些情绪,慢慢的,就会演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离家出走、抑郁自残等新闻屡见不鲜,暴躁易怒更成了唠叨环境长大孩子的标配性格,甚至因父母唠叨弑父杀母的案例也常见诸报端。

父母的每一句唠叨,都在把孩子推向覆灭的深渊。不唠叨,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修养。

三、停止唠叨,其实很简单

唠叨并不会让孩子做得更好,那孩子做得不够好时,该如何处理呢?

No.1 父母少说多做,孩子更容易从善如流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给每个人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只嘴巴,就是要人们多听多看少说话。”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两岁半的迈克尔到了超市就忍不住发脾气,但妈妈从没有让他闭嘴,不许发脾气,而是在他发脾气的时候抱起他,带回车里。

等迈克尔平静下来,妈妈再带他回到超市,如果迈克尔继续发脾气,妈妈就再次把他带回车里。

第一天,他们总共返回车里三次。过了几天,他们又去超市,这次只回去了一次。

再后来,只要妈妈带着迈克尔朝着车的方向走,他就会停止发脾气。

迈克尔的妈妈不停地唠叨着让他闭嘴,结果肯定不尽如人意,她的行动却让迈克尔get到了妈妈的决心。

面对孩子,行动比唠叨一千遍都要管用。

No.2摒弃无效的唠叨,寻找更适合的有效沟通方式

当原有的沟通方式失去作用后,应该适时转换方法,而不是期望用一遍又一遍地唠叨逼迫孩子就范。

十年前就火遍大江南北的点读机女孩高君雨,今年以超过本科线113分的成绩入读中国传媒大学。

她的母亲坦言,高君雨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初二的时候出现了叛逆期,母女之间的沟通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但高妈妈没有试图用语言与高君雨沟通,而是独创了“笔记本交流法”,用纸笔交流代替唠叨,去除了语言中可能存在的情绪和语气,帮孩子平稳度过了叛逆期。

因为唠叨通常都会带有一些负面情绪,指责、不信任等等,这些只会让孩子更加厌烦和叛逆,这个时候不妨转换下思路,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

No.3有时候明明知道孩子做得不对,也要放手让他去试试

有时候,父母可能已经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说服孩子听自己的,他们仍然坚持己见,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劲头。这个时候就别再做“割草机父母”了,不妨给孩子一个机会,在安全范围内,让他自己去尝试。

原本不爱言辞的我,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成功变身为“话唠妈妈”,几乎从头唠叨到尾,但却只有反效果。

孩子的注意力全放在对抗我的唠叨上,根本没心思安心做作业,除了嫌我烦还是嫌我烦,母子关系一度跌到冰点。

越是唠叨,孩子越反感,对学习也更加抵触,对我也越依赖,因为他知道,反正妈妈会“提醒他”。

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慢慢闭上嘴巴,却惊喜地发现,孩子开始主动做作业了,也不再丢三落四,成绩开始逐渐上升,心情也越来越好了。

孙瑞雪在《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提倡:“把感受还给孩子,孩子自己感受之后,会成为其成长的宝贵经验,比父母磨破嘴皮子管用得多!”

停止唠叨,是父母的修行,开口说教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调整,慢慢成长。

停止唠叨,也是提高亲子陪伴质量的关键。父母不唠叨,用爱打开孩子的心门,用尊重和赞赏引导孩子成长,孩子更快乐,也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