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不安全感,其实是妈妈给的
情景一:孩子不吃饭,“你不吃饭,妈妈就把你扔进垃圾桶。”
情景二:“你这么不听话,那你就一个人在这吧,我回家了”,孩子一边哭,一边叫着“妈妈别走”,崩溃小跑的跟上妈妈的脚步。
生活中,这是我们常见的场景,殊不知这样的你,是在不断的,摧毁孩子的安全感。
身为宝妈的我们,都希望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的自信,身心健康。而我们却一直给孩子制造不安全感,因为我们自身,没有安全感。
一、安全感是人之所需安全感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如果没有安全感,会产生恐惧感,焦虑感,情绪剧烈波动,以及行为失常、身心失调。
基于我们的个人不安全感,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痛苦或是不可磨灭的伤害。
二、缺失安全感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影响1、因不安全感,产生盲目比较
2、因不安全感,想要绝对掌控
3、因不安全感,选择对一切放手
4、因不安全感,成为“受害者”妈妈
1、因不安全感,产生的盲目比较
因为我们自身的不安全感,我们将孩子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
电视剧《小欢喜》中,海清饰演的董文洁,将比较型的妈妈,表现的淋漓尽致。一次,方一凡考试进步了50名,却遭到妈妈劈头盖脸一顿骂。
害怕孩子考不上本科的恐惧,让妈妈只看得到结果,看不到他的努力,也看不到他的进步。
其实,一凡文化课虽不擅长,但多才多艺,擅长沟通,往艺术方向发展的话,前途不可限量。
相比,表弟林磊儿,门门功课虽优,却缺乏沟通跟生活的能力,来到姨妈家,18岁的他,竟然一天迷路2次…
为了所谓的安全,那孩子达到某个标准,以抚慰自己焦虑的内心,盲目比较,会让孩子失去了特殊的天赋。
方一凡的妈妈,自身的不安全感产生焦虑,造成盲目的比较,有一位父亲,用所谓的安全标准来要求他的孩子,导致毁掉了他孩子的一辈子。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位叫沈巍的流浪者,不同于其他生活所迫的流浪者,他上过大学,在事业单位工作过,甚至,他银行卡里面还有好几十万的存款。
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流浪者呢?
喜欢读书学习的沈巍,他父亲觉得从文,不稳定,连读书的钱也不给他,沈巍买书的钱,都是收废品得来的。
沈巍父亲用所谓的安全标准:审计是稳定的工作,来逼迫他从事,让他有家不想回,宁愿在外流浪享受自由。
父亲临终时候向他忏悔,后悔毁他一生。
2、因不安全感,想要绝对掌控
绝对掌控的妈妈,也有家长时的焦虑,表现为:绝对的掌控,掌控所有能掌控的东西,所以孩子就成为了直接掌控人。
电视剧小欢喜,小陶虹饰演的单亲妈妈宋倩,是典型的控制型的家长,辞去特级教师的她,用身心盯紧女儿,包办孩子的吃喝拉撒,专注于:孩子将全部的时间,都能用在学习上。
儿英子成绩很好,但离清华还有点距离,她想让孩子上清华,将家里的墙壁,全部换成玻璃全方向的监控女儿。
在长期压迫下,宋倩却希望女儿有自己的想法:
有次带女儿去看电影,其实,英子这部电影已经看过。当宋倩知道英子看过,质问英子:
宋倩:“你看过可以跟我讲,为什么还陪我”
英子:“因为我想让你开心”
宋倩:“我的目的是,让你开心,你看过我还不告诉我,这样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英子:“可是我看到你开心,我才开心啊!”
因母亲的个人不安全感,产生焦虑,表现绝对的掌控,在绝对掌控之下,创造木偶一般的女儿。以妈妈的开心为开心,没有了自我,对人生困惑迷茫,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根据他人开不开心,再决定做不做。
伦敦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父母控制行为跟孩子的心理健康紧密联系,家长的极度控制,对孩子造成的痛苦,与失去至亲给人带来的痛苦的程度,竟然没多大差别。
3、因不安全感,选择对一切放手
与绝对控制式妈妈相反,对孩子的一切事情放手,任其随意生长,也是由于自身的不安全感。
这样的妈妈,觉得掌控不了,索性对一切放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孩子没有父母树立标准、原则,缺乏正确价值观,容易受到错误思维的影响,可能发生的危险是:早孕,吸毒,被不良青年诱导做违法的事情。
4、因不安全感,成为“受害者”妈妈
受害者妈妈也是焦虑,把一切归咎别人,来撇清自己的责任。
职场妈妈,为了孩子辞去工作,做全职妈妈,受害者式妈妈,先给自己一刀,然后让孩子为这一刀负责。
受害者妈妈的特点是:深深坚信失去对人生的掌控,所以把自己的快乐与否,是否成功归咎于别人,而离最近的孩子就成了替罪羊。
孩子要对你负责,自己不用努力,只需要去督促孩子努力就好了,希望孩子活出你的人生,而孩子会因为你这不正当的动机,和不现实的期望给压垮。
其实孩子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兼职妈妈,重要的是你的状态、你的情绪。哪一种状态下你的情绪是饱满的,那就选择哪一种状态。因为,你的情绪会感染到孩子。
归根底,孩子的问题,是我们创造的,我们才是问题的根源。
所以,解决我们自身的不安全感,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那么,如何解决我们的不安全感?
三、如何解决我们的不安全感?其实,真正的安全感不是向外去索求,不是去要求孩子,让孩子做出让你感觉安全的行为,真正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
所以我将在以下的6个方面去阐述,我们如何给自己安全感:
1、走出舒适区
2、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3、控制你的大脑
4、管理好自我对话
5、清空“地下室”,填满“阳台”
6、选择性的聆听
1、走出舒适区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件事情你重来没有做过,极富挑战。
做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比如跟陌生人聊天,并筛序出优质的人,打造属于自己的朋友圈。
2、做自己开心的事情
给孩子报班的钱,拿出一部分给自己报一个爱好班,愉悦自己。
每天拿出那自己愉悦的时间,每周拿一天时间去看一场电影,每年拿出一段时间,独自旅游,我们需要每天休整,每周休息,每年休假。我们愉悦自己,及时排泄自己的情绪,不要把情绪带到家里。
3、控你的大脑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会思考,而人之所以痛苦,也是因为他会思考。如果你的大脑,不断的给你制造痛苦的,这时我们需要用真相来过滤它。
当每个想法出现的时候,比如“你觉得自己没有价值”,那么,真实的自己是这样吗?
不,不是的,真正的我,有责任感,在做一件伟大而艰巨的事情―育人。
管理好你的大脑,不要让负面的想法,在你的脑袋里安营扎寨,否则,你会活在痛苦里。
4、管理好的自我对话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经常会对自己说“我真蠢”,“我真笨”,“我真没用”这类的话。而我们不允许别人对我们说的话,我们却对自己说。
我们会允许别人,对我们说:你真蠢,你真笨,你真没用,这样的话吗?
不,我们本能反应是反驳。
泰格伍兹在打球的时候,如果没有打出自己想要的成绩,他从来不会说“真糟糕,我怎么打出这样的球?”,他总是安慰自己“哦,我只是没有打出我应有的水准”。
所有管理好我们的自我对话,就是管理好自己,不要自己给自己,创造不安全感。
5、清空“地室”,填满“阳台”
“地下室”型的朋友,抓住你,拉着你一起进入地下室,他们消极悲观,制造恐惧,让恐惧蔓延笼罩着你。
而“阳台”型的朋友,积极乐观,传递快乐,给你建设性的意见,给你能量,让你看到未来的可能性。
我们要把“地下室”型的朋友可以清空,拒绝交往,用“阳台型”的朋友来替代,因为,选择你的朋友圈,也是在选择你的环境。
6、选择性的听
别人对我们说什么,并不能定义我们就是什么样的人。喜欢一句话“他人如何说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回应”。
别人说什么,别人给你贴的标签,并不能定义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关键是你从他们那边或接受了什么?
我们不能选择别人对我们说什么,但我们可以选择聆听什么,耳朵的之所以长在大脑两侧,是因为要过滤别人对我们说的话,我们需要给我们的耳朵喂养积极正面的话,负面的消息可以选择不去聆听。
解决自身不安全感需要我们变得强大,当我们自身变得强大,不安全感就变得渺小。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消除不安全感,但,我们可以减少不安全感,以及降低它对我们的影响。
总结:当我们自身没有安全感的时候,我们会不断的给孩子创造不安全感、痛苦,只有父母解决自身安全感,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
其实,最好的教育,就是活出我们自己。
关注我,持续更新适合宝妈成长好文
相关文章
- 「闫师咨询」初入校园的孩子如何克服离开家的不安全感
- 消除孩子不安全感,你的孩子吃手吗?
- 妈妈一走就大哭?为小孩建立安全感,要让孩子懂得“客体永恒性”
- 妈妈,你会死吗?两位妈妈的不同回答,决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 妈妈,是不是我不够好?!怎样让孩子拥有安全感?父母须知!
- 孩子到了3-6岁还粘妈妈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
- 你以为的坏妈妈也许才是好妈妈,三步提升孩子安全感
- 孩子总是揪耳朵,还哭闹不安,可能是妈妈喂奶姿势不正确导致的
- “嘲讽式”妈妈是心直口快吗?妈妈嘴上舒服了,但孩子内心却不安
- 妈妈做到以下4点,可帮助儿子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 孩子3岁前建立的安全感,将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哦
- 孩子不是产品,不要拿来比较!比较会让孩子没安全感,情绪起伏大
- 孩子为什么会缺少安全感,主要有哪些特征呢
- 孩子去幼儿园哭闹是缺乏安全感?做好7点帮宝宝建立持续的安全感
- 孩子喜欢粘人,是缺乏安全感吗?想要改善不妨参考3个问题
- 孩子大哭时,家长习惯性说“不许哭”,会让孩子更加没有安全感
- 孩子安全感缺失,我们应该怎么办
- 孩子必须被满足的五大情感需求——需要有安全感(五)
- 孩子总是半夜惊醒,没有安全感,宝妈不妨多注意一下7点
- 孩子爱撒娇、爱粘人、认生?专家:家长在童年期要给足孩子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