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杀事件频发,父母保护不及,脆弱的孩子到底怎么培养?
新闻里隔三差五就能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家庭作业与父母发生争吵,
9岁男孩一生气跳楼了;
因母亲骂了自己一顿,
12岁男孩服毒自杀了;
因母亲不让玩手游,
15岁少年离家4天至今未归......
为什么这么年轻的孩子,会想到死呢?
跳楼、自杀背后的原因
我们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现在的孩子不好管,说不得,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哪个家长敢硬管啊?”
“是呀,我姐家娃小时候很乖巧,也不知现在怎么了,突然变得很叛逆......”
难道真的是孩子不好管吗?不,是你管晚了。
曾经无数次,他在用爱来试探你的边界,但没有找到。你无限制、无界限的“爱”,让他觉得不需要自控力。
所以,别怪孩子太难管、太脆弱,是你没有培养TA的自控力。
那做家长的,究竟该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呢?
别急,往下看。
6岁之前说“不”
对0-6岁的孩子来说,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当孩子3~5岁时,家长就可以刻意地进行自控力训练了。(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家长可结合自家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时机。)
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已经会说话、能听懂、甚至哭闹开始变得有目的性。
所以,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敢于拒绝,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3岁的小女孩,想买洋娃娃,但家里已经有很多了。
这要求显然不合理,你要果断拒绝,不能买。
然后她开始哭闹,甚至满地打滚,非要买回去不可,你该怎么做?
✔ 带离现场
把孩子带到一个相对安静,且安全的场所,比如卧室等。
✔ 一对一管教
留一个大人陪着孩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任意一个都行。
✔ 四个“不”
记住不骂、不打、不说教、也不走开。
打、骂孩子自然是不好的,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不说教,因为孩子在闹的时候,你说再多话,在她那里都是噪音,听不进去的;
不走开,因为孩子就是闹给你看的,你一定要看着她闹,不要让她觉得自己被忽视。
✔ 给些关爱
等孩子哭到精疲力竭了,家长给一些关爱,拿热水给娃擦擦脸。
然后,当她以为你心软,会改变主意的时候,你要认真地问她:“还哭吗?要哭接着哭......”
你一定要以这样的态度告诉孩子,如果哭闹没道理,那妈妈(爸爸)不会打骂你、不会跟你闹,但也不会让步。
✔ 满足1/3要求
当然,自控力是有极限的。也不能让孩子太压抑,家长可以适当的满足TA三分之一的要求。
简单来说,孩子向你提三次要求,你答应TA一次。并和孩子约定好,要好好说话,不可以哭闹。
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说服你,锻炼娃的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越小管越好管,有这样一次训练,孩子就会记住,哭闹是没用的。
除了在6岁前对孩子说不,家长还要注重孩子的延迟满足教育。
进行延迟满足教育
对于孩子的延迟满足教育,给大家提供几条建议:
✔ 明确规则
家长在设定家庭规则时,要明确告诉孩子,自己的任务完成或不完成,要承担好与不好的结果。
✔ 教会孩子抵抗诱惑
抵抗诱惑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需要家长锻炼和引导。
✔ 温柔且坚定地执行
家长不需要强硬、武断地,要求孩子事事第一次就按照家长的意愿来,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和机会去尝试。
✔ 放眼未来
每次教育过孩子之后,家长要和孩子商量,再遇到类似事情该如何应对。
让孩子更有主见,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这样做,是要让孩子懂得:面对责任、苦难和不当诱惑时,忍耐和担当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
要培养娃的自控力,
6岁之前对孩子说不;
训练孩子抵抗诱惑,
延迟满足,
等待获取更大的成功。
相关文章
- 孩子的行为反应父母的教育,培养“羞耻心”,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
- 父母培养孩子创造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有助于孩子未来发展
- 性侵事件频发丨孩子,我该拿什么保护你?
- 规避风险不如自我保护,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这三点教育很关键
- 到底是什么让孩子远离了阅读?值得父母深思
- 培养孩子的性情,父母学会讲究仪式感很重要
- 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父母的引导加孩子的自由发展,是最好的组合
- 培养孩子金钱意识,父母尽量越早越好?别让孩子输在“金钱观”上
- 培养孩子阅读,老师的方法和父母的方法不一致,父母该怎么办?
- 培养聪明好学的孩子,父母需要刻意为之,脑科学家2个步骤来助力
- 孩子"带伤"上幼儿园,透露的气质令人哭笑不得,网友:父母心真大
- 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咳嗽,在家咋折腾都没事,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同款的,互相来分享?
- 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咳嗽,在家咋折腾都没事,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同款的,互相来分享?
- 孩子一定亏欠父母吗?父母与孩子,你到底亏欠谁?
- 孩子上幼儿园后,全职妈妈想去上班,到底可行吗
- 孩子上幼儿园后,全职妈妈想去上班,到底可行吗?
- 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了心理脆弱动不动就哭我该怎么引导?
- 孩子会遗传父母很多特质,到底孩子会从父母身上遗传哪些基因呢?
- 孩子做事摇摆不定?父母要警惕“布利丹效应”,培养孩子决绝果断
- 孩子做错了事,父母该怎么批评才能培养孩子的乐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