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家里偷钱,别轻易责罚,这位家长的做法值得借鉴
可能很多家长不知道儿童有一个“购物敏感期”,这是一个特殊的成长现象,是我在十多年的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和研究中发现的。这个敏感期怎样理解,并合理应对呢?下面我就给家长朋友们讲一讲。
购物敏感期的含义。是指儿童自我活动能力增强后,在不依赖于父母陪伴下,与同学或小伙伴自由玩耍、上学和放学路上、假期里等时机下,看到同学或玩伴儿去商店或超市里买零食、玩具、饮料等,会心生羡慕。如果自己手里有零花钱就会去跟着买,如果没有只能眼巴巴地瞅着别人都有吃的或玩儿的。
尤其是当孩子手里没有零花钱可买时,便会背着父母悄悄从家里偷拿钱。当孩子尝到自己购物的甜头后,可能会养成一种乱花钱的习惯。
购物敏感期对每个孩子持续的时间长度不等,一般发生在7-9岁间。极少数会提前,也会有一部分孩子到9岁以后仍然没有结束这个敏感期。
当孩子在购物敏感期里偷钱时,家长千万别轻易责罚孩子。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从家里偷拿后,会气急败坏,非打即骂孩子。如果你真这样做,不仅改不了孩子乱花钱随意购物的坏习惯,还有可能因为对父母产生怨言,明知不可为而故意为之。
笔者曾经对某监所单位进行过调研,像盗窃、吸毒、酗酒滋事、打架伤人等违法犯罪人员,他们绝大多数在童年时期都有过从家里偷钱的经历。也就是说,在儿童这个成长阶段里,随意乱花钱购物,直到手里没有零花钱,满足不了购物的需求时,孩子们会动焉心思,不仅会从家里偷,还会从别处偷。
如果家长知道你不讲究教育和引导的方法,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麻烦时,你还敢轻易打骂试图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吗?我相信你可能会有所改变,因为你不想把孩子推向一个错误的成长方向。
请看一位父亲教育和引导孩子走出购物敏感期的故事吧。1、故事主人公简介。
男孩子小C,7岁。爸爸是一位公务员,妈妈在一家银行工作。平时小C的教育主要由爸爸负责,妈妈虽然也管孩子,但是由于脾气极为暴躁,娘俩相处很不和谐。
2、听小C爸爸讲故事(以第一人称对白叙述)。
(1)
前几天,晚饭后和儿子出去散步,儿子无意中和我提到一个玩伴儿。
儿子:“老爸,我有一个叫XXX的朋友,他竟然在买网游卡上花了2000多元。他爸妈知道后,狂揍了一顿。我们听说后,都对他说,真悲哀!”
我:“哟,儿子,你这是幸灾乐祸呢?”
儿子:“老爸,我真想不通,他为啥能花那么多钱?”
我:“小伙子,如果你想不通,咱可以回忆一下你自打进入小学以后,是否从家里私拿过钱的事。”
儿子无语,低下了头。
(2)
我:“儿子,别不好意思,我并没有打算和你就这个问题算帐,只是就随意花钱,从家里私拿钱这事咱探讨一番。”
儿子听我这么一说,抬起了头,脸上不那么紧张了。
我:“儿子,你有没有算过,以前你总共从家里私拿过多少钱?”
儿子:“老爸,我没有算过。好像没有多少吧?”
我:“呵呵,如果让我粗略统计的话,至少也不下千元,信不信?”
儿子急了,争辩说:“哪有那么多嘛,拿肯定是拿了。”
我:“别急,不管多与少,咱就说这个事实。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记得你在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最多从妈妈钱包里拿了400元钱,事后你妈妈问及此事,你迫于压力返还了一部分,其他的钱,便查无下文了。想想看,还记得这件事吗?”
儿子:“老爸,好像有吧,记不太清了。”
(3)
我:“可能当时我和你妈妈没有过于严厉追究这件事罢了,否则,像某些家长怒火中烧,拿钱的孩子肯定免不了受皮肉之苦。不过,没有返还的钱,我知道在哪?”
儿子:“老爸,你怎么知道我放在哪里的?那你为什么不拆穿我呢?”
我:“儿子啊,人都有自尊心啊。爸爸这样做,是让你有一个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事后,我不是和你谈过吗?绝不能不劳而获,成为家贼。否则,那真就很难得到家人的信任和理解了。因为我小时候也有你类似的经历,所不同的是,那时家里特别穷,一次也只能拿几毛钱,绝不敢动太多的,否则,你爷爷得把我拆零碎喂狗去。”
儿子:“哈哈,老爸,你形容的太夸张了吧?你还没有说我把钱放在哪了呢?”
我:“你放在楼道里,有一个暖气阀门的检查箱里,你塞在一个角落里,又用一些杂物给盖住了,好好想想,是不是啊?”
儿子:“老爸,你真厉害,就放在那里。”
我:“其后,你就老鼠搬家一样,每次拿一点儿花掉,对不对?”
儿子:“是的,老爸,我错了。”
我:“儿子,你知道老爸为什么没有严厉惩罚你吗?”
儿子:“老爸,我不知道,你说为啥啊?”
我:“因为我清楚,你在儿童期里,有一个购物敏感期,你心中只想着一件事,我要获得我喜欢的东西,如果和爸爸妈妈说,他们并不一定能买给我,甚至可能我会被拒绝或者受到批评。于是乎,你就悄悄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把手伸向了钱包。最初是几元,后来是一张的100元钞票,再后是200元,最多一次是400元。你这样算下来,总和会少于1000元吗?”
儿子:“老爸,我真没有想过,我会胡乱花这么多钱,你能原谅我吗?”
(4)
我:“以前,你私拿钱的现象,每发生一次,都会让老爸揪心一回。但我有自己的主张,我一直认为你是品质不错的小伙子,私拿钱绝不是恶意心理,也不为报复爸爸和妈妈,你只是渴望得到小伙伴们都拥有的玩具,或者满足自己的馋嘴。尽管你会在拿钱的时候胆战心惊,但是欲望使你忘记了一切忠告,你冒着风险把手伸向爸爸和妈妈的钱包。当你一次次得手之后,便无形之中增大了你的胆量,于是你就更把心思放在这上面了。而爸爸每次发现后,始终抱着理解你的心态给你做法制教育,做理财教育,让你一点点加强意识上正确认识。同时我还清楚,如果每次我发现你私钱后,都严厉惩罚你,可能会强化你的反抗和报复心理,让你以一种发泄式的情绪更加不顾一切去获取钱。我相信,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引导,会让你每次拿到钱,购物之后,有一种内疚之感。这种内疚之感会随着你的年龄增长而不断强化,让你一点点战胜自己,珍惜爸爸和妈妈挣钱的辛苦和不容易,最后罢手,不再干这样的事。如此说来,你说老爸是否原谅了你呢?”
儿子:“老爸,谢谢你原谅了我,你真是好爸爸,我爱你。” 我弯下腰和儿子来了一个拥抱。
(5)
继续前行,话题仍在继续。
我:“儿子,老爸也留意你了,你私自从家里拿钱的现象,持续了竟然有3年之久,也就是说从7岁开始,一直到9岁以后才逐渐消失了。你知道这几年里,让老爸有多焦虑吗?”
儿子:“老爸,对不起,都是我的错,让你担心了。”
我:“儿子,没关系,将来你长大成人了,你做了父亲,你也会像我一样,用宽容面对你的孩子,所不同的是,那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为父者的不容易啊。现在看到你能节约花钱,爸爸特别欣慰,你终于能掌控自己的欲望了,这还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呢。”
儿子:“老爸,你真理解我,谢谢你哟。”
我:“儿子,不要客气,我尽量做一位的称职的父亲吧。就像今天我们坦然面对你私拿钱的这件事,我一直琢磨着找怎样的机会和你谈呢。不曾想,机会就这样来了。你能接受,我也容易张得开口。”
儿子:“老爸,有时候我做错了事,我知道你会原谅我,但我不想马上告诉你,过后,我想好了,看到你心情不错,会和你说的。”
我:“儿子,这就对了,不管做错了什么事,咱俩都要彼此坦诚相见,我绝不会用暴力面对你。”
我说完后,和儿子击掌,用这种方式传递我们彼此的默契。
透过父子对话,让我们感悟到什么。1、当发现孩子有从家里偷钱的现象时,不要急于马上拆穿。
小C爸爸因为有过儿童期敏感敏感期经历,非常理解儿子从家里偷拿钱的现象。他并没有每一次都拆穿孩子的小把戏,目的就是静静等待,等待孩子自我觉醒,发现偷钱是一种错误行为,甚至会可能发展成为恶习。对于这种等待,心急的家长绝忍受不了,可以说非常考验家长的忍耐力。
2、寻找时机合理引导。
小C爸爸和儿子在一起时,凑巧儿子提到玩伴儿从家里偷拿钱的事,爸爸认为时机来了。正好借此事来引导孩子进行认知的重建,以及观察与判断孩子是否有做错事的内疚感。通过交流和引导,让孩子清楚爸爸原来对自己偷钱的事非常清楚,只是没有拆穿他,在保护他的自尊心,既而让孩子心里产生内疚和不安。唯有这种愧疚之情产生后,才是真正到了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3、教育引导要讲究方法。
细分析小C爸爸和儿子的交流过程,你会发现他节奏感把握的非常好,不急不躁,慢慢悠悠,特别淡定从容。而父亲的这种自信恰源于他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早就把该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做到心中有数了。在与孩子对话的过程中,有正面引导,有讲亲身经历,有宽容理解,有明辨是非,有法制教育等,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无痕教育,让孩子终于明白偷拿钱的危害性,从而自觉改掉这个坏毛病。
结束语:有为父母者最忌讳护短,用虚伪的面子搪塞既定的事实。而发生事情后却又六神无主,惊慌失措。只有敢于直面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正视自己和孩子,既而寻找可以解决问题之良策。
如果你和孩子之间,都缺乏这种坦诚,足以说明你和孩子之间在亲子沟通方面存有漏洞,也足以证明你的家庭教育观念急需要更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如今每个家庭的生活现状都在逐步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严峻现实——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不去攀比,少受成人追逐物质心理和风气的影响,就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而您,将如何面对?
关于敏感期里,孩子从家里偷拿钱的主题就聊完了,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是否从中有所收获呢?如果你也有相关的问题,不妨在评论中给我留言,我们进一步做探讨。
众阅 父母家庭教育全5册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家庭教育书籍畅销书 ¥69 购买相关文章
- 孩子上课走神不专心,发火也没有用,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 孩子吃饭期间总是太淘气,挨骂了,这位爸爸的做法值得借鉴
- 孩子哭闹不愿上幼儿园,这位宝妈用了这个方法,值得家长们借鉴
- 孩子在商场抱着玩具不撒手,你会怎么做?这位宝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 孩子抱着玩具不松手,这种“一箭双雕”的做法,值得家长借鉴
- 孩子沉迷手机,这位妈妈定的14条手机使用家规,值得所有家长借鉴
- 孩子沉迷手机?这位妈妈的15条手机家规,值得所有家长借鉴!
- 孩子跟同伴争吵、打闹如何处理好?明智的家长的做法值得借鉴
- “妈妈,我怕黑”,这位宝妈这的做法很有智慧,值得家长借鉴
- 孩子在学校被人打怎么办?一位宝妈自述处理方法,值得家长借鉴
- 孩子有隐私,家长当尊重!这个孩子的做法值得称赞
- 孩子被欺负后应该打回去吗?不妨听听这位女教授的回答,值得借鉴
- 孩子被欺负能还手吗?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值得大家借鉴
- 孩子说“我不想上学”,这位爸爸的做法很棒,家长都该学习
- “跟孩子要手机却被扇耳光”,李教授接下来的做法,值得借鉴
- 你越大声吼,孩子越差劲!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 在德国,孩子的零花钱都这么花,家长值得借鉴!环亚创富
- 女孩欺凌同学被赶下校车 这位爸爸的做法值得每位中国家长深思
- 宝宝想成为焦点?看看这位家长的做法,你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吗?
- 教育孩子一定要严厉吗?郭德纲培养郭麒麟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