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从这个月开始,就可以慢慢坐起来了,家长要注意引导
作为初为家长的宝妈宝爸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宝宝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牵动着爸爸妈妈的心。从宝宝的咿咿呀呀到手脚各方面的肢体动作,宝妈宝爸们可谓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希望宝宝快快长大。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能够独立的坐起来,是必须要经过的一个过程。有的宝妈看到别人的宝宝在五个月的时候就能够像模像样的慢慢坐起来了,可是自己的孩子都六个月了,还是没有能够坐起来,于是就各种着急,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每一个孩子的生长环境都不一样。有的宝宝可能是吃的奶水多或者其他原因,发育比较好,能够坐起来的时间就比较早。而有的孩子发育比较晚,可能要到七个月的时候才能坐起来。一般情况下,在四到七个月左右的时间,宝宝能够坐起来都是正常的,不必太担心。
但是爸妈们切记不要急于求成,在不适宜的时候,让宝宝过早的坐起来,会影响孩子的脊椎发育,会适得其反。家长们为促进宝宝的发育,一般在四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适当的锻炼,先慢慢引导孩子,但是时间不能长。
我们可以从宝宝的腋下把宝宝拉起来,然后慢慢的放回原位,连续几次,次数不要多,时间也不要长。或者呢,我们在宝宝的背后,放一个柔软的靠枕,靠着坐个一两分钟,拿一个玩具,让宝宝试着伸手来取,然后在拿掉靠枕,让宝宝躺下。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就会慢慢能够坐起来了。在这些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孩子,动作轻柔。
还有一种引导方式,就是拿出两个手指,让宝宝自己抓起来,然后慢慢的帮宝宝拉自己起来,练习拉起,这个过程中,宝宝会慢慢能够拉着你的手指坐起来。如果宝宝还在继续拉着你的手指的时候,你就可以锻炼宝宝坐起来了,慢慢的松开一只手指,训练一段时间后,再松开另外一个手指,宝宝就能够慢慢的坐起来了。
记住,不管是哪一种引导方式,都不能让宝宝坐的时间过久,以免影响到脊椎。在锻炼的过程中,时刻观察宝宝有没有趴倒、仰面倒啊等等现象,不能让孩子撞击到地面,保护措施一定要到位,如果一个人不行,可以让家里人一起帮助孩子锻炼,切记过于着急,对孩子要有耐心,每一次的锻炼都当做一个亲子游戏来做。
宝宝能够坐起来的时间比其他孩子久,有一个原因就是宝妈宝爸们长时间的抱着孩子,让孩子减少了运动发育的良机。一般情况下,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引导孩子了,五个月的时候就要锻炼孩子坐起来了,而六个月的时候,宝宝基本上就可以独立坐了。所以要避免对孩子久抱,让宝宝能够锻炼骨骼跟肌肉的协调功能,更好的成长!
相关文章
- 婴儿吃"手指"家长别"打搅"
- 婴儿期家长这样做,会收获一个擅交际的“话唠”宝宝,不妨试一下
- 家长怎么引导,让孩子越好奇呢?
- 1至5岁孩子伸手打人,是想吸引父母注意?家长及时给予正确引导
- 4岁的小朋友在家里易发脾气和说不文明的话,家长怎么进行引导?
- 4岁的小朋友在家里易发脾气和说不文明的话,家长怎么进行引导?
- 6个月的宝宝迟迟不会坐?是家长做错这些惹的祸,别责怪宝宝太懒
- “三翻六坐九爬”,为啥宝宝7个月还不会坐,这3因素家长需了解
- “优越感”可助小孩成事,也可毁孩子无形,是好是坏全看家长引导
- “倔孩子”只会让人感到头疼?家长学会这几招,就能正确引导他们
- “喃喃自语”并不是心理疾病,是孩子的认知工具,家长要正确引导
- “妈妈,我要你接我”,孩子总是粘着自己,家长的引导很重要
- “我再也不要跟她玩了!”引导孩子正确理解社交,家长可以两步走
- “我家住在1000楼!”孩子爱炫耀、爱攀比,家长如何引导?
- “我长大后要娶妈妈”,孩子患上“俄狄浦斯情结”,家长如何引导
- “攀比”是把双刃剑,家长要好好引导,小心“负性攀比”刺伤孩子
- “爸爸,真的有超人吗?”孩子的“英雄情结”,家长该这样引导
- “穷养儿,富养女”,其实是教育的方式不同,家长要正确引导
- 「强烈建议家长收藏」15种婴儿常见皮肤病图示指南及处理方法
- 一个孩子开始慢慢变优秀的4个迹象,家长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