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5岁孩子伸手打人,是想吸引父母注意?家长及时给予正确引导 5岁儿子总是爱动手打人
许多一到五岁的孩子家长都反映自家孩子出现了伸手打人的情况,而且他们每次打人的时候嘴里还会说着“打你”,见谁都打,刚开始是打身上他能够到的部位。
后来慢慢的在爸爸妈妈抱着他们的时候,他们还会伸手打爸爸妈妈的脸,而且下手还挺重。
对于此事,妈妈们到底应不应该去制止呢?
其实,处于一到五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人绝对不是他们的本意,而是这个时期他们会进入到
“打人过渡期”中,他们打人可能是想要吸引父母的注意。
尤其是一岁多一点的孩子,他们的语言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即便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但还有很多他们不会说的话,所以他们会通过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个时候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打人就是有暴力倾向,也不要因此就对孩子更加严厉。
这样的话,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搭理自己完全是因为自己闯了祸,所以他们就会更加的想要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打人也就会从无意识变成有意识了,时间久了,这种有意识的习惯会随着他们的不断增大而逐渐变得有暴力倾向。
再有,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古人说教育要“言传身教”,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的眼中。
小小年纪的他们尤其喜欢的就是向周围的人学习和模仿,他们的模仿能力相当强,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若是父母平时待人温和有礼,谦逊礼貌,那么孩子也会以父母为榜样学习父母为人处世的方式;若是父母平时做事、待人都是火急火燎的样子,对着孩子的时候还会用拳头说话,那么孩子势必也会学会父母对待人的方式。
平时父母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看有暴力倾向的镜头,尤其不要放任孩子一个人看电视,孩子看电视的时候父母要尽可能的陪着孩子看,这样孩子既不会觉得孤单也不会随便去看一些他们看不懂的电视。
孩子处于幼儿阶段时候需要的不仅是父母的支持,更想要来自父母的“倾听”,孩子是教出来的,如果父母在平时留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孩子们无意识的打人背后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尤其是有了二胎的家庭,父母把注意力从大宝身上转移到了二宝身上,导致大宝内心失衡,觉得自己再也不受重视了,所以他们就会特意制造出一些动静或是用一些“奇怪”的表现去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这也是有了二胎之后家里出现的弊端,想要让大宝不这样“闹腾”,父母就要对两个孩子一碗水端平。也不要试图用一些二宝还小所以大宝就要理所应当的照顾二宝,对二宝要好,这样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大宝对二宝产生嫉妒,这是很不利的。
总的来说,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孩子的打人,父母都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改正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关注。要知道,正确积极的引导,比任何人说的废话都管用的多。
相关文章
- 孩子“嫌家贫”,因攀比心太强,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别太较真
- 孩子“爱逞强”不是坏事,但有时让父母很头痛,4个方法正确引导
- 孩子上大学总要钱,父母纵容与拒绝都不好,正确引导是关键
- 孩子做错事推卸责任,可能是“受害者心理”作祟,父母要正确引导
- 孩子偷钱怎么办?家长的正确引导,这才是改正错误的关键
- 孩子喜欢胡乱涂鸦怎么办?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
- 孩子在家总是乱涂乱画,可能是涂鸦敏感期到了,家长要正确引导
- 孩子如何利用周末时间逆袭而上?亲子教育要有度,家长要正确引导
- 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父母的正确引导是关键,让孩子建立格局
- 孩子常把“不喜欢”挂嘴边,是自我意识逐渐完善,家长要正确引导
- 孩子开始“臭美”时,“审美敏感期”到来,父母需正确引导啥是美
- 孩子成长有无限可能,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的破坏力就会变成创造力
- 孩子认生就是胆小,要多锻炼?错!家长还须这样正确引导
- “倔孩子”只会让人感到头疼?家长学会这几招,就能正确引导他们
- “喃喃自语”并不是心理疾病,是孩子的认知工具,家长要正确引导
- 切记“屈打成招”要不得,孩子每次犯错的背后,家长应该正确引导
- 少女模仿易拉罐制爆米花去世:孩子爱模仿,父母的正确引导很重要
- 当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说我不和你玩了时,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么正确引导孩子?
- 当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说我不和你玩了时,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么正确引导孩子?
- 面对容易害羞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帮孩子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