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做错事被打,委屈巴巴躲在角落,网友:这不是我小时候吗?
文|虎姐说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教育冲动心理,尤其是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很多父母会有过分情绪化的表现。即便是不推崇打骂教育的父母也会时不时地胖揍孩子一顿。其实教育孩子也需要更多的智慧,仅仅靠武力解决问题显然不能够得到孩子的信服。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小视频,视频中,一位宝妈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一看就是孩子很喜欢的,孩子扔下玩具跑到饭桌上,宝妈催促着孩子去洗手,孩子很不情愿地配合着。终于洗好了手,孩子刚要用手抓,宝妈立即阻止了。示意孩子要用筷子,相比被要求洗手,拿筷子这件事令孩子更加反感,于是不顾妈妈犀利的眼神,一只小胖手伸向了菜盘子。
这时候宝妈下意识地也能够手打了一下孩子的手背,可能是打的有些疼了,孩子吃痛地缩回了手,很委屈地大哭了起来“明明做好菜了,还不让人家吃!”孩子边哭边躲到了门后的角落里,委屈巴巴的样子让宝妈又好气又好笑。最后,在美食的诱惑下,母子俩和好了,孩子乖乖地用筷子夹起了菜。
视频发布后有很多的网友评论,纷纷表示“这不就是我小时候吗?”很委屈又不敢反抗,找个小角落冷静一下。可以看出,视频中的宝妈也是为了给孩子立规矩,不过方式上有些过于急躁了,这才让宝宝觉得委屈。那么,父母给孩子立规矩正确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和孩子说明规矩的意图。很多时候,家长不愿意把时间放在和孩子说明情况上,更加急于地去改变和纠正孩子,这就会造成孩子对于规矩的不理解和抵触。孩子不明白自己可以从规矩中获得哪些好处,自然就不愿意配合。
和孩子商量规矩的制定。当孩子也参与到规矩的制定中时,孩子就会愿意配合父母的引导,更加愿意受到规矩的约束。父母和孩子有商有量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是被尊重的,这就会提升孩子的积极性。
鼓励孩子去守规矩。当孩子按照规矩行事后,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鼓励和奖励,强化孩子这种行为表达,让孩子明白守规矩是一件很正确的事,在遇到类似的情况后,孩子会更加有应对的方法。
父母在引导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推崇过于强势的教育方式,采用孩子容易理解和消化的方式会更加容易取得想象中的效果。教育是为了规范孩子的言行,而不是疏远亲子间的距离。大家对于父母教育有哪些看法呢?对此有哪些建议呢?
------------------------------
这里是【虎姐说育儿】,虎姐擅长幼儿教育指导咨询,儿童成长指导,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给虎姐留言,虎姐将根据用户留言做出最专业的解答,欢迎转发、评论、收藏!
相关文章
- 小时候父母偶尔会打骂孩子,为什么孩子们却不记仇呢,你知道吗
- 5岁萌娃玩躲猫猫火了,看到照片网友笑翻了:哪里来的迷之自信
- 80、90后小时候被打过吗?你怎么看对孩子动手的教育方法?
- 为什么现在生的宝宝那么花钱?我记得我小时候啥也没有,没奶粉,没尿不湿等等?
- 女儿做错事受罚,母亲却只埋怨老师,还无理取闹让其彻底辞职?
- 孩子做错事,父亲通过短短这句话表达了3层意思,让孩子感激不尽
- 孩子做错事,还总是不觉得自己错了,说他也不听,这该怎么办?
- 孩子小时候不要纵容这6个习惯,上幼儿园会很麻烦,谁都不喜欢
- 孩子小时候没多陪伴聊天,溺爱,长大叛逆不适应社会怎么办?
- 孩子小时候的这些行为会毁掉孩子一生,看看你家孩子有木有?
- 孩子小时候胖一点真的没关系吗?儿童肥胖渐成“流行病”
- 客观评价下小时候的欧阳娜娜 她是你们喜欢的小可爱吗?
- 心理学:总是不开心、不快乐,可能是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
- 有儿子的要注意,娃小时候不教这3件事,20年后他打光棍的概率大
- 爸爸凌晨为高烧女儿治疗,好心做错事,孩子再没醒过来
- 经常怀念女儿小时候的我们真的老了吗
- 聊天 | 你从父母口中听过自己小时候哪些好玩的事情?
- 聪明父母用四步搞定做错事的孩子,效果比打骂、惩罚强很多倍
- 这几种孩子,虽然小时候妈妈带着会很省心,但长大往往活得很窝囊
- 萌娃给爸爸写的“仇书”:我会还给你孙子,网友: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