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炸弹长大的孩子,怎么去拯救世界?
朋友的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他给我诉苦说,自从孩子上学后,感觉自己的脾气差了很多。
孩子早上赖床,催了两次还不起来,只能靠吼;孩子做作业慢、老出错、考试成绩差,都忍不住吼。
因为以前没有什么学习压力,所以不管孩子慢一点、懒一点也都没太在意,但上学后压力大啊,不催不行。
可是每次一吼,看着孩子那怔怔的、战战兢兢的可怜样子就心疼。
吼多了,孩子就低着头哭,也不说话。后来他发现孩子和自己关系渐渐疏远了,有什么事也不给自己说,以前那个贴心的小棉袄不见了,朋友心里很慌。
所有的父母都觉得控制好情绪很重要,认为自己做得还不错,孩子不听话,也只是偶尔吼一下而已。
然而现实是,你的表情、情绪、说话方式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即使你不表露出来,孩子也能感知得到。
很多研究表明,长期对孩子发脾气、吼叫,不仅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也会让孩子无法用正确的方式看待自己。
如果不去关注,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饮食紊乱、自我指责。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孩子长期压抑的情绪爆发,心如死灰。
一个易怒的父母,不是孩子太调皮太难教,而是父母本身出了问题。
有些父母冲孩子发火,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孩子做了多大的坏事,而是自己当下的状态并不好,正好孩子带着一些小问题出现了,就变成了导火索。
这样的父母,本质是因为自己不痛快,才去找孩子的不痛快。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一书中这么说:“愤怒,来源于我们内心隐藏的怒的潜质。”
简单来说,孩子不是让我们发怒的源头,根本在于父母本身就有负面情绪在。
经常遭受父母言语暴力的孩子,脑结构会受到损伤,既包括与言语智商有关的颞上回区域,也包括记忆形成的关键脑区海马体。
吼叫造成的许多危害是不可逆的,而且吼叫往往只短期内有效果,并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
被吼叫过的孩子,会对父母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不知道怎么和父母相处,甚至会痛恨父母。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易怒的父母,很难养出快乐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很火的话题: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能认识错误并努力弥补,你和孩子都会越来越好。
务必记住:越愤怒,生活就越糟糕。
分享台湾作家张文亮的一首儿童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如果你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火,不妨读读: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
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更多好文,欢迎关注
公众号:听听她怎么说
相关文章
- 孩子长大之前一定要知道的12位历史名人丨《写给孩子的世界名人传记》
- 听着这些中国故事长大的孩子,更懂得与世界对话
- 世界上不存在叛逆的孩子,只会有不理解孩子的父母
-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有闪光点
- 世界各国的父母们非常关注的一封信:致我最亲爱的孩子!
- 世界名人语录100句,阅读写作文的好素材,收藏给孩子读一读
- 世界欠电视一句“对不起”,教育专家告诉你,孩子看电视的好处
- 世界正在偷偷惩罚“不陪孩子的父母”
- 世界的坏,孩子早就感受到了......自信,都是这样“夸”出来的
- 世界粮食日背后的意义:这4个成长“关键词”,请一定要告诉孩子
- 世界粮食日:教孩子做一个有“粮心”的人
- 世界那么大,父母要带孩子去看看,增长见识和阅历对孩子有好处
- 孩子3岁前,家长经常带他这样玩,长大后他会很优秀
-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问题可能出在家长身上,长大迟早会吃亏
- 孩子不吃饭骨瘦如柴?聪明妈妈用10个妙招拯救宝贝的坏胃口
- 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体罚有用吗?听话的孩子长大后真是你的期望吗
- 孩子不是随便长大的,疏忽了安全教育,你敢说你不害怕吗?
- 孩子从小到大被吼骂,长大后可能形成3种性格,专家:娃被毁了
- 孩子你得学会自己长大
- 孩子到了年龄之后,父母合理给孩子零花钱,孩子长大才会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