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摩擦,教会孩子反击之余,同样要教会孩子合理的概念
说起孩子的校园事,家长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被欺负了。多数家长都会教育孩子要懂得还击。
而面对家长的教导,有一部分孩子会一脸懵圈,他们不敢还击让家长更加操心;但是,比之更让家长操心的,是孩子的过度反击。
最近有一个孩子就因为被欺负准备进行反击而走红网络,被称为“最牛小孩”。
孩子间相处有摩擦是正常的事情,这位男孩与同学发生了摩擦之后,没有直接找老师或者是家长反映,而是准备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只见孩子手里拿着把纸质的玩具枪,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颇有大哥风范,更为重要的是,小孩子后边跟着他的“小弟”--他的宠物,一头豪猪。
一路上他还不断回头,看看自己的小跟班有没有跟上。
这架势,要是真碰上了惹他不高兴的,一句关门放猪那事儿真就可大可小了。
所幸,孩子带宠物出门时,孩子妈妈感觉有些不对头,一路尾随着孩子,最后发现孩子是朝着学校方向走的。
妈妈猜想儿子可能是在学校与同学有摩擦了,于是带着自家“小弟”去找场子了,于是在路上拦下了儿子,把孩子和他的小跟班领回了家。
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是要深思的:
其一、孩子缺乏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知
当遇事之后,孩子选择了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与家长反映,一方面说明了孩子对自己的能力足够自信,可同时也说明了孩子比起父母和老师,孩子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最初的时候,孩子都是非常自恋的,尤其是在6岁以前,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下之主,有不顺心人事物他们就希望以雷霆之力来摧毁对方。
而好的父母,会帮孩子走出这份自恋,让他们认知到自己的能力几何,同时在他们遭遇挫折的时候给予关心和支持,最终这份自恋就会演变成孩子的自信。
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从自恋,到把安全感转移到父母身上(对父母的他信力),再把这份他信力转化为自信力;
但如果直接从自恋转化到自信上,这份自信可能就会是自大的表现,即孩子什么事情都认为自己能行,进而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解决问题--他们的认知是那么的有限。
例如这位孩子,他没有找父母和老师,而是直接就带着自己的小弟报复去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式;
其二、孩子过度崇尚暴力
教会孩子懂得反击是没问题的,但不能让孩子认为反击方式只有暴力,这会让孩子建立对暴力的依赖性,最后当他遇到任何不公的时候,不管对象是谁,他都会条件反射般的采取暴力对待。
相信大部分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暴力宝宝,我们更希望教导给孩子的处理思维是先进行合理反馈,寻求帮助,用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想让孩子养成一有不顺心就使用暴力的习惯。
防止孩子过度反击,给家长的几点建议孩子们都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式也是非常直接的,而孩子间相处必然会有摩擦的时候,教会孩子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及时的制止对方,宣示自己的不满,能让一些霸凌事件被扼杀在摇篮中。
但孩子做事又是缺乏分寸的,他们往往反击起来会没轻没重,让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懂得反击的同时,也要防止孩子过度反击。
对此,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家长:
遭遇不公,第一时间找老师/家长老师是孩子在校时的第一监管责任人,而同时也是班级里的权威,及时找老师反馈情况,除了是对老师的尊重,还是对孩子求助意识的培养。
在学校不懂的寻求老师帮助的孩子,在外面也同样没有寻找警察叔叔帮忙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当孩子主动找老师反馈情况的时候,就不会存在被误解为调皮捣蛋的主动挑事者。
所以,我们先要告知孩子,第一次遭遇摩擦事件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找老师,借助权威的力量也是反击的方式之一。
教会孩子反击的时机:事不过三老师也不是随时能保护孩子的,而且现在的孩子都金贵无比,老师们没有惩罚权,对一些比较皮的孩子也是难以震慑。
所以,在教会孩子寻找老师帮助之后,我们还需要教会孩子“事不过三”的反击标准,即在寻求老师帮助仍然无效的情况下,我们不须再忍让对方,应该适时反击。
教会孩子合理反击的方式让孩子带着豪猪上学“找场子”的方式,是坚决不可取的,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所以教会孩子合理的反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而一些家长只是告诉孩子要打回去,却没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打,打哪里,孩子同样也是懵圈的。
明确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可以攻击(对方的手臂,脚),哪些地方不能攻击(头部、躯干、隐私部位),这就给了孩子一个反击的准则。
相关文章
- 孩子总是失败?不要让他自卑气馁,而应教会他优雅地面对输赢
- 挫折和失败也是人生常态,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面对,而非悲观逃避
- 育儿记:教会孩子面对异议时“求同存异”,是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 孩子10岁之前,家长一定要教会他的10件事
- 孩子“犯浑”风格多样,面对耍赖孩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孩子一不满意就耍赖,面对不同“犯浑风格”,“见招拆招”很重要
- 孩子三岁前,家长要教会他这两件事,对他的未来很有帮助
- 孩子不会处理和同学的矛盾,5招教会孩子待人接物
- 孩子不肯分床睡,都是“恐惧”惹的祸,家长要教会孩子走出幻想
-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 孩子们也会产生恐惧的心理,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做?
- 孩子入园一周了,面对分离焦虑,妈妈再想哭也要忍住
- 孩子写作业说几句就哭,面对这样的哭闹,家长该如何正确处理?
- 孩子到了“爬行期”还不会爬行?教会孩子爬行,家长知道吗?
- 孩子受不了挫折和失败?教会孩子“蘑菇定律”,不做温室花朵
- 孩子和父母“像”到极致是什么概念?复制粘贴,网友:基因太强了
- 孩子和父母不在一个频道上?看看是不是没有面对他的感受
- 孩子哭着喊着买买买,怎么教会他分清“想要的”和“需要的”
- 孩子因为胖而被嘲笑?比安慰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自我认同”
- 孩子在幼儿园贪玩什么都不学,家长要教会孩子“玩中学”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