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相处之道:学会正确的沟通和相处方式,不要盲目与孩子做朋友
“和孩子做朋友”是最近几十年流行甚广的一句话,一个家教理念,也被众多家长所认可。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对于更多的中国家长,慎做孩子的朋友,对于一些家长,甚至就不要这样想,这样做。
原因有二,第一,如果脱离文化,没有条件地照搬或者理解这句话就完全错了;第二,不同孩子策略不同,部分孩子与家长并不适用。
这句话之所以有市场,可能和我们的传统文化上,对孩子的态度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上,更强调父母与孩子,孩子与老师等社会角色的区别,对于父母长辈的尊重,服从,甚至绝对服从,无论对错。所谓“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然而,与西方系统的社会文化与观念相关,在与孩子的关系定位上,他们提倡“平等”,与孩子做朋友就成为一种理念之一。
但我想提醒的是,无论平等,还是基于平等提出与孩子做朋友的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其隐含了大量的文化前提,和我们的文化不一样。首先,在西方,一般来说孩子只是父母的一部分,不是第一位,更不是全部。其次,基本的规矩与规则是默认的前提。和孩子做朋友,不是无条件的。
但中国多数父母不同,孩子是全部,是第一。为了孩子,很多中国父母愿意无条件付出全部,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砸锅卖铁都要让孩子如何如何。但西方多数父母绝不会砸锅卖铁,倾其所有,让孩子上一个与自己经济能力不匹配的学校,孩子也会自觉根据经济实力选择次一级但学费便宜的高校就读。
现在家庭条件都普遍转好,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家长需要谨慎与孩子做朋友,更不能没有原则与前提地与孩子做朋友。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定位永远是社会关系之一,也是我们与社会其他成员关系的一部分。在这个关系中,父母有养护孩子的责任,有监护责任,更有教养的责任,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因此父母有权利与责任在养育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完成养育责任,包括惩戒。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与定位不可能是平等的,天然就有区别,甚至是高低,对于父母的绝对尊重,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天经地义的,不会因为父母所说的对错,就可以尊重或不尊重。这其实这也是社会关系的缩影与淬炼,比如对长者的尊重,对职位的尊重等等。
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尤其是对孩子过度娇宠的背景下,不强调基本规则、规矩,不恰当或者没有原则地与孩子做朋友,动辄强调与孩子讲理,讲对错,久而久之,非常容易造成孩子习惯于以绝对对错论英雄,失了规矩,缺少了对长辈的尊重,对领导与职位的基本尊重,对执法者与法律法规的尊重,事事讲自以为是的道理,讲对错,否则就不听从,不尊重。
中国多数的普通家长,是缺少这种沟通能力的,也容易忘记对孩子基本规矩的严格要求。这种情况下,与孩子做朋友这种想法,还是需要慎之又慎。在已经过于娇宠的基础上,容易更加娇纵了孩子,失了分寸、规矩,最后,受害的还是孩子。
和孩子交流是有技巧的,敲门其实很简单,掌握三点就可以了。第一:要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
如果孩子犯错,先别急着火上来,你先要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做。把了解到的情况和他说一遍,说不定有出入呢?然后问一下他当时怎么想的?通过沟通,了解事情的原委。记住:请你一定要理性分析。即使孩子吃了亏,也能变成你教育的契机,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你要引导孩子往正面的方向思考。
如果孩子某些事情做得不够好,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你也要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生理还是心理。比如,孩子跳绳跳不好,有的孩子先天感统失调,没办法平衡,那应该就医并进行针对性训练,而不是一味地着急埋怨。有的孩子怕吃苦受累,不肯跳,是心理上的畏难情绪,那要沟通交流和体验。
第二:学会换位思考
在说之前,先想一想自己说出去的话孩子会怎么想?能不能打动孩子?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话能打动孩子再和他交流,不打无准备之仗。有的话,连你自己都不能接受,孩子怎么可能接受呢?能说到孩子的心坎里去,那是最有效的,这在心理学中叫作“共情”。
孩子有他自己的语言体系,感性、充满幻想、喜欢动手实践……比较喜欢的方式是讲故事、比一比、做一做等方式,家长们可以多用用。
第三:学会说“我们”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一个人最基础的需要是安全感,爸爸妈妈永远是孩子的靠山,和孩子说话时,请说“我们”。这给孩子的感觉你是和他站在同一阵营的,有快乐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难大家一起承担和解决。你们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孩子有安全感,才会更有信心去面对各种困难。要是老说“你怎么样”,“你怎么样”,渐渐地,他在心理上会和你疏离,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变得自暴自弃。当然,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他”了,这会让孩子更难以接受!
当孩子成功的时候,请你说:“我们的××竟然把××事情完成了,爸爸妈妈真开心!”表扬的时候请一定要说具体的事,不能笼统地说“好、棒”。
当孩子畏惧困难的时候,请你说:“没关系,我们一起再试试。”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请你说:“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解决完了之后,问一下他的感受,强化一下他的记忆,以至于下次不犯错或者一点一点改正坏习惯。
学会和孩子交流,改变你的说话真的很重要。“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请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说话,不做孩子们眼中的‘五会’父母!”
相关文章
- 亲子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不再对孩子讲“废话”
- 孩子沉迷游戏脾气暴躁,父母要学会沟通,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
- 为什么和青春期孩子沟通这么难?牢记这几点,正确沟通方式很重要
- 为何让孩子和小动物相处?竟有这么多好处,父母要学会正确爱孩子
- 在孩子身上撒气,这不是亲子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父母要学会倾听,以谨慎、赞美的方式交流
- 想让孩子智商情商双高,你要学会的3种沟通方式
-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期”?学会倾听,用沟通的方式引导
- 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盲目指责孩子,避免双方陷入沟通的困境
- 孩子跟职场妈妈关系不亲?这4种亲子互动的方式,你做到了吗?
- 假期来了,不想孩子走丢,做好八点,这才是保护他们的正确方式
- 如何让亲子沟通更有效?倾听孩子做到这4个要求,会很有效果
- 孕期做运动别盲目,要选择正确的方式
- 怎样做孩子的朋友?首先学会让孩子和我们合作
- 您会跟孩子说话吗?亲子沟通十大话术,您做到了几条?
- 接孩子放学,妈妈与孩子聊天的正确方式在这里!看看你做对了吗?
- 教育学者称:做到这几点,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与同伴相处
- 谨防亲子关系中的“权力斗争”,做孩子一生好朋友
- 辟谣:酒精可以帮助孩子退烧?别轻信,正确退烧方式这样做
- 亲子教育|对孩子赞美要学会把握尺度,过度赞美不利于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