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孩子们入学的适应障碍问题,可以从这几点来着手
暑假之后,是孩子们的开学季,有一些中学在8月中旬就开始上课了,加上9月1日开学的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我最近的个案咨询不要太多哦。
个案集中出现在刚入学的3岁儿童、小学一年级新生、初一新生、高一新生、大一新生以及刚刚转学的插班生群体。
他们对于上学(入园)的不适应表现有几种:
没有入学的概念,潜意识逃避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孩子就是老师对家长反映的那种“上课不听课也不做练习,自顾自地玩耍”的孩子。孩子从潜意识上就在逃避学习,他们不想上学,却被迫坐在那里,不得不像个木偶一样应付着课堂,很艰难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挣扎。
情绪反应强烈,或激烈挣扎或异常低沉有一些孩子入学后因为某些不舒适的感觉,表现出非常激动或者异常低落的情绪状态。有些家长或老师会害怕这个孩子有精神类的疾病,但去医院检查,多数是呈现出高焦虑、低抑郁的量表结果。其实他们只是适应环境的问题。
行为表现出格,有极端情绪化或暴力倾向这类孩子会有一些极端的情绪表达,比如摔、砸东西,大声叫喊等。家长和老师如果不仔细问,不知道孩子究竟为什么就情绪激动了,假如和他讨论、询问,我们会发现孩子有现场无法表达清楚的委屈与不愿意。
身体出现突然的不适感,去医院检查没有病,治疗无效我最近做的几个长程的心理咨询个案,皆是初一、高一刚入学的孩子,没有任何征兆的出现身体不适。要么腹痛、呕吐,要么头疼、头晕。
孩子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学习,老师请家长带回家看病,家长把孩子带到医院,一检查,什么问题也没有。可孩子却真实地存在着身体的不适感,这就是因为对环境不适应的心理原因带来的心因性躯体症状。
适应障碍的概念
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出现适应障碍的原因
事实上,很多成年人也有可能在工作、生活的变迁中,出现适应障碍的。比如搬家后的适应过程,比如换新岗位、新工作之后的各种不舒适感。孩子们的心智水平还不够成熟,也不具备更丰富的社会经验、阅历,面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少,所以他们就更容易出现适应问题。
在咨询中我发现,孩子适应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源自于孩子的“无名”困境这里说的“无名”指的是孩子当时无法名状的困境,这些困境也许他们心里面很清楚,但不敢表达给家长;也许他们根本不知自己的困境究竟是什么。
比如孩子苦恼于对教室环境的不熟悉,担心自己处不好同学关系,怕老师会嫌自己麻烦等。很多琐碎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孩子的困境。而这些成年人看上去并不算是问题的问题,在孩子那里被放大很多倍,他们苦恼着、纠结着、难过着。
源自于家长的焦虑孩子甫入园、入学,家长们通常是高焦虑的,担心孩子在新的环境中容易分心不专注学习,担心孩子被老师不公平待遇,担心孩子照顾不好自己的身体……
咨询中,在看到孩子自如表述了自己可能遇到的“困境”的各种解决方法后,家长瞪大了眼睛说:“那么说来,我的问题也在于太焦虑了,我太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就对孩子着急了。”
源自于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孩子们由于其社会经验的缺乏,尤其现代社会中孩子们普遍自理能力不足,依靠家长照顾的情况很多。在他们面对一个新环境时,不自觉地就会产生恐慌和依赖心理。
这是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完整,他们不知道他们这么大的孩子是能够照顾好自己的,不知道自己有力量去面对新的学习环境。
源自于缺乏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的社会经验不足,自理能力不够,导致他们面对问题的方式单一化,缺少多样化、灵活性的方法。
面对一些现实问题,孩子们通常眼高手低,想的好,做不到,带来一些受挫感。事实上,他们不仅对自我的认知不足,面对问题还需要更多技巧上的支持。
既然适应障碍在孩子那里是正常出现的,那么家长们如何做,才能有效应对孩子的适应障碍问题呢?
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足够的安全感对孩子的成长更多关注,包括看到孩子的情绪状态,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讨论他的学习目标等等。给到孩子正向的鼓励和支持,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性,建立起亲子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得孩子具有足够的安全感。是有效应对适应障碍的好方法。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足够的自理自立在日常中,不要忽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须知学习不是孩子生命的全部,当我们的孩子读初中、高中、大学以后,他们会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家长能够伸手触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小。此时孩子们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照顾好,才能心无旁骛地学习、社交、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帮助孩子看到他内在的力量——信心和适应能力带养孩子,是和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并不是家长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到的过程。
当一个孩子被过度呵护、过度替代、过度压制以后,他们内在的力量就会左冲右突,不走正常通道的渲泄。只有帮助孩子看到他内在的力量,发挥这个力量在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上,他们的信心才会更强,他们的适应能力才会更强。
家长觉察自己的生存力量——社会适应能力话说回来,对孩子高期待,唯学习至上的家长,往往是社会适应能力差,自身的社会关系比较缺少掌控感的人。
设若一个成年人自身对于社会关系、生存能力的掌控感很强,他们是不会对孩子提出过度要求,想以孩子的成功来弥补自己人生缺憾的。
就像《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朱露莎一样,她的妈妈是医院的挂号处的服务人员,爸爸是某单位的司机。这对夫妻对于自己人生的不满意,就全部压给了女儿,把全部家当抵押在女儿身上,企图以孩子社会关系的成功,来彰显自己生命的完整。
也因为这个变态的期待,导致了朱露莎最终形成了扭曲的人格,先是作弊,后是诬陷陈凯文,最后以殴打同学被追究赔偿,损失了家庭中最大部分的财产。这对夫妻放在孩子身上的留学梦才彻底破裂,以给孩子在国内报名大专,读两年学就参加工作补贴家用为最终结局。
这个问题提示我们做家长的:当我们对孩子抱有过高期待时,我们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对社会关系的掌控感不足?如果是,那就努力适应社会发展,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而不要去压制孩子,带给孩子更多的艰难困境。
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远比一味追求成绩有用!
相关文章
- 孩子们的适应障碍、入学困难的问题背后,家长可以进行这些努力
- 孩子英语考90分,却不会说?建议父母用这3招,解决“开口障碍”
- 140句日常英语口语,轻松解决交流障碍!可以帮孩子收藏哦
- 宝宝说话的早晚和智商有关系?学会这几点,帮孩子度过语言障碍期
- 家长教育孩子有障碍,不听话?尝试“五指大法”或许能帮您解决
- 知道以下几点,帮你解决孩子自主进食的困难
- 入学前给孩子多讲讲六句话,孩子更喜欢上学!
- 几点到幼儿园接宝宝更合适?被准时接走的孩子,往往更乐观自信
- 几点到幼儿园接宝宝更合适?被准时接走的孩子,往往更乐观自信
- 孩子"没大没小"是因为还小?家长该怎么治,先清楚这几点原因
- 孩子“心理弹性”差,经不起挫折,教家长3招解决
- 孩子“条理性障碍”,家长不要心急,善用“四象法则”可轻松应对
- 孩子“眼高手低”的原因:没有把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合到日常教育中
- 孩子一到换季就生病,白露时节做好这几点,孩子少生病更健康
- 孩子一生气就动手,理解孩子的情绪,与解决策略
- 孩子三年级极度厌学,医生说是情感障碍,究竟要怎么办呢?
- 孩子上学了,如何学好语数英,千万记住这几点
- 孩子上学早点好 还是晚点好 家长看了这几点就知道了
- 孩子不听话、发脾气,如何积极聆听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孩子不听话,不从根源上解决,打再多也没用,只会让孩子更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