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怨恨无父母之爱:生育太多孩子,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孩子怨恨无父母之爱:生育太多孩子,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01.
前两天我给老四打电话聊天,闲聊生活聊聊父母情况以及她的两个孩子学习。聊着聊着,她突然说:“你不觉得爸妈很自私吗?生那么多孩子?照顾不够不说连爱都不够分。我内心我觉得她女儿当中只疼你和二姐”。话完声音有点呜咽,我明白她的意思,一个已经结婚生子的成年人来说这些的确是挺难为情,这真的触碰了内心深处的结。
我们幼小生活在粤西某一个海滨城市,这个城市也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父母的那个年代,没有生个男孩会被乡亲父老和家公家婆嘲笑嫌弃,很不幸,在我父母不懈努力下,生了5个女孩后终于生了我的弟弟。
我是老三,刚好排在最中间。我和比两个妹妹幸运的是我小时候是跟在我父母的身边长大到7岁才回老家读书的。而我的大妹妹是那父母条件好,请老家阿姨在阿姨家带大才回家,而我的小妹妹是我母亲准备送人养育但是外婆死活不肯同意的情况下,外婆自己带大一点,遗憾的是后来外婆去世了,我老家大姨就接过去带到读书才回老家。
我的大姐姐是1988年出生的,而我的弟弟是2000年出生的,相差了12岁,3岁一代沟,足足查了4个代沟,我想这就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我大姐姐很早就不读书了,可能是因为弟弟妹妹太多了,她觉得压力很大,因此她十多岁辍学就跟着在我在广州经商的父母,我母亲是最开始做承包订珠子活生意的那一群人,因此家里有做不完的活。我大姐姐就跟着钉珠,闲余时候照顾幼小的弟弟。
因为是尾儿,我的弟弟真的是最受宠爱,家里什么好吃好玩的,父母都是偷偷留给弟弟。其实他们没必要偷偷留给弟弟,我们其实也不会去跟弟弟抢。我们心里明白:在这个清贫的家里,生为姐姐,生为女儿,就是要乖巧,要懂事。
02.
在没有生弟弟以前,我感觉父亲对于我们每一个女儿都是很平等爱护的。我们小时候过年,父母都会给我们准备大城市里的衣服,有最时髦的牛仔衣,还有可爱的小裙子。只要我们一放寒暑假期,动物园,花园,甚至那时候广州天河区最中心的天河城,爸爸都会花时间带我们去玩。他会给我们都拍照,洗出来的照片还会写上当天的日期。如今,每每看到这些写着日子的照片,也会想象得到当时候父亲那沉默的父爱,真的很窝心。
生弟弟的时候,刚好赶上父亲生意不顺利,经济条件直线下滑,可能人年纪大了,老来得子,也没有精力和体力。父亲就很少带我们出去逛街游玩了,也许是没条件了,也有可能因为我们又长大了点没有小时候天真可爱了。这段时间,虽然我们只有寒暑假才过去与父母相聚,但是他们总是因为钱互相吵架。
生活最可怕的柴米油盐,一点点的把我的父母那点爱意都榨光了。一点小事情我母亲都能随时爆炸,两个人互相争执的话语真的是很难以入耳,令人羞耻。
然而我的父母完全不顾及我们的感受,无论是人前还是人后,都撕扯那该死的嗓子,吵到红着脖子,吓到我们姐妹几个抱在一起哭,求他们不要吵架了。
我们5个姐妹的感受常常会讨论这种情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痛苦,说着说着不由得还是会哭了起来。我母亲的脾气冲动,一旦争执起来讨厌的大嗓门无形也影响了我们。以至于我们在谈男朋友的时候,常常被男朋友吐槽大嗓门说话不讲道理,,脾气暴躁。原生家庭的影响就这样来了,它无声无息,跟着血液流到你的心脏里,你的脑子里,只有要相同的场景出现,顿时感到恐惧到想逃避生活。
03.
我大姐姐有点胖,整个青春时期都挺自卑的。寒暑假的时候我们上去相聚时她会偷偷跟我们说觉得厂里某某某个小伙子常常在偷瞄她,她觉得他喜欢她。她有网恋过,也有偷偷吃很多减肥药,但是都无效。后来直到遇见我现姐夫,爱上就无法自拔,再也不愿在留在家里帮忙,自己搬出去跟别的女孩合租,目的是为了更加自由的恋爱。现实姐夫家庭条件比我家还要差很多,当年她要求结婚的时候我母亲给她的嫁妆配齐了所有家俬:电视、洗衣机、冰箱、沙发、摩托车以及金项链。可笑的是洗衣机他家用不上,因为家里没有配自来水管。爱的轰轰烈烈,谁都会,都是爱过后的酸甜苦辣可不是每一个都想尝试的。
我和二姐比较乖巧爱读书,我们都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这回事。我们的长相并没有两个妹妹出众,但是因为成绩好,家里的橱窗里都是我们两个的奖状。我姐姐很聪明,很受我爷爷的喜欢,她读书的时候理科就是她的强项。我跟着父母一段时间,人也是比较开朗活泼有自信,但是我这个比较感性,小时候姐姐总是耍小聪明,而妹妹们又太小,而我就总是承担很多家务。爷爷奶奶说我勤奋,但是对于我,家里那么多孙女,估计是最不在乎我的吧。
以前的我最喜欢看书和写日记,无奈家里人多,没办法自己一个房间。自己写的东西常常被人偷看,实在是太伤自尊了,再一次被嘲笑过后,我就很少写了。早期的时候妹妹没有进入叛逆期的时候,也是成绩十分优秀的。后来进入叛逆期后,父母的关爱实在是太少了。加上以前小时候也没有跟着亲生父母生活,总归心理对这个大家庭是陌生的,是抗拒的。
一开始,每次父母回来的时候都会提前打电话回来家里说什么时候回来。假如我们有上课的话,就会一整天都在停车点草圈里等着。农村的停车点没有固定的,要下车的人跟司机说好大概位置,我们是在一片荒芜草地上停车,我们等待的无聊的时候,就蹲在地上折小草。再恶心点,吐口水用树枝再口水里划呀划。
后来我的妹妹们再也不期待这样的行动,每次父母亲回来都只是笑笑,也不怎么与他们沟通,欣然接受他们买的新衣服新裤子。再后来,连寒暑假期都不愿意上去与父母相聚,可能是越没感受到关爱,也可能是讨厌父母的争吵。
总而言之,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慢慢的酝酿成实际行动。两个妹妹开始逃学,剪超短发,染头发,慢慢开始认识一些学校的小混混学生。回忆起来,仍然觉得很遗憾。我与她们同学校,但是我在尖子班,很少去过问妹妹们的事情。即使知道一点,回家质问她们也是让我别理她们。我们有打过架,但是因为我胆子很小,我不知道怎么还击。
现在长大了,两个妹妹脸上的淡淡的伤疤都已经忘记了是谁抓的呢。后来大妹妹因为在学校聚集了一群小太妹打了我那个表姐的情敌,自己直接就没有去学校了。没多久小妹妹就直接连中考都没有考英语直接离家出走一年。
人生就是这样,你年轻时候犯的每一个错误,都是你以后生活里的一大遗憾。这个错误可能决定了你这一辈子的方向,导致你找了可能自己都不确定爱不爱的人,混了一份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的工作。
04.
我和我二姐姐后来都考上了大学,跟所有的大学生一样,谈恋爱,毕业,工作。生活平淡,工作稳定。伴侣相知相爱,互相尊重。
我的大妹妹很早就结婚生子,但是婚姻没有被我母亲祝福。直至她生了孩子后才算是与我母亲重新相处。这仍是她心头里的一个痛,痛的是她没有感受母爱,痛的是不被祝福的婚姻导致她在婆家不被重视。她的最美好的年华没有选择了读书,早婚生子的她家庭的一地鸡毛让她很快就适应了商场。虽然她现在自己做生意还算不错,但是仍会与我谈笑说很后悔自己没有读书,现在一点文化也没有。
我的小妹妹在离家粗走一年后主动回来了。原因是因为自己害怕父母知道她不参加考试会打她。这一年自己身怀几百块去广州,租个2百多的小单间,给一个卖服装的阿姨打黑工。
后来的她仍然定不下心,换了许多工作。吃了甜头吃了苦头,时至今日仍还会抱怨当初缺失的爱,甚至觉得父母对她的好只是因为她有给家用。
05.
在写这每一句话,我的心都在滴血。因为讲诉这些就是在透析我的心,我最在乎我两个妹妹的想法和感受。因为我知道她们总是说没有感受父母之爱,我作为姐姐的,只要她们能提出来到力所能及的要求,我都毫不犹豫去帮助。以前是,现在也是。
我明白父母不是不爱,只是不够精力去给足够那么多爱。以前穷,忙着养家糊口,富裕的时候,娃已经长大了,内心又走不进去。农村的父母不会表达的爱,只能化成那每一痛简短的电话问候,冬天的棉衣,夏天睡觉前的一碗温白开水,以及老家电话旁那个破箱子,里面都是夏桑菊板蓝根还有保济丸。
年纪大了,当自己也已经生儿育女了,才知道当父母的不容易。也许当初生娃的时候也是经历了很多苦难,旧社会太多压迫,也许我母亲也是极其不愿意生育那么多孩子,这些年已经铸成的心理伤害,无法挽回。只希望现在生活着的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孩子,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再去当留守儿童,给予它最满足的爱。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可以留言下方,我们一起来聊聊。
相关文章
- 孩子性格内向见生人就躲,父母要知道,“怕生”带来的后果很严重
- 孩子究竟需不需要做家务?在中国给孩子报酬的父母到底怎么想的?
- 父母“哭穷”教育,给孩子带来的2个恶性影响,值得所有家长反思
- 父母用错方式的爱,非但让孩子感受不到,甚至还会让孩子怨恨自己
- 父母的一念之差给孩子带来天壤之别
- 父母给了孩子父爱、母爱,孩子会给父母带来什么?
- @所有人,父母对孩子使用“激将法”教育,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 “你穿成那样,不要来学校接我,”嫌弃父母的孩子,究竟是啥心理
- 你了解孩子多少?身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究竟该怎样做?
- 夫妻关系糟糕,会给孩子带来五大伤害(转给父母)
- 家长着装对孩子有何影响?父母应正视衣着打扮,避免给娃带来影响
- 对孩子的秘密、过失、错误和接纳,是检验父母之爱的最好标准
- 放下父母的身份,给孩子说声对不起,将带来别样的亲子关系
- 看过这套心理学漫画的孩子,究竟有多让父母省心,轻松了解自我
- 过早与父母分离给中国孩子带来隐秘创伤
- 还在做焦虑的父母吗?看看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有多大
- 隔代教育成为城市寄养儿童的主力,父母生而不养给孩子带来隐忧
- 高龄父母生二胎,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 孩子“嫌家贫”,因攀比心太强,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别太较真
- 孩子去同学家回来嫌家里太破,父母应该怎么做?这5点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