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小动作,轻松为孩子进行财商启蒙——懂钱的孩子长大更富有哦
孩子在幼儿园时期,正是刚开始对金钱有模糊认知的时候,当孩子问:
“妈妈,你给我买这个玩具吧!”
“妈妈,我们家里有没有钱?”
“同学明明家的房子好大,他们家是不是很有钱”
……
你有没有意识到是时候跟他们谈谈这个话题了呢?
孩子几岁,父母可以跟他谈钱和投资?
这个问题,曾有记者采访过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的回答是:“越早越好。比如让他们知道玩具的价格,理解存钱的意义。既然孩子的生活离不开金钱,为什么不尽早培养他们良好的理财习惯呢?”
美国在国内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教育中,向少年儿童提出了3岁至高中毕业期间的理财教育要求,对于家长了解孩子,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金钱教育有借鉴意义:
3岁:能辨别硬币和纸币;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个人无力把所有商品买光;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6岁:能数大量硬币,并能找数目不大的零钱;7岁:能看货物的价格标签;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银行账户里;9岁:能制定一周的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货比三家;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用;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理 财知识;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13岁至高中毕业: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尝试,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建立起良好的金钱观,为以后获得谋生能力打下基础。
在生活中,我们在对待金钱时,可能会有一些误区:
误区一:给钱会“带坏”孩子。既不让孩子接触钱,也不开口谈钱。但其实,钱本身是中性的,真正带坏孩子的,是错误的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如果家长闭口不谈,孩子就只能从外界了解金钱,更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误区二:孩子还小,不需要懂钱。有的父母觉得,等孩子上大学再教孩子怎样花钱也不迟。但其实,金钱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会随着孩子年龄和见识的增长逐渐完善。像孩子上大学后生活费如何分配、是否要存钱,这些都应该早有计划,而不是事到眼前现学。当孩子开始问关于钱的问题,我们就可以进行金钱教育了。
误区三:让孩子做家务,来换取零花钱。这是很多家长都常犯的错误,认为这样能培养孩子的行动力和责任感。但是这个举动本身,就混淆了“责任”这个概念:孩子做家务的原因应该与父母一样,是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为了拿零花钱。
那么,该如何跟孩子谈钱,并对他们进行财商教育呢?
1、把孩子的零花钱一式三份。
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三个存储罐,把零花钱分为三份,依次用来消费、捐献和储蓄,这样能让孩子理解金钱有不同的用处。
2、开诚布公地谈钱。
央视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刘纯燕曾在节目中分享过“如何培养女儿金钱观”这个话题。
她告诉主持人,家里关于消费的讨论氛围特别浓,在一些事情上该怎么花钱,他们从来没有躲着女儿。甚至在买房子这样的重大决策中,也会让女儿参与,培养她的独立意识和决策能力。
3、生活中处处都是财商教育的机会。
比如,跟孩子商定买玩具的特定日期,每月固定的节日买玩具,跟孩子一起参与到超市购物当中去等。
另外,推荐几本关于财商方面的书籍
《富爸爸穷爸爸》
《小狗钱钱》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正确的金钱观》
(注:这是一套系列丛书,共3本,旨在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掌握正确的金钱观”。本书是其中的第三本为《正确的金钱观》)
《反溺爱》
【大家记得收藏点赞哦!】
相关文章
- 掌握这些家庭实用小动作,让孩子发育更协调
- 孩子小动作特别多,不只是多动症那么简单
- 孩子总是小动作不断,可能是“触觉失调”,家长发现了吗?
- 孩子的这个小动作吓到妈妈了,原来都是自己影响的。父母注意言行
- 孩子老吃手指、捏衣角?5招帮孩子戒除“小动作”,治愈孩子内心
- 啃指甲、咬衣角,孩子的“小动作”到底算不算病?
- 宝宝吃母乳时的小动作,妈妈要搞清它的含义,母乳轻松,宝宝满足
- 小小动作让宝宝脑瘫,常抱孩子这样做的,立马住手
- 女人约会的5个小动作你看懂了吗
- 财商启蒙,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掌管零花钱
- 三个瑜伽小动作,解决孕妈晨吐、腰酸大问题
- 女人下面松弛做什么运动 6个小动作还你私处紧致
- 女人想那个时什么表现 6个小动作表示她想“要”了
- 女人的性暗示有哪些 有这些小动作就滚床单去吧
- 孕5月一小动作险致流产,孕期别碰这部位,99%孕妇不知
- 孕期这个小动作竟造成胎儿脐带绕颈,有强迫症的孕妈手下留情
- 宝宝吃手,看上去像“坏习惯”的小动作要不要管?
- 宝宝有点性格太慢热,上课还小动作挺多,有什么好的办法让慢慢改变?
- 宝宝睡觉有这4个“小动作”千万要重视!越早发现越好
- 小孩读一年级,到今天总共读了9天书,被老师喊家长了4次,娃儿上课有小动作。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