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6-10岁孩子的教育重点在哪里?亲子兼教育专家给你答案 5-6岁宝宝教育重点

2022-03-15 05:10:36孕产
文|秘籍君前不久看到读者留言,询问8岁男孩该如何养育。她说,孩子6岁前,她随便一找就能找到相关教育类文章,甚至连早教机构都会主动找上门,什么左右脑开发、情商课程、英语启蒙等。但是孩子到了6岁后,就只有兴趣班和辅导机构了。这让她十分困惑,难道孩子过了6岁后,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吗?

5-6岁宝宝教育重点

5-6岁宝宝教育重点

文|秘籍君

前不久看到读者留言,询问8岁男孩该如何养育。她说,孩子6岁前,她随便一找就能找到相关教育类文章,甚至连早教机构都会主动找上门,什么左右脑开发、情商课程、英语启蒙等。但是孩子到了6岁后,就只有兴趣班和辅导机构了。这让她十分困惑,难道孩子过了6岁后,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吗?作为家长,养育孩子的重点也只能放在辅导作业和兴趣班接送上吗?

说实话,作为一名6岁孩子的家长,我也发现了此问题。家长们对学龄前教育普遍较为重视,连教育家也常说“教育孩子的黄金期在6岁前”,但孩子过了6岁该如何教育,大家就普遍噤声了。

难道说孩子将来的好与坏,全由6岁前的教养一锤定音?或者6岁前孩子的性格与习惯大致养成,以后家长可插手的余地就很小了吗?当然不是。

6-10岁孩子的教育重点在哪里?亲子兼教育专家给你答案

6-10岁孩子还没完全行成自我认同,家长可做的事情有很多

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认知正在发展中,孩子的求知欲刚刚萌芽并且有蓬勃发展之势,需要家长助推一把,做好开发兴趣、顺势引导的工作。

根据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6-10岁的孩子会经历两个认知阶段,一个是前运算阶段(2-7岁),另一个是具体运算阶段(7-10岁)。6-7岁的孩子思维具有刻板性,而等7岁之后,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认知开始有了显著发展,思维也具有弹性,正是汲取知识、建立抽象思维的好时机。但他们必须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或者熟悉的物体来进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锻炼,而这十分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支持。

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了自我意识,但还没发展成自我认同,而且叛逆期尚未到来,父母在孩子眼里依然具有权威性。因此,在一些习惯培养和兴趣爱好引导上,孩子受父母的影响很大。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干预也会颇有成效。

如何教育6-10岁孩子?教育重点在哪里?

▲让孩子喜欢上学习,而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

心理学家兼亲子教育专家李子勋在《家庭成就孩子》一书中说,6-10岁孩子已经在接受小学阶段教育,同时也是开始接触知识、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如果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对学习保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好处。

但很多家长对“学习”有着不当认识。大部分家长认为,“学习”指的是在学校里上课;还有的家长觉得,“学习本来就是苦的,不必要粉饰太平,为学习裹上一层糖衣”。甚至连我家娃爸,在对待孩子学习上也和我的“乐学”观点相悖。他认为,学习本来就是苦的,家长不必太虚伪,最好早早将这个真相揭露给孩子看。

针对这些论调,李子勋教授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学的东西有很多,人际交往、社会能力、情绪控制等等才是他们的最重要学习内容,而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且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利用兴趣爱好入手引导孩子学习,效果才最好。如果家长一味耳提面命要“苦学”,孩子早早起了腻烦心理,开始从内心讨厌学习,那才叫得不偿失。

因此,家长在孩子完成学校学习任务之余,可努力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从爱好入手培养各种能力。在游戏和爱好中形成的专注力、抗挫力等能力,会慢慢迁移到学习中,成为可贵的学习品质。

▲培养孩子兴趣不必面面俱到,挑一个兴趣点往深处钻,即可实现智力上的飞跃

6-10岁的孩子在学校学习之余,很多还会去上兴趣班。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爱好上不遗余力,生怕哪项给漏下了。其实,培养孩子的特长,不必面面俱到。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来说,与其“蜻蜓点水”式的各方面都顾及,不如抓住孩子的某个兴趣点,鼓励孩子往深处钻研,这样反而有利于孩子智力朝深度发展。

朋友是个开明的家长,她家8岁的孩子之前一直不爱看书,只是贪玩。有次带孩子去动物园,孩子突然喜欢上了蟒蛇。朋友本身很怕蛇,但为了孩子,她搜罗来关于蛇的各种书籍,有绘本也有科普、百科类童书,还找了关于蛇的纪录片给孩子看。孩子由此爱上了看书,通过在学校跟小朋友分享关于蛇的知识,一向腼腆羞涩的孩子也自信了许多,还新增加了不少朋友。一个小小的爱好,带动起来的成长可真不小。

▲学会跟孩子平等交流

其实很多亲子问题都是沟通问题。如果家长和孩子沟通到位,互相之间能少很多误解,家长的指令发挥作用,孩子的感受也能得到理解,孩子的心畅通了,学习、生活上就会很顺利。况且,跟家长沟通越顺畅的孩子,越不容易在13岁以后的叛逆期里有过激行为。因此,10岁之前,家长学会和孩子理性、科学地沟通,很有必要。

这里推荐《非暴力沟通》一书,该书也有亲子版,核心内容是“强调感受,而不是指责或者命令”。举个例子,你看到孩子冲你大喊大叫很不礼貌,我们常常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没礼貌,不知道尊重长辈吗?”。其实,换种方式,“我看到你在对我大喊大叫,这让我很不舒服”更能让孩子接受。不带评价地描述事实,因为过滤掉了情绪,话语变得温和又不带攻击性,孩子的接受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