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跑线是在贩卖焦虑吗?
现如今的学前教育,主要针对上小学之前的小孩子。这个阶段的教育理念,门派林立,百家争鸣,今天我们一起透过现象看本质,说道说道。
首先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是研究教育的工作者,多年的跟踪和发现所达成的共识。幼儿时期是人类大脑吸收能力最强的阶段,各种窗口期、敏感期,可以说在智力方面“嗷嗷待哺”!比如你会发现不识字的两岁娃,光看硬卡图片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几十首古诗,有的小孩子对声音辨识能力特别强,有的小孩子对地上一根头发丝都能去拾掇起来,诸如此类。
抓住这个机会窗口,给予大量“合适”、“优质”的输入,对于开发幼儿的脑力和思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选择相信科学,即使凭直觉,也是可以理解的,没有输入?哪来输出?所以这里对需不需要不接受辩驳,我们接下来把焦点放在“怎么做”的话题上。
机会难得!!!却是着急不得。不能轻信“赢在起跑线”的广告类洗脑词,被耸人听闻的“神童故事”弄得焦虑不安。抓住本质:孩子的需要是智力开发和思维训练,这是个强调过程,而不是揠苗助长拼收获的阶段。犹如春天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坚实地埋下希望的种子。因此这里只谈“兴趣班”,不谈“培训班”!兴趣为人生搭建基架,谋的是未来的格局;培训充其量就是这个基础上去浇灌的水泥等填充物。
事情发展要遵循规律,春天就应该谋春天的事情,犹如水果要吃应季的,错过了就不再有了。伤仲永的惨淡,大家并不陌生,其实就是该播种深耕的时候,却硬要提前收成。即使是参天大树,可做栋梁,也不免在一茬一茬收割中,发育不良,孩童里的巨人渐渐沦为成人里的侏儒。
正完了三观,就到谈论兴趣班选择策略的话题了。建议的原则是:“广播种,循天性”!“广”就是多去上各种体验课,思维、绘画、跳舞、音乐、英语、演讲、武术,只要有好的机会,多去体验,就当开开眼界,多玩一玩。不要先入为主,自己下结论或者给孩子设限。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孩子认知上明白“是什么”,接下去“循天性”就是给孩子选择权,遵循他/她的天性或者禀赋。让他/她给这些兴趣班分类,喜欢或者一般或者不喜欢;然后按喜欢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整个过程,家长负责解释和适当引导,让孩子选择3门左右的课程,并告诉他/她,选择了就要坚持下来。不确定的可以再去体验几次,一般机构都会欢迎。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开拓眼界,玩high了,学会分析、分类、排序,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原因;另一方面也促进父母孩子之家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模式。
选好了之后,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的日常,尽量让小孩子当老师,把学习的东西“教”给家长,或者定一些小目标,比如学校的表演或者日常分享环节,做一些有意识的排练和准备,激发学习热情和多一些的自我练习。/方法要对,不能强求。如果是要炫娃的,请绕道!/
整个阶段像极了“天使投资”,不要急于出成果。需要有“雨露阳光般的温暖和心态”,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道至简,坚持做对的事情,其他的交给时间。
Note: 本文图片均来源pexels和pixabay。
听说转发和分享好东西使人更加好运,喜欢请尽情分享!
相关文章
- 不能输在人生起跑线?是在兜售家长的焦虑,还是在为孩子赢取未来
- 中国父母集体焦虑的根源:不能输在起跑线!有根据吗?
- 压垮中国式父母的不是多花冤枉钱,而是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 多少家长被“起跑线理论”束缚着?孩子稍有落后,父母就非常焦虑
- 家长起跑线焦虑:不要让你的焦急伤害到孩子
- 第一道“起跑线”:是该背负集体焦虑入园,还是奔着星辰大海出发
- 赢在起跑线,不要让它来束缚我们的思想,阻碍我们的人生
- 赢在起跑线,真的会赢在终点么?|智慧可来屋
- 0-3岁宝宝早教,是操之过急还是赢在起跑线,妈妈的出发点不能错
- 10多个兴趣班,3个月16个国家,拼娃的时代赢在起跑线有多重要?
- 1万多的早教班真的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吗?听育儿专家怎么说?
- 5岁男孩逆天简历暴击众人:“赢在起跑线”,不一定赢得人生
- “妈妈,你不漂亮”,不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 “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龟兔赛跑,赢得是乌龟
- “提前教育”使儿童智力过早开发,赢在起跑线,如何不“伤仲永”
- 一年级家长必读,避开这些坑,孩子赢在起跑线(一)
- 三年级上册语文:成语填空+选词填空+同音字练习,赢在起跑线
-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开发创造力是必要条件
- 备孕男女也要营养充电,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 太晚生娃没啥好处?别被忽悠了,这几点优势早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