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延迟满足,您做对了吗? 延迟满足的

2022-03-15 00:48:02孕产
著名的“棉花糖试验”让许多人认识到了“延迟满足”意义,但在育儿过程中,却很容易错误地使用“延迟满足”,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具体有哪些误区是被人们忽略了的呢?如何使用“延迟满足”才合理呢?让我们看看雷明老师的建议吧!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

著名的“棉花糖试验”让许多人认识到了“延迟满足”意义,但在育儿过程中,却很容易错误地使用“延迟满足”,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具体有哪些误区是被人们忽略了的呢?如何使用“延迟满足”才合理呢?让我们看看雷明老师的建议吧!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一个人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

家长可以通过“延迟满足”有效地训练孩子的“自控力”,但生活中让家长们两难的选择非常多,孩子要吃某种东西,要买某种玩具,马上满足会不会让孩子缺乏自控力,不满足会不会让孩子产生“匮乏感”,这个平衡点在哪里?“延迟满足”训练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延迟满足的

延迟满足,您做对了吗?

“延迟满足”的掌控权应该在孩子手里

“延迟满足”的字面意思是“晚一点满足孩子”,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延迟满足”训练,仅限于此,比如“晚一点给孩子买某种玩具”。这种训练方式的掌控权在家长手里,家长决定什么时候给予孩子“满足”,但这并不是出于孩子自身意愿去产生的结果。在这种刻意的训练下,孩子产生的“自控力”是面对外界干预力的一种假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更多的掌控力,Ta也不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当着家长的面一个样儿,一旦离开家长的视线,就拼命地玩游戏、吃零食。

如果孩子不是心甘情愿地选择“延迟”,那么孩子得到的“满足”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满足,反而还增加了孩子的匮乏感,只要时机合适,这些被堵住的欲望,就会报复性反弹。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延迟满足”的掌控权就在孩子手里。

延迟满足的

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不要把某些东西“优越化”

拿成年人举例子,如果你特别喜欢口红,平时不太喜欢高跟鞋,那么看到漂亮的高跟鞋可以不买,但看到喜欢的口红色号却未必忍得了;如果你爱吃肉,不太爱吃水果,那么延迟满足水果的供应,你就能忍住,但是换成肉就不行了。不同的东西,对于一个人的吸引力程度是不同的;相同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的吸引力程度也是不同的。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吸引力程度”决定了孩子“延迟满足”的配合度。那么孩子是如何形成对事物的吸引力认知的呢?

延迟满足的

用食物来举例子,高热量的食物确实对味觉的冲击力更强,孩子也更喜欢吃,但除了物品本身的属性外,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层面的影响。一方面,被人为剥夺的事物更有吸引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所以越是不被允许吃糖的孩子一看到糖就越忍不住;另一方面,其实是家长无意中把某些物品“优越化”了,家长拿着这些东西来和孩子讲条件,“把饭都吃光,才能吃冰淇淋”、“写完作业,就能玩iPad”。

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认知:冰淇淋比饭更好吃、玩iPad比写作业更有趣。这样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冰淇淋、iPad对孩子的“吸引力”,而且孩子总是要达成条件才能得到满足,以后再让他们控制对冰淇淋和iPad的欲望,自然就更难了。

强调“顺序”和“规则”

家长不要给孩子去做优劣的比较,要强调做事的先后顺序。不要说“写完作业,就能玩iPad”,让二者成为因果关系,正确说法是,“我们正在写作业,需要把作业做完,然后去玩iPad”,不要让孩子觉得哪个更好,而是去强调做事的条理性。

另外,低幼年龄的孩子都是冲动的,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在公共场所提醒孩子遵守秩序,需要排队的情况告诉Ta,“大家都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我们也需要等待”;在游乐场告诉孩子什么叫“公用物品”,制止孩子随意抢玩具的行为,告诉孩子“这是大家共有的,每个人都可以玩,但需要轮流玩,我们要等待其他人玩好了才能玩”。

接纳孩子的欲望和情绪

让孩子学会等待,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可孩子内心“想要”的欲望,而不是打压孩子的欲望,家长可以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设身处地地替孩子想解决方案。比如把购买玩具变得有计划性,等到孩子的生日或者开学的时候才可以买。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有欲望可以提出来,如果需求合理就会被满足,那么Ta反而就更加愿意等待。

相反,如果孩子每次一提需求就被打压,那么几次以后,Ta就知道需要“背着”父母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了。比如,妈妈不给买的东西,孩子会去找爸爸给自己买;不让吃糖果,就偷偷吃,甚至还有孩子在家里偷偷拿钱自己去买。打压孩子的欲望,只会让孩子想尽办法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甘心等待。

情绪永远被接纳的孩子,会和父母有很强的亲子联结,这样的孩子,即使真有一两次被拒绝,无法满足欲望,也不会受到伤害,因为Ta明白,大部分情况下,自己的欲望都是被接纳和认可的。

专家介绍——雷明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亲子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浙江大学MBA导师。长期专注于亲子教育、企业管理、职场成长、家庭婚恋等领域,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品牌节目担任心理专家、点评嘉宾和主持人,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是国内大众认知度很高的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