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为人父母,要想懂得爱孩子,我们该如何修炼? 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

2022-03-14 16:38:36孕产
孩子们,让父母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泰戈尔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对于一个内心根本就无爱且不具备爱的能力的成人来说,怎么办?何为爱?难道真如俗话说,“打是疼,骂是爱”?而在打骂声中长大的孩子,没有一丝怨恨自己的父母的蛮横与专制吗?

孩子们,让父母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泰戈尔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对于一个内心根本就无爱且不具备爱的能力的成人来说,怎么办?何为爱?难道真如俗话说,“打是疼,骂是爱”?而在打骂声中长大的孩子,没有一丝怨恨自己的父母的蛮横与专制吗?即使成年后,这些人或许心理年龄还停留在童年,他们所做的一切很可能仅仅从自身出发,他们更爱的是自己。或许用一辈子时间来治愈童年。那又怎么样奢求这样人懂得对子女真正的爱呢?

所以,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罗姆(1900-1980)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好比学医,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医生。言外之意就是,每一位父母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

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

为人父母,要想懂得爱孩子,我们该如何修炼?

那究竟什么才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呢?很多父母在孩子还是婴儿时候,的确充满爱意,整天二十四小时呵护着孩子,无条件地包容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满心欢喜。

但是,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之后,这种无条件的爱却不是人人具有了。奥地利心理学教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说: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意味着关心母亲与孩子的分离。

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对母亲的依恋是越来越少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增强。可母亲却意识不到这种变化,过分的爱护间接剥夺了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增加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摩擦。这不是真正的爱,这只是打着爱的名义的占有,真正的爱是懂得放手。

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

怎么样才能使孩子在成长中得到爱呢?我认为应当是尊重,尊重生命发展的基础上,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与帮助。

比如4岁前的孩子,他们喜欢自己动手,而父母却觉得他们太小,不懂得尊重他们发展需求,什么都包办。然后这样的孩子去到幼儿园,他们就什么都不会做,吃饭也不会,上厕所也不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来做。家长可能会说:”因为我们太爱孩子了,所以帮孩子做了。”这根本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这是父母太爱自己了,害怕孩子做得不好,给自己添麻烦,干脆就以爱孩子的名义来包办一切。

诸如此类,不胜列举。

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

所以,每一位父母都要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

等到孩子上小学了,我们都知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最关键的是专注力的培养,可很多父母却因为自己的”无知”剥夺了孩子专注力培养的敏感期。当孩子一个人专注地拼着积木,或者在泥沙堆里兴致勃勃地玩泥沙的时候,我们大人总是自以为是地干扰,煞有其事地指导孩子该怎么样做。孩子往往表露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其实他们在抗议大人的打搅。而我们总是以为他们闹脾气,不听话了。成人总是偏执地喜欢一个听话的孩子,却不知听话乖顺的孩子是丧失自尊,任人摆布的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真正的爱,是培养一个有独立的思想,有自我意识的孩子。

当然并非所有父母都有时间与精力钻研育儿的科学知识,与孩子共同进步,至少有一点,我们成人也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在我们孩童时,最渴望的无非是陪伴与理解。

那为什么等到我们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还是要走回与父母一般的教育之路呢?为什么我们那么害怕孩子的情绪,那么害怕孩子的失败,那么害怕孩子的平凡呢?究竟我们是害怕孩子的无能,还是对自己的无能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呢?不知不觉中,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设定的模式发展下去呢。那真是抹杀孩子的天性。这孩子只是我们父母的附属品,会复制我们的失败与无能,原生家庭的影响力真是不容小觑的。我们更加要醒悟过来,通过不断学习,修正自己行为,学会真正理解孩子。

我们理解孩子,就要理解他的情绪;我们接纳孩子,就要接纳他的情绪;我们爱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绪。

记得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写道,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史铁生母亲心如刀割, 却默默理解与包容。他母亲是最最苦的, 承受儿子在二十多岁瘫痪的事实, 忍受着自己肝病的折磨。临终前牵挂的还是双腿瘫痪的儿子与未成年的女儿。 最后,母亲深沉无私的爱,让史铁生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从此,史铁生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活得有尊严。史铁生母亲,给予了孩子真正的爱。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求己益,不动怒。

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

成就伟大的爱谈何容易?人是情绪体,我们无法像史铁生母亲那般容忍。那我们可以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从而理解孩子们的恐惧,愤怒,哀伤,快乐,好奇。我们又该如何去解读情绪背后的意义呢?情绪过多,就不一一举例,我就浅谈我们的哭声吧。

特别是哭。成长的经验告诉我们:哭不好,哭不解决问题,哭只会让人焦虑。甚至哭不是男子汉的作为。对于哭,成人似乎都有一种本能的焦虑。

这种焦虑直接导致我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哭,总会在孩子哭的时候,不断地告诉孩子,不许哭,不许哭,哭了就不是好孩子了。其实我们在做错事,我们在压抑孩子的情绪。哭对于孩子来说,这并不是坏事,是一种表达,是一种调节。

刚刚来到幼儿园的孩子,面对与父母离别的恐惧,他们会哇哇大哭。我们需要的是等待,我们等待他们自己释放情绪,只要他们哭完了,恐惧释放完毕,他们就会很快好起来了,甚至很快融入新的环境。反而是我们父母不适应这种分离呢。

比如父母面对孩子不理想的考试分数时,我们父母究竟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呢?事情已经发生,再次责备孩子,只会加大与孩子的隔阂,造成沟通障碍,降低孩子的信任度。道理大家都明白,关键是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是爱孩子的,即使在孩子向你展露他缺点与不足时候,我们都是无条件地爱他们的。只有持续明确的爱意,才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让孩子明白,我们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是与生俱来的。

然后,明确家长与孩子都是生命独立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或许我们成年人会因为孩子成绩愤怒,悲伤以及不知所措。但也请不断告诉自己,孩子的成长之路只能他自己来走,他们自己的选择也只能由他们来承担。我们学会的是尊重与放手。

最后,静静地陪伴在孩子身边,等到孩子的情绪调整后,我们再与孩子好好沟通,必须秉持平等交流的原则,大家以事论事,针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常想,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够学习爱,懂得爱与尊重,懂得如何体面地退出孩子的成长,我们必然生活在一个更完美的状态中,人人相互平等,人人相互尊重。老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孩子们在草坪奔跑踢球,女人们在和煦阳光下聚餐聊天,男人们在静谧河边悠然垂钓……我相信这一切,都不遥远,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如何去爱。

(完)

「黎黎语文」二胎妈妈,市实验中学老师,10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专注教育干货,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