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是一门学问,什么时候打什么情况下不能打,家长都应该了解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就得打
在家庭教育中能不能使用“武力”?家长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支持,武力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现在的熊孩子,你不教训TA一下,不知道明事理、不知道什么叫规矩;另一种观点当然是反对的声音,孩子和父母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打骂这种方式已经和现代教育观点格格不入了,而且现在的孩子都聪明,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说几遍道理,孩子就记住了,没必要动用武力。
其实,每个父母所持有的观点、站立的立场都各有道理,虽然现代教育不提倡“棍棒/武力”这种方式,但是一些情况下父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动手,应该有动手的道理,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不然会适得其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孩子,哪些情况又是不能动手的呢?
怎样必要的情况下是可以稍用武力的?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纠偏、试错的过程。小孩子成长的阶段,更是会不断地犯错,家长们可能会觉得说了很多次、明令禁止了很多次,还是会犯错,家长难免恼怒生气,打几顿、骂几句。该打的时候就一定要打,打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记住教训,不再犯类似错误,这才是真正目的。不然,你动了手、伤了自己和孩子的心,依然没有效果,甚至是反面效应,那你的“付出”毫无价值。
什么时候能够打孩子?答案是在孩子可以明事理之后,也就是3岁以后。台湾知名教育专家吴干老师讲,“孩子只能打1次,这1次机会最好用在7—8岁这个年龄段。”打之前要说明你打TA的原因、TA错在哪里。
要把这一次机会用在教育孩子的关键时刻,所以也是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的。孩子因经验不足、能力不足而犯下的错,不应该打,因为经验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才积累起来的,是在一次次试错的过程中实践出来的。但是如果是因为态度问题而犯下的错,可以适当的惩罚,比如七岁的孩子一边看手机一边漫不经心地端碗,把碗打碎了,那这就是态度问题了。
“打”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所以,家长们谨慎使用“武力”哦。
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被打”的,很多孩子,由于性格、家庭环境等原因,“打”这个手段反而会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
什么情况下,家长不能打孩子?从小到大没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父母应该谨慎动手
从小到大很少和父母居住的孩子,有这样成长经历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没有那么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没有那么强,很多这样的孩子会有“被父母抛弃”的错觉。当回到父母亲身边的时候,父母需要加倍的呵护、关心,双方才能建立很深的情感连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打孩子,很可能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和僵化。
内向、敏感的孩子打不得
性格比较活泼开朗的孩子,即便是挨一顿打后也会该干嘛干嘛,心里不会很在意。但是性格内向、敏感的孩子,比较容易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很容易把郁结的情绪闷在心里,不对外发泄,长期如此,会引起心理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重组家庭中,继父/继母不能打孩子
重组家庭中,孩子和继父母之间的关系会比较微妙,缺少了血缘关系的亲密,情感连接可能没有那么牢固。继父母打孩子,难免会在二者之间产生隔阂,让孩子产生“嫌弃我、不爱我”的感受,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
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打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叛逆,对事情的应激反应比较大,我们也曾在网上看到过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和家长闹矛盾离家出走甚至是发生意外事故的新闻。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做的是耐心引导,最好不要轻易打孩子。
亲子之间的相处也是一门学问,“武力”是解决其中问题的一种办法,但是却不是好办法。希望家长们少动手,多用心、多陪伴、多沟通。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挨打和被挨打的故事哦~
相关文章
- 孩子不再哭闹,不代表已度过入园焦虑,这5种情况家长也不能忽视
- 孩子们也会产生恐惧的心理,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做?
- 孩子会玩才能更会学!家长陪孩子做游戏也有大学问
- 孩子喜欢户外活动是好事,家长担心情况下应该注意这几点
- 孩子沉迷于游戏?家长打骂教育情况更严重!继续打骂只会毁孩子
- 家长应该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多了解,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去了解?
- 家长该不该"护犊子",也分情况,别把你的孩子护成"熊孩子"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非要让孩子学一门特长?
- 人民日报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这些方法家长都了解吗?
- 什么时候训练孩子如厕比较好?训练如厕是门大学问,家长别小瞧
- 从这门科目成绩能看出孩子聪不聪明,家长知道是哪一门吗?
- 冲奶可是一门大学问,家长须知的tips都在这里,一定要看
- 和孩子商量的时候,视情况删掉“好吗”,才能重拾家长权威
- 窝里横、不合群是孩子的问题?不,多数情况家长需要在自身找原因
- 育儿是一门“艺术”,家长提前教会孩子这些,将来他会越来越优秀
- 训练孩子如厕是门大学问,这五大方法,能助家长一臂之力
- 陪孩子玩,也是一门大学问,边陪孩子边玩手机是种“冷暴力”
- 孩子2岁 家长要开始立规矩了
- 孩子5岁前有这些表现 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会不孝顺
- 孩子7岁前,家长要做3种受挫教育,别让悲剧成为孩子"自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