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喊破喉咙孩子也不听?“永远别说两次”法,6步让孩子闻令即动 喊破喉咙也没用

2022-03-13 20:11:09孕产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有位妈妈对监督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特别烦恼,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喊自己的孩子去写作业,孩子假装自己没听到,还一遍又一遍地反抗。妈妈感到特别无奈,怎么喊动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就这么难?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位妈妈对监督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特别烦恼,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喊自己的孩子去写作业,孩子假装自己没听到,还一遍又一遍地反抗。妈妈感到特别无奈,怎么喊动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就这么难?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妈妈抱怨道,自己对孩子说了很多遍,不要拿刀、打火机等危险的物品,孩子偏要拿来玩。和他好好地讲道理,孩子又不听,下次继续拿来玩,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

许多宝妈在生完孩子后,嗓门就变大了不少,每天对孩子大吼小叫的,孩子不仅将自己的话当成耳边风,宝妈们还将自己的喉咙喊得沙哑,得不偿失。

喊破喉咙孩子也不听?“永远别说两次”法,6步让孩子闻令即动

为什么孩子总是要喊很多遍才愿意按家长说的去做?

为什么叫孩子不要去做什么,孩子偏要做?

为什么喊破喉咙孩子也不听?

为什么喊破喉咙孩子也不听,或是故意和家长对着干?

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有趣的试验——粉红色的大象。

喊破喉咙也没用

粉红色的大象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证明你永远无法"不要想起"些什么。

参与者被要求不要去想象房间里面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但是没有人成功过——正如你脑袋里会无可抑止地出现粉红色奇怪的大象一样。这个实验证明了你永远无法"不要想起"些什么。

就像家长不让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很有可能会加大孩子去做这件事情的概率。

除了"粉色大象"的心理原因外,还有就是孩子习惯于我们重复的命令。

每次吃饭前,妈妈都会让孩子去上个洗手间或将手洗干净,每次孩子坐在沙发上口头答应"哦""知道了",当身体却没有丝毫的行动。直到妈妈喊了三四遍,有些生气的时候,孩子才行动起来,脑内会存在着意识——"妈妈要生气了""我应该去洗手了"。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他们懂得家长喜欢重复阐述话语与命令。当家长喊"第一遍"或者"第二遍"的时候,不动起来也没关系,因为大人们会喊"第三遍""第四遍"甚至是"第五遍",直到"第六遍"的时候,家长对他们的耐心会耗尽,如果再不行动可能会被打骂,这才是他们真正行动的时候。

掐着家长的生气临界点做事情,既可以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又不会受到惩罚,孩子何乐不为呢?

所以想要培养孩子只听一遍,便能停下手中的事情,去完成家长交代的任务,可以选择使用"永远别说两次"法,让孩子闻令即动!

"永远别说两次"法:6步让孩子闻令即动!

六个步骤看起来很繁琐,但实际上随着运用的熟练与深入,所用的步骤与时间会越来越少,孩子也会越来越配合,直到最后一听家长的命令便能自觉动起来!"永远别说两次"法是培养孩子在划算不过的投资,而通常,只用前三步孩子就能配合家长了。

第一步: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你孩子那儿去,站着,看着他。

喊破喉咙也没用

就拿孩子写作业的事情来说,很多家长喜欢口头上监督孩子写作业,比如:"学校布置的作业你记得完成""明天要交作业,今天别忘了写",然后家长扔下孩子不管,去管理自己的事情了,等晚上回来就发现,孩子的作业一字未动。

但如果家长什么也不做,就坐在孩子旁边监督,或者与孩子待在同一个空间,家长会发现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很高,根本不用自己催促。

这是因为家长的出现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约束,在家长的硬性要求下,面前孩子不可能抛下作业不管,去做别的事情。特别是当家长站在看着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意识到家长是认真,自己不完成作业什么也做不了。

因此,与其隔着房间喊孩子,不如亲自走到孩子面前,看着他,让他懂得自己严肃的态度,这样孩子便不会刻意违背无视家长的命令。

第二步:等,一直等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里的事并看着你。

实施第二步的关键点就是务必确保孩子已经准备好听你讲话,让孩子专心于接受你接下来说的话。

夜深了,有位妈妈叫自己的孩子去洗澡,孩子正在搭建积木,对于妈妈的话无动于衷。妈妈又喊了一遍,孩子这才反应过来妈妈在叫他。

当孩子专心于画画、拼图时,我们突然之间与孩子对话,会发现孩子没有听见,或是听见了很快忘记。一方面,专注的思绪使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即便我们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孩子不一定愿意或者听得进去。另一方面,孩子的思考被突然打断,很可能下次就找不到同样的感觉。

这种时候,家长不妨等一会,等孩子愿意抬起头来听你讲话,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达对孩子做的事情感到有趣。

喊破喉咙也没用

"这个房子搭建得真漂亮!"

"这上面画的小青蛙真可爱!"

注意不要直接喊孩子的名字或说一些强制性的话语,这样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不能够集中注意力。

第三步:把要求讲给孩子听用语简单、表意清楚、只讲一次。

有三种方式叫自己的孩子去洗手:

"我们先洗手,吃完饭,再去玩玩具好不好?"

"我说了三遍了,请你去洗手好吗?"

"宝宝去洗洗手。"

毫无疑问,第三种说法比前两种说法要更加精炼,言简意赅,直接阐明自己想要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意愿,而且只说了一遍。

家长对孩子的应该做到这两点:简洁明了和只讲一次。

简洁明了的原因大家都清楚,如果说话的语句过长或过于复杂,孩子会难以理解,因此而感到烦躁。

只讲一次的原因是,很多时候孩子不是没听见家长说的话,而是从做"喜欢的事情"到做"不喜欢的事情"时,需要一个消化过渡的过程。

这时可以通过"倒计时"来缓解这个过渡带来的痛苦,不仅能帮助家长省时间,还能省掉麻烦和焦躁。

每隔几分钟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情,对于生性急躁、固执的孩子,先每隔三分钟来一次倒计时,然后每隔两分钟,然后每隔一分钟。

每一次,你的孩子都会听见他下一步即将做什么,他的大脑便会对下一步的事情自动产生一幅图像,在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他的大脑就习惯了这个过渡。当你说"时间到"的时候,或者当计时器响起来时,孩子便已经习惯了必须按你刚才的要求去做,不管你提的是什么要求。

喊破喉咙也没用

第四步:让孩子把要求重复给你听,要求他用自己的话准确、完整地说出来。

喊破喉咙也没用

很多家长为孩子下命令时,径直地把自己的要求向孩子述说,然后问一句"懂了吗?",孩子怕被家长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还不懂?"便会懵懵懂懂地点头。

实际上,很多孩子是没有理解家长的要求的,以至于所做的事情与家长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这时候,家长要让孩子把要求重复给你听,要求他用自己的话准确、完整地说出来。当孩子说出的话与你的要求无差时,这便说孩子真正理解了你说出的话。

第五步:站着,等他。如果孩子在第四步之后仍没有开始做你要求他做的事,要乐意站着等待。

等待是监督孩子行动的最有效方法,即便你什么也不说,站在那里也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他们会意识到家长是认真的,家长要自己完成的那件事情真的很急迫,如果不完成,他会一直待在这里。

这就如同第二步一样,但第五步是直接的等待,对付那些不好对付的,总是不按要求做的孩子。

因此家长要注意先完成自己的事情,才能长时间地等待自己的孩子动起来!

而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孩子在第五步之后还是不配合,此时我们就得用上最后一步。

第六步:在你站着等待的时候,对孩子朝正确方向迈出的每一小步,不管这一小进步多么微不足道,都要描述式地赞扬他,并且"反思式倾听"他的感受。

每天给孩子一些"描述式赞扬",孩子会更加积极完成家长布置的任务,向家长展现自己更好的一面。

比如:

"我看见你今天自己洗碗了。"

"你的鞋子摆放地真整齐。"

"今天作业写挺快的,真好。"

"反思式倾听"表明你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要试图与孩子讲道理,孩子是不会听的,所以可以这样说:

"你不得不将自己的玩具放回箱子里,真是遗憾。"

"下去买东西,挺累的吧。"

在你站着等待的时候,对孩子朝正确方向迈出的每一小步,不管这一小进步多么微不足道,对他进行描述式的赞扬,并且"反思式倾听"他的感受时,你会发现孩子的动作会越来越快,收获惊喜!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