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聪明的父母,从不跟孩子“说两次”,6步教你成为不吼不叫的家长 经常被父母说教的孩子

2022-02-23 12:22:03孕产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很多孩子小时候都写过这样一篇作文——《妈妈的唠叨》。唠叨是很多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过程中的常态,在每个孩子的成长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从科学角度来说,"唠叨"就是曾经说过的话,没有产生任何作用,由此而引发的一次又一次重复说教。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写过这样一篇作文——《妈妈的唠叨》。唠叨是很多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过程中的常态,在每个孩子的成长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从科学角度来说,"唠叨"就是曾经说过的话,没有产生任何作用,由此而引发的一次又一次重复说教。"唠叨"实指上是一种无效教育。

为什么那么多父母都喜欢唠叨呢?

唠叨作为突出的时间段便是每年的寒暑假,这个时候的孩子脱离了学校,没有了老师的教导,带孩子教孩子的事情就全压在家长身上了。

每当遇到孩子贪玩不愿意吃饭,看动画片一看就是一下午,作业拖拉不想写,都很晚了还是迟迟不睡觉,父母对孩子好好说话完全没有效果的时候,父母只能不停地重复、唠叨,甚至咆哮,来让孩子听话。不过,大多数时候,即使父母已经气急败坏,使出"洪荒之力",孩子还是会选择性无视,起不到什么作用。

聪明的父母,从不跟孩子“说两次”,6步教你成为不吼不叫的家长

经常被父母说教的孩子

聪明的父母,从不跟孩子"说两次"

其实,唠叨是一种聒噪,惹人讨厌的行为,一般孩子在真正长大懂事理解父母前,对于唠叨这种行为是非常反感的。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意识到父母对他们采用这种攻势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会产生自然的反应,在心里启动对于家长的无视和违抗机制。

即使他们后来迫于压力暂时妥协了,但父母对他们说的那些话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认了错后,犯的错误依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真的听进去自己的教导呢?

有着四十多年家教经验的、英国资深教育专家诺埃尔·简妮思-诺顿提出的"永远别说两次"法,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告诉父母不要不要反复发出指令,教我们在保持友善、尊重、平和的同时,让孩子能够在我们发出命令后,轻松地从一件事过渡到另一件事,并形成配合的好习惯。

“永远不说2次”6步法让你永远不用说两遍,成为不吼不叫的家长

六个步骤,一开始看起来似乎很烦琐,但是随着你练习的深入,所需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会越来越快地配合,而通常,就只用前三步孩子就配合家长了。

经常被父母说教的孩子

1)第一步:放下正在做的事,走到孩子那里去,站着,看着他。

你是否曾经做好饭,在厨房里喊着在客厅看电视的孩子过来洗手准备吃饭了?你是否曾经一下班回家,在玄关就隔着门喊在房间里玩电脑游戏的孩子一起买菜,出去透透气?你是否曾经自己卧室里玩手机,却喊着在客厅里看电视的孩子回自己房间写作业?

相信很多父母都做过这样的事,然后发现收效甚微。大多数时候,孩子都是没有反应的,好像没有听到我们说话一样。

这其实是父母的原因,孩子看不到父母,是很难重视父母,认真地去听父母对他们讲的话的。所以,要想孩子真的把我们说的话听进去了,就应该在说话时放下手里的事,然后走到孩子身边,站在孩子的面前看着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们很严肃、很坚决,以此表示"这很重要"。等他们有了要认真听的意识,再将想要和他们说的事情告诉他们,就会有效得多。

经常被父母说教的孩子

2)第二步:等,一直等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里的事并看着你。

在和孩子说事情之前,父母应该保证孩子做好听你讲话的准备了,只有孩子做好准备了,才不会把你说的话当做耳旁风,会专心地把话听进去。

一般来说,父母和孩子说话时,孩子都不是无所事事的状态,而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看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兴致勃勃地搭积木,或是在图画本上认真地画一幅画……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不去关注孩子听话的状态,而是自顾自地说自己的,孩子可能就会完全没有听进去。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可以在旁边站一小会儿,等到他抬起头来看着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就明显把注意力转到站在旁边的父母身上了。父母可以蹲下来,与孩子平视,和他们交流他们正在做的事情,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也很乐意参与到和父母的交谈,这个时候父母再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孩子就会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听父母和他们讲的话。

当然,父母要注意不要通过呼叫孩子名字的方式来让孩子注意自己。因为在孩子的意识中,家长喊他们名字的时候孩子,都是强制或是警告他们必须做什么或者不许。所以,当父母喊他们的名字,他们会条件反射地去逃避,去忽视父母接下来要说的话。

3)第三步:清楚明了、简明扼要地讲明要求,并且只说一次。

一旦父母要求清楚明了、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就不要再说第二次了。如果再重复一次,就会给孩子传递出这一信息——不用在你说第一次时就认真听,因为你一定会重复的!

这和上述的唠叨引发的机制是一样的。无论和孩子说什么,都应该"一遍过",绝不啰嗦重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父母和他们说的时候,立刻投入状态,认真地去听。这样,不仅孩子不感到厌烦,父母也很省力,沟通的效率也提高很多。

4)第四步:让孩子把听到的要求用自己的话准确、完整地重复一遍。

检验孩子把父母和他们说的事情听进去的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把听到的要求用自己的话准确、完整地重复一遍。家长通过听孩子的重复,就能知道对于自己说的事情,孩子听进去多少。

经常被父母说教的孩子

而且,孩子再重复的过程中,将要求再描述一遍,也是二次吸收的过程。他们的大脑这时候会自动产生一幅清楚、生动的图片,图片中的他正在做这件事。当孩子听见自己心底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时,便有了主人翁意识。他会更加自主地去做这件事。

5)第五步:站着,等他。如果孩子在第四步之后仍没有开始做你要求他做的事,要乐意站着等待。

等待是一个很简单也很有用的办法,等待代表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当你走到孩子身边,孩子依然在做自己的事情,那就停下来等会儿吧。孩子会从你的等待中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会调整态度,认真专注地去听接下来你要讲的话。

而且,如果父母经常性使用等待,孩子也就会感受到压力。再下一次自觉地第一时间去听你讲话。所以,这也算是一种投资,用等待的一段时间,换来之后和孩子长久有效的沟通。

6)第六步:在你站着等待的时候,学会描述式地赞扬孩子,并且"反思式倾听"孩子的感受。

当父母站在孩子旁边,可以适时地给孩子一点"描述式赞扬" , 比如"你这幅画画地可真棒,这个积木摆的很有创意哦",等等。甚至可以赞扬孩子以前的行为。

孩子都是喜欢夸奖的,尤其是父母的夸奖,他们会很开心,就会积极地配合家长并展示他们最好的一面。

而"反思式倾听"表明父母知道孩子不想停下他正在做的事,不想做下一件事。但是还是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希望"这个词清楚表明了这只是一个幻想,不是真正的选择。

比如,"我知道动画片每天只有这个时间段放, 错过就没有了,但是,你今天没有写作业,你今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你必须现在去写作业。"

把"描述式赞扬"和"反思式倾听"一起用起来更是可以让效果最大化 当你心无旁骛地站着等孩子的回应时,"描述式赞扬"他,并"反思式倾听"他内心的想法,孩子很快就会积极地回应你。

我是小C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