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很好动,家长不要急于苦恼,可能是潜力股 宝宝太好动
果果妈最近特别头疼,因为她家果果变得特别好动,就算是去到陌生的环境里,也不会像别人家的乖巧宝宝那样安安静静的。自家宝宝好像装了发动机一样,一下都停不下来。
“这样好动,以后上学了怎么办?会不会注意力变得很差?有什么办法可以引导宝宝,至少让他能安静坐下个10分钟!”
其实,很多人对待宝宝的好动都有误会,常常将好动等同于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这两个还真的不是同一个概念!
好动=注意力差?别误会宝宝!
首先我们要知道,多动症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俗称,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注意力缺陷为主型、多动为主型以及混合型。
注意力缺陷为主型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一定会有行为上的多动,没有明显的坐立不安,但注意力非常分散,难以集中。
多动为主型主要表现为坐立不安、小动作不断。
混合型则是结合了以上两种表现。
为什么这么多的家长认为自己宝宝有“多动症”呢?
一方面是宝宝确实活泼好动,安静不下来;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忽视了孩子认知发展的特点,本该活泼乱跳的孩子因为无法安静坐着,而被怀疑是多动症。
好动宝宝,可能是小小探索家!
宝宝之所以好动,一方面是他们的运动机能比较好,精力旺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们通过动的方式来学习。
比如,当宝宝进入嘴巴敏感期时,他会喜欢用嘴去探索,抓到任何好奇的东西都会想要往口里塞;当宝宝进入空间敏感期时,活动能力也大大提高,不仅学会了抬头、翻身、坐立、爬行,随着探索空间的加大,他会喜欢四处捣乱,自然就成了妈妈眼中的好动宝宝。
其实,好动宝宝实在对周围进行探索,在接触到新鲜事物时,经常会把把听到、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留在脑海里,逐渐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好动探索欲强,大脑活动的机会也越多。
好动宝宝,如何提升专注力?
有家长老认为自家宝宝的专注力太差了,不能长时间集中于某一件事上。
事实上,大部分家长对宝宝的专注力是不是存在误解?试想一下,让一个1岁的宝宝专注于某一件事10分钟,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孩子的专注力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完善,专注的时间也会不断增加。一般来说,在0~1岁的时候,宝宝的专注力集中时间不超过1分钟,如果有新的刺激,孩子的注意力也容易被转移;1~3岁的时候,专注时间在2~8分钟;3~4岁,专注时间可以达到5~8分钟。
每个孩子又都有个体差异,只要宝宝能达到以上的这个标准,算不得是好动,反而说明了他有一定的专注力。
图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幼儿园作业要做小动物,看完交上来的作业,网友:家长真是潜力股
- 西班牙大公主身高快定型,12岁索菲亚个头接近1米7,是潜力股
- 宝宝3岁前,吃这种饭真的很伤肠胃,家长可要注意了
- 宝宝“视力”发育黄金期,家长及时做这3件事,让孩子远离近视
- 宝宝上幼儿园前,上幼儿园后,家长知道什么事?孩子在学校应付自如
- 宝宝也有嫉妒心?当然,家长教育不好可能会孩子成长不利
- 宝宝乳牙不重要?很多人都想错了,家长做对4件事还宝宝一口好牙
- 宝宝会有被遗弃感该怎么办,家长这时候应该怎么做?
- 宝宝入园前家长要了解哪些事情
- 宝宝入园家长忌讳哪些方式
- 宝宝几岁上幼儿园最合适?早与晚差距很大,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
- 宝宝发育“黄金期”,家长抓住这几个“机会”,宝宝会越来越优秀
- 宝宝吃错药,家长怎样急救
- 宝宝吃饭总是不咀嚼,直接咽下去,家长要注意培养宝宝的咀嚼意识
- 宝宝吐奶常见原因出现吐奶家长怎么做
- 宝宝含饭不吞,仅仅是缺锌?其实都是因为家长做了这些错事儿
- 宝宝多久能吃“大人饭”?不能早也不能晚,家长可要长点心了
- 宝宝多大会坐、会爬、会走、会说话?建议家长这样做
- 宝宝多大可以开始训练如厕?家长要注意,并不是越早训练就越好
- 宝宝多大可以跟着爸妈一起旅游?明智的家长都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