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入园家长忌讳哪些方式 入园之前家长需要了解哪些问题
分离焦虑的问题可大可小, 宝宝幼儿的时间段正是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处理好了对宝宝以后的心理发展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不能因为分离焦虑而影响宝宝未来的发展哦。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们,将分离焦虑重视起来吧!怎么做永远大于怎么说,宝宝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都藏在父母的行为里。分离焦虑家长忌讳哪些行为方式呢?
1、偷偷的走:有些家长怕宝宝哭闹,有时候趁宝宝不注意偷偷摸摸的“溜”走了。不辞而别,最不可取,等宝宝发现父母不见了,其实会更加恐慌,更加难安抚。此举对心理成长有很大影响,即使后来和妈妈在一起也无法安心。
2、反反复复:这个场景很常见,有些家长常常不放心,出去以后隔一会儿又想回去看一下宝宝或者陪宝宝。宝宝正在哭闹,他发现妈妈回来了!这给了他一个信息,只要我哭,妈妈就会回来,正好强化了宝宝的哭闹。所以,这样反反复复,宝宝反而很难冷静和适应。当然,如果我们只是偷偷摸摸想看一下不要紧,但是要躲在窗外或者门外,千万不能让宝宝发现。
3、“缓兵之计”欺骗宝宝:比如对宝宝说,你先跟老师进去,妈妈去给你买个玩具就回来。
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非特殊情况,比如宝宝身体不舒服等,一定要坚持送宝宝去幼儿园,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宝宝撒个娇、卖个萌或者哭得撕心裂肺家长就心软,想着“今天不想去就算了,明天再送吧”。
5、恐吓宝宝:宝宝入园,哭闹的时候,家长不应该用“把你送到幼儿园”这种话来吓唬宝宝,增加宝宝对幼儿园的恐惧。而是应该多给宝宝描述幼儿园的乐趣,引起宝宝的兴趣,给宝宝正面的引导。
6、批评宝宝:经历分离焦虑的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出现很多“反常”、“退化”的行为,都属于正常的,但别因此过分责怪宝宝,“你怎么回事啊”,“你再这样妈妈不回来了”,责备会让分离焦虑持续的时间更加延长,威胁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7、妈妈有焦虑,妈妈的负面情绪会加重宝宝的痛苦,你一皱眉,一掉泪,恋恋不舍依依惜别,宝宝不伤心也变伤心了。
8、所谓的鼓励:很多父母为鼓励宝宝上幼儿园对宝宝说:“我们要勇敢”“我们宝宝最勇敢了,一点不怕上学”,上学又不是赴汤蹈火,为什么要“勇敢”地去上学?这样的讲话方式暗示了幼儿园不好玩。宝宝也不会因为说一句:“要坚强,你现在是个大宝宝了”,或者是“不要想妈妈,你在这里和这么多小朋友一起玩,多好啊!” 他的感受就消失了或者自己排解了。
相关文章
- 入园第三天就拉裤子上,家长哭笑不得,刚入园如何避免宝宝尿裤子
- 宝宝入园前家长要了解哪些事情
- 宝宝咬人、打人,家长的处理方式决定娃的未来,这种做法更聪明
- 宝宝喝奶粉消化不良,可能是喂养方式出了问题,家长别掉以轻心
- 宝宝新入园,宝妈牢记“三做三忌”,宝宝开心,家长放心
- 家长最讨厌的4种行为,却是宝宝表达爱意的方式,看看你家中了没
- 你知道宝宝在婴儿和幼儿时期的变化吗?家长要多注意这些育儿方式
- 容易伤害到宝宝的常见游戏方式,家长要注意
- 入园啦!你家宝宝还适应园中生活吗?现在看还不晚!
- 入园必看!入园之前做好哪些准备,可以让宝宝快速适应?
- 入园总是爱生病?这样做让宝宝免受疾病困扰
- 入园焦虑症不止是哭闹,孩子还有几种常见表现,家长要有心理准备
- 入园第一天哭潮来袭,家长应该怎么应对?第三篇:入园绘本推荐
- 宝宝3岁前,吃这种饭真的很伤肠胃,家长可要注意了
- 宝宝“视力”发育黄金期,家长及时做这3件事,让孩子远离近视
- 宝宝上幼儿园前,上幼儿园后,家长知道什么事?孩子在学校应付自如
- 宝宝不同阶段的早教重点和方式
- 宝宝也有嫉妒心?当然,家长教育不好可能会孩子成长不利
- 宝宝乳牙不重要?很多人都想错了,家长做对4件事还宝宝一口好牙
- 宝宝会有被遗弃感该怎么办,家长这时候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