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 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国考面试
孩子不遵守规则,是现在父母们最普遍的抱怨。孩子们通常正是用这种反叛形式来对付大人。父母越是要求孩子把东西放好,大多数孩子越是觉得讨厌。妈妈越表现整洁的重要性,越容易受到孩子的反抗,而这种反抗通常都能获得成功。
孩子必须体会秩序和规则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守秩序,所有人的自由都会受到影响。
这形成相互尊重。尊重女儿们,意思就是妈妈不能强迫她们遵守规则。尊重自己,意思就是不能替她们收拾,不去催她们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妈妈可以不用以上的方式,而是引导孩子遵守规则。怎么做呢?妈妈可以先决定自己要做什么。
当妈妈发现女儿的东西到处都是,她可以收拾好,这不是为了女儿收拾,而是为了自己。因为这些东西妨碍到她了。然而因为是妈妈收拾的,所以只有她知道在哪儿,女儿们没有收拾,当然不可能知道东西在哪儿。
妈妈要态度坚定,但也要和善,这么做不带有惩罚的想法。东西用完没有收拾好的自然后果,就是孩子们不知道东西放在了哪里。纸娃娃、纸和笔都找不到了。因为点心盘和喝水杯子没有收好,所以点心不能拿到客厅里。妈妈的这些行为都应该是不带埋怨、愉快地进行的,没有唠叨和说教,没有惩罚和报复。
妈妈不用为孩子房间的不整洁操心。但是妈妈可以让孩子们体验这个行为的后果,她不需要担心被孩子击败,因为她不能强迫孩子整洁。她可以拒绝清理凌乱的房间。很快孩子会觉得难以忍受,尤其是当她们找不到袜子或上衣时。
同时妈妈还要注意,不要让这种情况给孩子带来压力,让孩子气馁。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们,如果她们想让妈妈帮忙,她可以一周帮助她们清理一次房间。当大家一起打扫时,妈妈要避免批评孩子不爱收拾,避免任何这样的评价,比如“看这儿多乱,你们怎么受得了”,等等。一起打扫时大家的谈话应该是愉快的。慢慢地,女儿们会发现,自己不爱收拾并不会影响到妈妈,她不和她们玩“看谁赢”的游戏。接着她们就会觉得,有点秩序自己也会舒服。如果她们在家里其他地方乱放东西,有可能会找不到,那么她们就有可能小心地收好东西。
用暴力方法是不能教会孩子遵守规则的,暴力只会让孩子产生敌意和对抗,安静的坚定态度更有效。
妈妈为了让四岁的小丽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而伤透脑筋。家里地方不大,还有十四个月大的小明。一天,妈妈参加了儿童指导中心的聚会和学习。那天晚上,她和爸爸讨论了她学到的一个新方法,爸爸表示会全力配合。
第二天早上,小丽像平时一样,把睡衣都扔在地板上,玩具也丢了一地。中午,妈妈问她:“你要不要把你的东西收起来?”“不要!”“好吧!你希望一整天都不用收拾,对吗?”“对!太棒了!”小丽大声说。“好的,那么我能不能也一样,一整天不收拾东西呢?”“当然可以呀!”小丽耸耸肩膀回答妈妈。
那天,妈妈把东西随手乱扔。如同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和女儿说话、游戏。妈妈提议和小丽把她的衣服都拿出来,看看哪些衣服需要缝补。两人一起做了这件事,不过做完后,妈妈把小丽的衣服全留在了她的小床上。
小明的衣服、玩具、奶瓶也到处乱放。爸爸下班回来,家里一片凌乱。而爸爸视而不见,把外套随手放在儿童推车上,领带挂在台灯罩上,鞋子一脚踢到地板中间,然后像没事人一样坐下来和两个孩子一起玩。妈妈则一边煮晚饭,一边喂小明。
厨房的饭桌上堆满了小丽的纸、蜡笔、图画,没有地方放晚饭。于是妈妈走到客厅,开始看杂志。过了一会儿爸爸问:“晚饭呢?”妈妈回答:“已经煮好了!”“那我们该吃了呀!”“不行!”妈妈在杂志后面回答。爸爸问:“为什么不行?”“因为没有地方放。”于是爸爸坐下来开始看报纸。小丽说:“妈妈,我饿了。”妈妈回答:“我也是。”
小丽观察了一下眼前的情况,走进厨房看了看,又走回客厅。她踢了几脚地上的积木,又回到厨房。爸爸妈妈还在看报纸和杂志,但他们很清楚小丽在收拾桌子。不一会儿,小丽回来轻声说:“妈妈,现在我们有地方吃饭了。”妈妈立即把饭摆上桌子,大家开始愉快地就餐。
当小丽上床睡觉时,她找不到睡衣。妈妈说:“你找不到睡衣,我也很抱歉,宝贝。”小丽问:“还有啊,我床上那么多东西,我怎么睡觉呢?”“很不方便是不是?”小丽开始哭:“妈妈,我不喜欢这样!”妈妈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女儿回答:“我觉得我们应该把东西都收拾走。”
这个方法获得成功有三个原因:第一,妈妈保持了和善及愉快的气氛;第二,妈妈避免了说教,几乎只字不提这件事,而是说其他话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妈妈明白引导的核心,她的心里并没有半点想强迫小丽收拾或和小丽干的想法。
然而,像这样的招数不应该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的效果,在于让全家人体会到一片杂乱带来的戏剧性影响。如果类似的方法经常使用,就会很快失效。
还有一个应付孩子乱扔东西的方法,是准备一个大箱子。妈妈把乱放的东西都放进大箱子里,但不包括孩子扔在自己房间的东西。不论什么,雨鞋、玩具等,都放进箱子里。因为要想从这样的箱子里找到东西,实在让人有点懊恼。
如果孩子自己的房间很乱,妈妈只要不进去就好了。孩子的衣服洗好晾干以后,妈妈可以把干净衣服放在别的地方,因为她不喜欢杂乱的地方。再说,那么杂乱的屋子,也没地方放干净衣服呀。
运用你的创造力,可以想出很多友善的方法,既能避免强迫孩子遵守秩序,又让孩子体会杂乱的感受,这样来引导他们遵守秩序。
在大多数孩子不遵守秩序的实例中,都能看出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有更深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不能只用自然结果这样一种方法来解决,父母要首先想出一个方法和计划,先修复有问题的亲子关系。
相关文章
- 孩子不遵守规则,可能是父母忽略了规则中重要的一项标准
- 【平安播报】遵守交通规则 需从孩子抓起
-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帮孩子正确看清“自我”,树立规则意识
-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儿专家:孩子说“不”的时候最适合定规则
- 孩子爱“插话”家长很无奈,倾听并建立适当的规则比“闭嘴”管用
- 孩子调皮捣蛋不是不听话,而是没“规则意识”!3步让孩子守规则
- 孩子逆袭身高的4大“潜规则”!你又知道几个?
- 规则的制定、规律的生活,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 2019最新规定:汉字笔顺规则!再也不愁孩子写“倒笔字”
- “英语单词拼读规则表”,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单词记不住了
- 不管是父母照看孩子,还是爷奶照看孩子,这几个原则一定要遵守
- 你为孩子定的规则为什么总是轻易被打破
- 养育孩子制定规则很有必要,“热炉法则”让规矩更有效,更可行
- 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如何建立规则感?
- 初二男生跟妈妈吵架,孩子们必须要学会的讲理规则
- 十一长假来了,面对淘气孩子,要明白这五大处罚规则
- 国家规定的汉字偏旁笔顺规则,规范汉字书写,从孩子抓起
- 国家规定的汉字笔顺规则,看看你家孩子有多少字的笔顺写错了
-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难吗?要学会依靠鼓励和引导,而不是约束和限制
- 如何纠正孩子的懒和粗心?把规则变成她的习惯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