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他做到这些,就是父母的不对,逼孩子勇敢,只会让他更胆小 父母总要求孩子按他们的想法
2岁前,别逼孩子做这9件事,留下心理阴影,影响一辈子
我们总是不可免俗地对孩子有所期待
希望他勇敢
希望他多才多艺
希望他懂礼貌
但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在不适当的年龄
要求他做到这些
就是父母的不对
逼孩子勇敢
只会让他更胆小
为什么?还记得小时候因为怕黑而睡不着觉吗?记得小时候脑子里稀奇古怪的可怕的“鬼怪”吗?在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总会有一些害怕的东西。
同样,作为初来乍到的宝宝,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程度有限,所以当然也会害怕很多东西——怕小狗、怕小丑……。
如果只是告诉苍白地告诉孩子“有什么可怕的,要勇敢”“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咋这么胆小”只会加深孩子的恐惧,让孩子越来越胆小。
更好的做法是
1.不轻视——不说“这有什么好怕的”,而是说“妈妈看到你非常害怕。告诉妈妈,怎么了?”
2.不强迫——不说“别的小朋友都去了,你也快点吧”,而是说“等你准备好了,妈妈陪你一起去,好吗?”
3.不回避——不说“你怕小狗?那以后咱们都躲着点它”,而是说“来,妈妈抱着你远远地跟小狗打个招呼吧!”
逼孩子分享
小心他长大没主见
为什么?2岁以前,宝宝还处在”自我为中心”的阶段, 一般没有分享的意识和概念。
3岁之前的宝宝大都觉得身边的一切东西都是我的,如果宝宝感觉身边所有的东西都不是他的,他会非常慌张。只有确认一些东西是他的,才能让他有安全感。
如果妈妈一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宝宝,要求宝宝分享,长此以往,宝宝容易逐渐丧失自主性,成年后会变成一个很容易依赖别人做出决定的人。
更好的做法是
1.妈妈应该尊重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特定时期的这个表现,承认一些东西的确是宝宝的,让他感到安全。
2.当有小朋友想玩宝宝的玩具时,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分享意识的引导,但绝不要强迫宝宝分享。妈妈可以用“交换”的方式,来避免冲突。比如:宝宝,你看那个小朋友的玩具好像也很好玩,你要不要把你的给他玩一下,这样你也能玩玩他的。
逼孩子打招呼
长大容易自卑
为什么?孩子从几个月开始,一直到3岁以前,会经历一个「认生期」。
认生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这个阶段的孩子初步具备了记忆力和辨别力,能够记住爸爸妈妈等熟悉的面孔。
当妈妈要求宝宝跟陌生叔叔打招呼的时候,宝宝首先想到的会是:“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个人,不熟悉……”而并不能马上反应到“打招呼”这个具体的行为。
强行让让宝宝跟陌生人打招呼,会让孩子陷入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中。如果父母还给孩子扣上“没礼貌”的帽子,就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好的”,感到自卑。
更好的做法是
1.只是单纯提醒。比如有客人来妈妈可以说“宝宝,给叔叔打个招呼吧!”但是不要期待宝宝在你的提醒后就做出具体行为,只是单纯的提醒而已。
2.父母代宝宝打招呼。如果不选择提醒的方式,妈妈也可以假扮宝宝的身份,以宝宝的语气跟陌生人打招呼。比如“宝宝,我们跟叔叔打招呼啦,我们问叔叔好!”
强迫孩子吃饭
容易让孩子失去自我
为什么?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会影响生长,实际上,吃饭是人的本能。
宝宝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饿了要吃东西,大约在1岁半左右,宝宝已经具备了自己吃饭的能力,可以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
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吃饭,也就意味着一个人连自己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要由别人来决定,那么长大了也就容易失去找到自我,认识自己的机会。
更好的做法是
1.一岁半以后,自己吃饭。这个年纪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吃饭的能力,父母不要把辛苦用在给孩子喂饭上,只需用在收拾被孩子弄下的“烂摊子”上就可以了。
2.孩子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吃多少。这样孩子才能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
3.父母要在孩子吃饭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要保持平淡。父母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态度要保持平淡,吃多了不表扬,吃少了不批评,孩子拿起饭碗时心理上轻松,才有可能产生正常食欲。
逼孩子秀本领
容易伤害孩子自尊
为什么?家里有客人来或者带着孩子出去聚餐,有的父母经常会让孩子展示一下新学的本领,小的时候是拍手、鼓掌,大了可能是表演节目、唱歌、跳舞。
如果孩子不愿,可能就被说成胆小。
很多时候,这些可能都是父母自己的意愿,但不一定是孩子的。
有的孩子自己愿意表演还好,如果不愿意,父母的强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不尊重,连自己最爱的爸爸妈妈都不尊重自己,孩子又怎样学会自尊。
更好的做法是
1.征求并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2.表现欲强,乐于表演的孩子,可以鼓励和支持;不愿意表演的孩子,无需勉强,顺其自然。
3.称赞表演的孩子,但不激将或责备不愿表演的孩子。
逼孩子道歉
容易让孩子变得敷衍
为什么?即使孩子到了四五岁,他也未必能分清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
也无法懂得自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需要照顾他人的情感,需要补救自己的过失。
如果只是强迫孩子说出“对不起”,那也只是流于形式,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歉意。如果经常这样做,大一点她们就会发现说一句“对不起”是掩盖错误的一种好办法。
更好的做法是
1. 父母先关注受伤害一方的情绪和身体情况。如果孩子的确做了伤害到别人的行为,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第一时间关注对方的情绪和身体状况,安抚情绪并积极解决问题。
2. 不强迫孩子道歉。等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尝试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感受和自己行为的后果,逐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逼孩子数数、加减法
容易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厌烦
为什么?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3岁以前,孩子还不具备抽象思维。
他们还没有能力把3个苹果和“3”这个数字符号联系起来,也没办法理解数字的的顺序和排列。
所以你即使教会孩子数数,他有可能也只是死记硬背,不理解其中的含义。逼着孩子数数,可能会导致孩子以后对数学的厌烦。
更好的做法是
1.宝宝更喜欢“看得见”的数学,比如让他比较两个西瓜,哪个大哪个小,他们很容易就能做到,反而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1和2谁大谁小不太能理解。
这跟宝宝大脑发育的特点有关,他们的右脑更发达,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让他们去感知数学,他们更容易理解。
2.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让他们去分配、排列、观察,他们的数学思维就会在无形中被培养起来。
逼孩子写字
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为什么?写字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技能。它需要对文字进行有意观察、分析,将文字分解为多种笔划,再综合、概括其笔顺、结构,由大脑将信息和指令传送到手,在手、脑、眼的协同作用下,将各种笔划组合成文字。
对于6岁以下的宝宝来说,要其正确完成这一复杂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逼着孩子写字,孩子很难做到,就容易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就容易对写字感到厌烦。如果妈妈批评宝宝做不到,宝宝就容易丧失自信。
更好的做法是
鼓励孩子涂鸦,但不逼孩子写字:6岁以前,孩子还处于随手涂鸦的阶段,父母可以为宝宝提供丰富的涂鸦材料,信手涂鸦有助于锻炼宝宝的想象力。
逼孩子画画
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为什么?上面说到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随手涂鸦,但这和成人理解的学画画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小宝宝的涂鸦只是一种打发闲暇时间的游戏,带给孩子很多乐趣,是一件很随意,且不需要教和成人干预的事情。
如果让孩子按照成人的意愿临摹,学习简笔画,甚至学习更专业的美术技法,容易让孩子过早被规矩所禁锢,从而丧失最可贵的创造力。
更好的做法是
1.尊重孩子信手涂鸦:涂鸦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自由的表达,任何人为的干预,都会对孩子自由表达产生影响。
2.孩子大一点如果表现出对画画的兴趣,可以让宝宝尊重自己的喜好,但不建议强迫。
有话说
宝宝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很多事情不是宝宝不想做,而是他的确做不到。父母如果懂得这些,就可以顺应宝宝的需求,不强迫、不打压。
所以,别看宝宝小,但是他需要的自尊和信任一点也不比成人少,我们做妈妈,在他们小时候努力保护好他们的天性,长大后,他们更容易成为自己。
相关文章
- 只要教孩子勇敢,孩子只会越来越胆小
- 孩子天生胆小怕事,没自信,父母用“归因理论”,让宝宝更自信
- 拒绝习惯否定型父母,创造“抱持性环境”,会让孩子更自信勇敢
- 孩子太胆小,遇到事就往父母身后躲?别担心,做到这几点可以纠正
- 孩子学习不认真,时间计划很难完成,父母却只会“男女混合双打”
- 孩子性子慢?急躁父母要不得,你的催促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慢
- 孩子胆小、怕事,可能是“被害人心理”在作祟,父母要对症下药
- 孩子胆小、自卑,大多是这样的父母带出来的
- 孩子胆小怕生又敏感,多半是父母没有做好这些事情
- 孩子自卑、胆小,大多数都是这类父母造成的
- 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只会让孩子成为“弱者”,适当放手会变强
-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同一阵线,不要唱黑白脸,孩子只会和白脸亲
- 父母过多插手,只会让孩子的成长乱上添乱,不要打乱孩子成长节奏
- 父母:“你今天必须听我的”。死磕法,只会让孩子继续跟你做对
- “校园霸凌”从来没有真正的旁观者,父母撒手不管只会害了孩子
- “父母有效期”很短,管教孩子要趁早,不然只会苦了自己跟孩子
- 一个人以死相逼父母,父母更多的是觉得孩子不会寻死,孩子又有轻度抑郁,孩子怎么办?
- 世界上不存在叛逆的孩子,只会有不理解孩子的父母
- 什么孩子会胆小自卑?不想让孩子自卑父母这些行为要少做
- 心理学专家:父母说的"为你好"是孩子的噩梦,只会加深"负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