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嘴里永远都有“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各种优秀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最好的
相信许多人曾经在童年时期,都曾经被父母指责、埋怨过。我就是从小被打击到大的孩子,小时候性格温吞,比较文静,做事也不如隔壁家的孩子,老妈就特别嫌弃我。
因为家是农村的,不会干农活,就相当于废柴。当和同龄孩子比起来的时候,我永远是那个被挑剔和嫌弃的人。
干活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麻利,说话不如隔壁家的孩子嘴甜,学习也不如隔壁家的孩子用功,成绩还特别差,反正就是哪哪都不如隔壁家的孩子。
有时候我甚至想,他们干嘛不生个隔壁家的孩子,偏偏把我生下来,然后又各种嫌弃的。小时候心里各种鸣不平,但是又无可奈何。
在这种指责和打击当中长大,成年后我就特别不自信,总是感觉什么都不如别人优秀。因为从来没有被父母肯定过,心里就特别想,受到别人的肯定,但是又不敢太过于表现自己,生怕又招了一顿嘲讽。
其实还挺矛盾的。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被人认同。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但是,就是因为童年时期的影响,导致自己总是各种自我否定,拿不出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内心没有能量。
为什么父母总是喜欢拿隔壁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对比呢?
一:父母错误的认知。究其根源,其实是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并以刺激的方式,希望孩子能够理解。
但是真的有用吗,答案是否定的。
那是因为,拿别人家的孩子优点来刺激孩子的缺点,只会让自家孩子觉得自己很没用,会更加的没有自信面对困难,所有的心理能量都来跟自己做内在修复了,哪里还有力量去学习别人家孩子的优点?
再说了,父母眼里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最好。也许别人家的父母还会夸奖你家孩子,拿你家孩子和他家的孩子都对比。这就是我们经历过的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
简直如出一辙。不是有一个段子说,父母最喜欢谁?回答是,最喜欢别人家的孩子。而那些学霸级的孩子,就是别人眼里最优秀的隔壁家的,也是学渣们最痛的隔壁家的。
就是因为父母错误的认知,才导致孩子的心灵会受伤。恨自己为什么不是隔壁家的孩子,恨完了之后破罐子破摔。
我们父母那一辈似乎很少表达自己对子女的爱。他们基本从来羞于出口对孩子说:我爱你,哪怕现在的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对孩子表达,这就是国人含蓄而内敛的方式。
用行动表达爱,用语言刺激孩子,来达到表达爱的目的。其实也挺悲催的。
越亲近的人,越不会表达自己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这就是我们的传统,在语言上面永远是不擅于诉说的,在行动上永远是身体力行的。
虽然我们不能,像西方人那么直接简单的对孩子表达自己的关怀;但是我们可不可以试着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呢?
你会对你的朋友说,“你怎么那么笨,样样不如人”吗?绝对不会的。我们只会夸赞朋友,很有魄力,处世方式很好。除非是铁哥们、好闺蜜,才可能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一般人绝对不会这样刺激别人。
但是,因为孩子是与我们血脉相连最亲近的人,反而是我们最忽视的人。在生活里我们对外人可以笑脸相迎,对亲人这种是冷若冰霜,各种挑剔。
为什么会如此?那是因为亲人不会抛弃我们,怎样都会原谅我们的行为,而外人不会。
那么,被父母这样刺激长大的孩子,最后都怎样了呢?
一:缺乏自信,没有勇气改变。从小就被父母挑刺、埋怨,成年后是很难走出原生家庭的桎梏的。大多数人都是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就是最差的那一个,也总是会被嫌弃的那个。
这种情绪会伴随着孩子成长,一路上也都是战战兢兢,害怕行踏错步。
父母觉得刺激孩子是会让孩子改变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但是孩子会觉得,父母嫌弃是自己真的很没用,从此内心受伤,很难修复。
久而久之,那个隐形的伤口早就结疤了,如果再把伤口撕开撒上药粉的话,会再次经历那种无助感,更加的疼痛和无可奈何。
所以他们宁愿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也不愿鼓起勇气改变自己。改变意味着痛苦,也害怕别人不接受,干脆还是缩在自己的龟壳里,安全踏实。
大多数这样长大的孩子,性格都是比较内敛,敏感、自卑的。他们比别人更早熟,更擅于察言观色。
同事或者领导一个小小的微表情,他们就有可能在脑海里,已经演变出了各种故事版本,害怕别人的不接纳,害怕自己做到被人嫌弃。
这种谨小慎微的个性,在工作上是很难有所突破,更加难以有所作为。除非是某一领域特别出众,才可能走出童年的阴影,活出新的自我。
那也是在得到别人认可,和长期自我内心训练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所以,这样的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抛开过去,勇敢踏出第一步,大不了从头来过。
勇气这个东西,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没有呢?
总结:
所以那些童年没有被父母温柔以待的孩子们,成年后,一定要自己想办法走出来。活出新的自我。无论选择什么行业,都要更加坚定的并且自信的走下去。
因为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父母只能陪伴你一段时间,剩下的人生路要靠你自己来走。
没有被好好呵护,没有被鼓励,都没有关系,谁的童年都不完美,谁也不可能拥有完美人生,总要有一些缺憾,才显得今天更加的弥足珍贵。
不是有一句话说:人生就是用来体验的。只有经历过苦辣酸涩,才证明我们依旧好好的活着,并且活得不错。
相关文章
- “我都是被逼的!”儿子6岁的妈妈,看到隔壁家孩子,彻底奔溃了
- 小孩子生长发育慢没有隔壁家的孩子的高,原来是脾肾脏腑的问题
- 优秀孩子的父母都有这三个特征,所谓起跑线其实取决于父母
- 优秀的孩子,父母都能抓住重点:别让逆商,成为孩子的硬伤
- 优秀的父母,从不跟孩子讲道理!为什么说讲道理是最无能的教育?
- 孩子总犯错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利用“情绪引导”来促使孩子优秀?
- 孩子总犯错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利用“情绪引导”来促使孩子优秀?
- 孩子是否优秀,取决于父母的信任,别让你的不信任限制他们的成功
- 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和心血
- 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 孩子的生命教育课:学会这三招,再普通的父母也能成为优秀的老师
- 孩子缺乏独立意识父母有责任,懂得“狐狸法则”,孩子长大更优秀
- 孩子面前父母永远是坚强的,聪明父母要懂得示弱,孩子更有责任感
- 父母帮孩子养成下面8个习惯,将来想不优秀都难
- 父母支持孩子现在的梦想,孩子未来才更优秀
- 父母的一巴掌,很有可能会让孩子永远的离开你。请不要轻视
- 父母要相信孩子,才能发挥更多的潜能,孩子的优秀不是压迫来的
- 父母适当示弱,孩子容易更优秀,示弱也是一种智慧
- 父母高颜值,孩子丑的似隔壁老王,这可能是宝爸没有抓住时机
- 0-3岁孩子发育关键期,了解儿童敏感期,父母做到轻松养娃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