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特长班寻找孩子的天赋与优势 怎么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
昨天在学校门口附近的餐厅吃晚饭,听到旁边有位妈妈火急火燎得跟自已孩子说:快快快,快点吃,要迟到了,等会还有画画课。
孩子依旧是不紧不慢按照自已的节奏吃着。
妈妈急了:快点吃啊,这么慢,等会迟到老师给你扣分,你就拿不到想要的礼物了.....
类似这位妈妈的现象其实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环境中非常普遍,也常常会在接孩子的路上听到这些父母催促孩子去特长班的话,现在的孩子不是在特长班就是在特长班的路上,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特别是学前的孩子,趁学业不重,多学一些,寻找孩子的优势,每天把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真的有利孩子的成长吗?
最近在看帅健翔老师的《优势成长》,这本优势成长主要讲的是让大家去发现属于自已的优势,然后成长,但不要以为优势是你本来没有的东西,其实优势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讲:你本来具有的东西,另一个层面是你后天去建立的东西,本来就有的,天生就有的叫做天赋,后天学习的那个叫热爱。所以老师要传达的一个理念是:你要把全部努力放在天赋上,把所有的专注放在热爱上,相对轻易能够得到自已想要的成绩。
书里面有讲到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到属于我们的优势然后去努力让自已成长,其中有一个寻找的方法,去挖掘自已小时候(7岁前)做过的一些事情,用3个关键字去寻找:
01 快
孩子能够一学就很快速掌握到要点,比其他人都要表现得好的。
02 乐
孩子能够一学就觉得这里充满着乐趣、开心,想要继续在这里学的。
03 强
孩子能够一学就比别人强,能够迅速到下一阶段的学习。
这3个关键点里面其实也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去寻找,仔细观察孩子平时的一些兴趣爱好,去发现优势与天赋,做到事半功倍。
近段时间有位妈妈跟我讨论孩子特长班的问题:女儿学舞蹈,勉强了她半年去学习,没有长进,比其他小朋友进度都要慢很多,你觉得还要接着勉强她吗?
我看到这,妈妈会用勉强这个词来形容,孩子肯定是不喜欢,果不其然,与孩子沟通说她不喜欢舞蹈,而且很讨厌。接着我问这位妈妈:还报了哪些特长班?
她告诉我还报了画画,小主持人,每周另外还有两节英语课,这位妈妈是想要将孩子练成全能型的孩子啊。经过了解孩子在这么多特长班中她最喜欢的就是小主持人,很喜欢表达。
01 不勉强,尊重选择。
我们家长的初衷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快乐,自然进步是很慢,吸收的东西就会慢,慢下来后与其他小朋友比就会打压孩子的自信,如此陷入恶性循环,尊重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让孩子自已去体验,不要逼迫,把自由还给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这就够了。
所以父母坚持过一段时间后依然没有起色,就不要让孩子跟着自已的意愿,去做自已并不喜欢的事情。
02 发展长板,实现更多可能性。
我与这位妈妈分享了书中的一个新木桶原理:我们的老一辈都会教导我们要保持各方面都优秀,样样都行,特别是自已短板的地方更加要去花时间补起来,让这个木桶能够装更多的水。而能够顺应现在这个时代的却是新木桶原理:就是去发现自已的优势,然后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你自然会有立足之地,在自已的领域内去做出一定的成就,然后去寻找与自已差不多相同的人,结合他人的优势去组成一个新的木桶,然后去发展,去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后来这位妈妈跟我聊过之后决定不坚持自已所见,选择尊重孩子放弃舞蹈,把选择交给孩子,让孩子选择并告诉孩子一旦选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要能够坚持,因为这是你的决定。
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同一个兴趣班所展示出来的表现会不一样?我们其实在生活中可以去观察一下孩子,真正喜欢的事情会尽自已最大努力去学习,愿意展示给大家看。而不喜欢的孩子,即便你勉强让他去学了,内心其实是抗拒的,学的时候自然会学不好。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挖掘孩子的优势呢?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四岁半的时候,就找到了他人生之路,就是绘画,爱画。他说要要画一辈子,到今天也一样。为什么蔡志忠,在四岁半的时候就找到属于自已的人生之路?
01 一个人唯有做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事,才会得到最大的快乐。
蔡志忠其实就是找到了属于自已最大的快乐所在,所以他能够从这么小就一直坚信自已的人生之路,最后实现自已梦想,成为漫画家。
当孩子在做着自已喜欢的事情、擅长的事情时,沉浸在其中的专注度,做成那件事之后的快乐、自信是没有人能够给予的,是由内而发的一些情感。
02 不破坏,保持孩子原本的优势。
我们做父母的要做到保护孩子的这种专注、喜欢,不要去破坏他,或许这其中就有属于他的优势所在。
比如:孩子在专注得搭着自已的积木,在建立着属于自已的小世界,观察到他的那种专注度其实是非常高的,这个时刻不要去打扰他,任由他发挥,发挥到极致,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推倒重来,推倒重来......这个过程孩子就是沉浸在自已的世界中,忘却了时间,这个体验在我们成人的世界中其实少之又少,但在孩子的世界中却会有很多,多让孩子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索,做父母的做到不打扰、破坏。
03 多体验、感知,寻找更多可能。
小时候多去尝试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可以在从中去发现孩子真正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有些小孩会很幸运,很快找到自已喜欢并坚持要做的事,就像蔡志忠,但也有很多人很难寻找到自已喜欢并坚持要做的事,甚至是我们现在的成人,都难以把控自已的人生。多去尝试,去体验,去感知当下,什么是生命的实相——生命的实相其实就是当下。未来一定是每一个当下串联而成的,所以感知、体验当下,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不要包办孩子的人生,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父母做到用心的陪伴,不打扰其实也是一种成就。
相关文章
- 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的陪伴是去各种特长班的路上……
- 孩童时代的特长班,并不是要孩子成专家,只是让他今后多一个选择
- 给孩子报特长班的几点建议
- 《地球上的星星》孩子没有智力之分,只有天赋特长不同
- 为什么有特长天赋的孩子最终却没有成才?
- 懂孩子知天赋·优势教养训练:3+3特征法,找到孩子的优势
- 利用启发式提问,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试试就会给你大惊喜
- 利用这一招能有效对抗遗忘,帮助孩子构建知识体系,学得快记得牢
- 孩子不爱睡午觉?好事,研究证明有天赋的孩子都不怎么爱
- 孩子个性不稳定,经常随机切换,家长要利用好“暗示效应”
- 孩子做事“没长性”?利用目标细分法则,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
- 孩子出现成绩下滑怎么办?利用复习对抗遗忘,帮孩子建立知识体系
- 孩子天生喜欢角色扮演游戏,家长利用好,对孩子的帮助很大
- 孩子天赋平平,怎么绽放也是一个普通人,无法成就卓越,怎么办呢
- 孩子如何利用十一假期时间学习,实现弯道超车?
- 孩子如何利用周末时间逆袭而上?亲子教育要有度,家长要正确引导
- 孩子学习不主动?利用“霍桑效应”满足孩子情感,激发学习动力
- 孩子总害怕出丑被嘲笑,利用好孩子“焦点效应”,培养孩子自信心
- 孩子总易自卑?家长要善利用“镜中我效应”,让孩子认识真自我
- 孩子总是哭闹较真你别头疼,好好利用,将来能帮你省一大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