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这样的孩子真的是父母想要的吗 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2022-02-28 04:42:56孕产
大人有责任给孩子一些规则来遵循,并且严格执行,绝对不在孩子吵闹耍赖任性时,就顺着孩子的意思打破规则。所谓的“爱的教育”后面,应该要再加上四个字一 “铁的规则”。

大人有责任给孩子一些规则来遵循,并且严格执行,绝对不在孩子吵闹耍赖任性时,就顺着孩子的意思打破规则。所谓的“爱的教育”后面,应该要再加上四个字一 “铁的规则”。

近几年,大家都在谈“爱的教育”,可是,却很容易把“爱的教育”误会成“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顺着孩子

有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吃瓜子,嗑的瓜子皮直接扔在脚下,然后起身离开,原地留下一堆瓜子皮;有的孩子一手牵着妈妈,另一只手就任意摘下公园里的花朵;或者是客人来了,妈妈把招待客人吃的水果端了出去,结果孩子却抢先夺了过去。

这样的孩子真的是父母想要的吗

当孩子做这些无礼的事情时,妈妈却只是说:‘“这孩子,真是不懂礼貌。”就这样自言自语地念着,并没有打算要真的去责备孩子。

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写照:一个家庭里,有一个4岁的女儿与一个6岁的儿子。他们家吃饭就像作战一样,又乱又吵。他们的对话如下:

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妈妈:儿子,快吃饭,不要一直看电视。

儿子用勺子舀了一口饭,含在嘴里,眼睛继续盯着电视。

爸爸对女儿说:吃鱼好不好?

女儿:我不想吃鱼,我想喝可乐。

爸爸:可是家里没有可乐了。

女儿:我就想喝可乐!

爸爸:好好好,那我们吃完饭去楼下买。

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女儿:我不,现在就去买。

女儿张开嘴,把爸爸喂过来的一口饭吃了。

女儿:爸爸,买可乐了。

于是,爸爸抱着女儿出门买可乐。此时,大家都还没吃完晚饭。

妈妈又看到儿子没吃饭:儿子,快吃饭,不然我要把电视关上了。

儿子:不行,我要看动画片。

妈妈靠近儿子,假装要关电视,儿子用力把妈妈推开。

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妈妈:我不关电视,你快点吃饭。

儿子的眼睛还是盯着电视,像是没听到妈妈说的话。

这时候,爸爸跟女儿回来了,手上拿着一瓶可乐,还有一包五颜六色的零食,女儿正抓着零食吃。

儿子:为什么妹妹有那个?他指着妹妹手上那包零食。

爸爸:妹妹说她要吃啊!

儿子:那我也要吃。

女儿:这是我的,不给你吃。

儿子伸手去抢,抢到了一点,妹妹就生气地哭了,用手打哥哥的头,哥哥也被打哭了。这时候,女儿跟儿子的饭都还没吃完。

儿子:我也要吃。

爸爸:好,那等一下我再带你去买。

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儿子:不,现在就去。爸爸:好好好,去买。女儿:我也要去。

爸爸:好,一起去。

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结果,餐桌上只剩下妈妈一个,对父母而言,他们以为自己进行的是“爱的教育”,他们让孩子们在自己不设限制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但是,客观来看,他们教出的这两个孩子,却是任性得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会控制自己,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说得不好听一点,就像动物一样要满足自己直觉的欲望,没有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过。

所谓“思考” 就是不会被自己视觉的欲望控制,可以超越自己的欲望,并且学会等待或勉强自己,例如:

(一)直觉的欲望:我要喝可乐。

(二)思考:可是现在还在吃饭。等待:那等吃完饭再说。

直觉的欲望:让我去打扫鸟笼,真恶心,不想打扫。

思考:可是不打扫的话,不仅鸟笼 等待:等我手里的活忙完就去。

(三)直觉的欲望:我要买玩具。思考:可是太贵了。

等待:等钱存够了再考虑。

我们要培养孩子,不只停留在直觉的欲望上,而且要学会独立思考,并且自己做决定,培养出有勇气、有责任感的孩子。你有责任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不可以做什么事情。

大人有责任给孩子一些规则来遵循,并且严格执行,绝对不在孩子吵闹耍赖任性时,就顺着孩子的意思打破规则。所谓 爱的教育”的后面,应该要再加上四个字一 铁的规则让孩子学会为了遵循规则而等待,也让孩子学会体谅别人的状况而按直觉的欲望:我要买玩具。

思考:可是太贵了。

等待:等钱存够了再考虑。

我们要培养孩子,不只停留在直觉的欲望.上,而且要学会独立思考,并且自己做决定,培养出有勇气、有责任感的孩子。你有责任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不可以做什么事情。

大人有责任给孩子一些规则来遵循,并且严格执行,绝对不在孩子吵闹耍赖任性时,就顺着孩子的意思打破规则。所谓“爱的教育”的后面,应该要再加上四个字一 铁的规则”

让孩子学会为了遵循规则而等待,也让孩子学会体谅别人的状况而按捺住自己的欲望,学会体贴,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任。若只是顺着自己直觉的欲望行事,这样的孩子,以后就会是个被宠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