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育儿谣言风靡一时,很多家长都被误导,不改坑孩子一生
文|好孕姐
在关于育儿方面,现在的家长更加讲究,追求科学和心理支撑,会专门去寻找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和理论。但是刊登在书本上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由于一些信息的时间差,很多情况下,错误的理论并不能得到及时的改正。就算是及时澄清了,也可能因为时刻都在产生的大量信息而被淹没,家长并不能完好的接收到。
因此这些育儿谣言哪怕已经被证实,还是有很多家长因不了解,而运用在孩子的身上。就连明星马伊琍都未曾幸免,奉行的一些心理法则,认为婴儿的啼哭不用在意,要狠心对待,结果深深伤害了自己的大女儿。所以在运用心理育儿的时候,要学会甄别,这些育儿谣言虽然风靡一时,但家长被误导之后,坑的是孩子一生。
婴儿啼哭不管,习惯就好
在应对婴幼儿哭闹的问题上,曾经最流行的一个方法就是“不用管”,等到孩子自己适应了就好了,这也是马伊琍用在自己女儿身上的法则。当时流行的目的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哭声开始训练,这样长大才不会依赖父母。
但是婴幼儿时期非常需要妈妈的关爱,哭声是对妈妈情感的需要,放任不管只会给孩子造成焦虑,无法建立安全感。美名其曰“哭声免疫法”,其实是孩子对不被爱免疫了,长大之后也无法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造成性格缺失。
孩子崩溃不能管,平静了才管
等孩子长大一点了,时常会出现情绪崩溃的时候,也许是摔了一跤,也许是日常生活有什么不如意,在家长看来都是小事,也就应运而生了“不能管”的理论。认为这都是孩子任性的表现,越管孩子越放肆,要让孩子平复情绪之后才能得到家长的关爱。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无条件的,受挫之后寻找父母也是下意识的,但父母的回应会让孩子觉得爱和关怀是有条件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相信父母,同样会觉得是因为自身的不足才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开始质疑自己。
这些育儿理念已被证实对孩子心理伤害大
关于孩子哭了不用管,要训练他们的耐性和独立性这样的观点,也就是在家长之间流行开来的“哭声免疫法”和“延迟满足”等一系列理论,其实都出自于美国的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但事实上,华生所持的孩子是可以塑造的观点,只不过是抛却情感,把孩子当成机器来训练。
不过人是一个情感动物,用强制的方法只会给幼小的孩子造成无法磨灭的伤害,华生的孩子也深受其害。其大儿子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精神出现问题,多次试图自杀,三十岁便告别人世,女儿心理也出现问题,患有情感双相障碍。
华生的理论首先影响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这种教育方法也伤害了很多首次教育的孩子,最后被永久封杀。孩子幼年时期需要父母的关爱才能健康成长,独立也是需要细心呵护才能培养出勇气和信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
关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学备孕、孕期护理、胎儿发育、产后护理,宝宝发育,时尚教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外,还有我们的特邀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育儿故事。
相关文章
- 孩子一哭,家长就没原则没底线?快来看看育儿陋习,你中了几条?
- 孩子一生气就狂打自己?孩子的“情绪饥饿”,家长要细心留意
- 孩子上哪所幼儿园,挑选的因素有很多,这3点家长需牢记
- 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用骂或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对吗?赶紧收手吧
- 孩子不喜欢写作业,家长的态度,影响孩子的一生
- 孩子不打招呼就是没礼貌?很多家长理解错了
- 孩子偏科未必是坏事,关于新木桶效应,很多家长可能都没重视
- 孩子做事拖拉不是懒,也不是缺乏时间观念,真实原因很多家长不懂
- 孩子哭要不要哄?很多家长做错了这点
- 孩子在这个年龄之前,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错过容易影响娃一生
- 孩子多大可以办"身份证"?比你想象的要早,很多家长办晚了
- 孩子多大学习“游泳”最合适?专家给出了答案,很多家长都不清楚
- 孩子总“啃指甲”是缺少维生素?专家:家长别被误导,原因在这里
- 孩子最讨厌“家长说话不算数”,育儿作家教你如何做智慧家长
- 孩子有很多兴趣爱好,家长该如何为其做选择,怎样安排时间呢?
- 孩子沉迷玩手机,打骂也不管用?育儿专家:家长掌握这四点就够了
- 孩子爱玩游戏,家长要不要制止?专家说:游戏育儿孩子更自信
- 孩子的“生存教育”,比你想象的重要很多,家长要重视这3点
- 孩子的“过家家”不一般,藏着的能力有很多,家长发现了吗?
- 孩子的很多“缺点”,往往值得家长关注,并且属于正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