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 | 你知道孩子是什么体质吗?辨别体质,爸妈必备技能
学中医说起来挺简单的,无非是正确辨证后正确施治。
今儿咱们来看一看如何正确进行体质辩证,体质辩证好了,治疗大方向对了,身体就会向好的终点发展。
就像开车从上海北上,不管沿高速路还是省公路行驶,都可以到达目的地。
可要是辨证不对,热病加热,寒病更寒,南辕北辙,就永远到不了想去的地方。
我们平常看见一个孩子无精打采的、没力气,常说:“这孩子是气虚啊”。
这到底是不是气虚呢?
先来看看各种体质有什么特点。
平和体质: 吃嘛嘛香、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
气虚体质:说话没劲,疲乏无力,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
湿热体质: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口腔异味,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
阴虚体质: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口干舌燥,经常大便干结。
气郁体质:多愁善感、忧郁脆弱。身体较瘦,经常闷闷不乐、发脾气,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失眠。
阳虚体质: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否则易腹痛腹泻。
痰湿体质: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容易困倦。
血瘀体质: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眼睛经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舌暗紫。
特禀体质:又叫过敏体质,对花粉或某种食物、植物甚至冷空气过敏。
开始学习体质的时候,大家都往平和质的范围凑,可学着学着觉得自己几乎样样沾边,气虚(经常感觉疲乏无力)、湿热(小便色黄)、阴虚(晚上睡觉前手脚心发热)、气郁(闷闷不乐发脾气)、阳虚(天冷手脚也是冷的)。
对个体来说,以上几种体质可以相兼存在于身体中,比如气虚加气郁、湿热加阴虚。
但不会样样都占,总要有个主次,这样解决问题的时候便有了侧重点。
抓大放小,树倒猢狲散,大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小毛小病就不用放在心上。
就像药物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一样,这抛开孩子的实际症状和占某种体质的程度来定体质、谈调理身体,也是耍流氓。
怎么确定孩子主要是什么体质呢?就看占哪种特征最多。
▼举个例子
一个女孩儿,6岁,体型瘦弱,面色白,穿衣较同龄人多,却手脚发凉,且不敢吃凉的东西,否则腹痛腹泻,小便清长,睡觉易惊醒。平时说话没劲,运动以后易疲乏无力,性格柔弱,多愁善感,不善沟通。饮食正常,无异常偏好。
可以看出,这个孩子主要是怕冷,其次有容易疲劳无力和多愁善感的表现。可以大致判断出这是个阳虚为主,伴有气虚和气郁的体质。
判断出基本体质之后,家长就明白日常调护的方向了,这个孩子以温阳行气为主,不能让身体里的阳气再泄露出去。
比如日常晒太阳、慢跑、根据天气冷暖及时添衣、生病时倾向用温药、食用温饭、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等,而不可晚睡晚起、过食生冷、沉迷游戏、压抑情志等。
其实,少有孩子的症状像上述例子中那么明显突出,大多数孩子即使有轻微的偏性,也仍然是平和质,不会影响生长发育,只需要日常生活中做出措施改善。阳虚的温阳行气,湿热的祛湿清热,血瘀的活血化瘀。
▼日常简单的行为可促进身体往平和质转化,
比如按时三餐,晚上少吃,不吃冷食;
比如感受孩子的感受,天冷暖按时增减衣物;
比如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比如春暖花开或者银杏叶满地时候,带孩子出门感受自然变化;
比如用中成药时留意下药物寒凉偏性,慢慢地身体就会趋于正常。
宝爸宝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都明白,身体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天平的两端上下起伏,始终不落地的动态平衡,一种趋于正常的状态。
了解孩子的体质可以更好帮助家长制定饮食起居计划,从而减少生病次数,孩子健康成长。
种下一颗种子,精心根据种子的特征挑选肥料和灌溉方法,来年就会丰收~
愿天下无病儿~
— END —
相关文章
- 孩子吃饭不乖,有哪些好的解决办法?爸爸妈妈应该知道的育儿经
- 爸妈育儿宝典系列(十)教育孩子应该是奖励?还是惩罚?都不对
- 育儿经 | 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的时候,真该看看人家爸妈给了他怎样的环境...
- “爸妈别吵了”!夫妻育儿观念不同,影响孩子是非观
- 如何让孩子学会孟浩然的《春晓》?1张思维导图就能懂,育儿必备
- 学霸孩子不难养,往往有这些明显特征,教你如何辨别“学霸体质”
- 小学育儿必备系列之苏轼《题西林壁》,孩子从此爱上学习
- 开发儿童智力的科学小实验“瓶子赛跑”,宝爸轻松育儿必备技能
-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让孩子懂得原谅,这是必备的功课
-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欺骗篇—培养优秀孩子的必备技能之一百三十七
-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爸爸篇—培养优秀孩子的必备技能之八十五
-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蜻蜓篇—培养优秀孩子的必备技能之一百
- 血型影响孩子性格和未来职业!爸妈必知的育儿秘密
- 观察孩子排便成了刘仪伟的"爱好",宝妈必备技能,你学会了吗?
- 这10项必备技能,四岁前的宝宝都该会!看看孩子达标几项
- 阅读这些绘本,帮孩子养成7种必备的技能
- 体质弱对生孩子有影响吗
- 孩子“趴着睡”有好处?习惯性给宝宝固定睡姿,成为爸妈误区
- 孩子一哭,家长就没原则没底线?快来看看育儿陋习,你中了几条?
- 孩子上小学了,说爸爸妈妈没有以前对他好了,上学很没意思,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