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孩子的缺点时,不要侮辱孩子,要耐心的纠正并看到孩子的优点
亲爱的读者大家好,我是优优,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欢迎阅读。相信很多孩子内心都有一个疑问存在,那就是“我真的没有一点好吗”。因为很多妈妈似乎总是在挑剔孩子,不断地指出他的问题所在,对于孩子表现好的地方,要么是简单一句带过,要么就是毫不在意。
其实孩子从出生开始,原本是习惯被夸奖的,因为不管是学说话、学走路还是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我们都会肯定他,就这样,孩子养成了习惯,习惯于我们对他的肯定,并从中得到鼓励。但是当他慢慢长大之后,这个习惯却开始被我们改变,我们不再有那么多的肯定,而是开始经常指出他哪里有问题。他感觉不习惯,感觉很不开心,便会有反抗。更何况,总是被指出错来,他也会觉得挫败感满满,从而更加不开心,也就不愿意再听话。
不知道你的家中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景:在妈妈又一次指责之后,孩子忍不住大喊:“别人什么都好,我就什么都不行!在你眼里,我一点好都没有,我永远都是错的,你总是说我,从来不夸我。”妈妈却说:“你有什么值得夸的?自己本来就做得不好,现在还跟我嚷?”孩子哭着说:“怎么别人的妈妈都夸呢?”妈妈哼一声说:“那是人家做得好,你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真是自不量力。”孩子大哭起来,觉得自己委屈极了。
孩子的疑问“我就没有一点好吗”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是有表现不错的地方的,只不过我们依然选择点出他不好的地方。其实,从妈妈的角度去思考,这样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孩子不能只看到自己表现好的地方,否则他将变得骄傲自满,时常用不好的地方提点他,让他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可以进步的空间的,知道自己还是有很多不足的,这样他才能继续学习进步。
孩子想要得到夸奖,我们想要给予他应有的教育,两方其实都没有问题,期望孩子不要夸奖显得不太实际,那么作为成年人,我们就不妨从自己这方面有所改变,变化沟通的方式,既可以让孩子感到满意,也可以让我们的教育继续进行下去。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先肯定孩子,再指出他的问题”。
肯定孩子,要合理而准确
有的妈妈一说到“肯定孩子”会有排斥心理,是认为肯定孩子会让他骄傲,其实这不一定是孩子非要表现得骄傲,而是我们肯定的内容有问题。比如,孩子考试考了个好成绩,你夸他什么呢?你是夸他“成绩真好啊,就是聪明”,还是夸他“这次努力很有成效啊,很棒”呢?显然若是你夸他聪明,他就认定自己是聪明的,成绩好是理所应当的,如此一来他就会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但如果你夸他努力,他就知道原来自己这么用功是会看到成绩的,那么日后他就能更加努力。
所谓的“肯定孩子的好”,其实就是肯定他所表现出来的实实在在可执行、操作、可摸得到的东西,这样孩子才能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给予的肯定一定要合理,也要准确应对他需要肯定的行为,这样的肯定才是有效的。
指出问题,要明确而真实
指出孩子的问题,这是很多妈妈都会做的事,却并不是所有妈妈都能够做对的事。
有的妈妈说“你真笨”“你太没出息了”“总这么粗心将来没好下场”……这也是在指出问题,可这笼统而又让人感到难过的指出方式,孩子接收到的全都是对他人格的否定,根本就意识不到这是对他的激励。而有的妈妈说的则是,“你在练习上下的功夫有点少”“如果能多看几遍书可能会好一点”“有问题应该多问一问,只靠自己是不够的”……这同样是在指出问题,但孩子却能从中听出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有实际指向性的,而且也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孩子接受起来就会容易许多。
所以,有时候也不要抱怨孩子不愿意听,只有我们指出来的问题是明确而真实的,他才能听得懂,才能对问题产生思考。否则,一味地指责、训斥,就是在侮辱他的人格,他当然选择拒绝了。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点赞,记得关注!
相关文章
- 孩子长相优点不继承,专挑缺点长,这组图看完,很多人有共鸣
- 指出孩子的缺点他就能改正?事实从来都不是这样的
- 如何让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不是只看到缺点成为一句空话
- 用放大镜看优点,显微镜看缺点,这句话教育孩子同样适用
- 给孩子报过英语班的爸爸妈妈,你们觉得孩子上英语班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 孩子不好的性情需要家长朋友们及时纠正
- 孩子存在着种种不礼貌的行为,需要警惕并及时指出和改正
- 孩子成长过程这5种姿势,家长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孩子身高
- 孩子没耐心又羞怯,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零食训练”很实用
- 孩子考试时,错的全是简单的题目?家长四招纠正孩子粗心的坏习惯
- 纠正孩子坏习惯,父母善用3个方法,不要错过3-6岁最佳时期
- 在纠正孩子问题行为的时候,你遭遇了“消退爆发”了吗?
- 如果你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赞美他有啥好处?
- 当眼里都是孩子的缺点时,他就变得“一无是处”了
- 总拿别人的东西,孩子爱占小便宜,如果不及时纠正危害很大
- 把夸奖当成讽刺?孩子形成贬损思维,家长应助其及时纠正
- 指着别人说话很挑衅!这些让人反感的小举动,请及时帮孩子纠正
- 孩子“人来疯、自来熟”?别急着纠正,适当引导能培养出社交高手
- 孩子一发脾气就说不要妈妈了,需要纠正吗?
- 孩子一接触别人就忐忑,暗示有"社交迟疑",早了解早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