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怎么办?面对校园欺凌,如何教孩子保护自己?
“哐当”一声,宽宽的文具盒被一位同学随手扔到了地上,宽宽脸色发红,握紧了拳头看着扔他文具盒的同学。
“看什么看,再看信不信我揍你”。
僵持了几秒,宽宽默默低下了头,去捡自己的文具,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这已经不是这个同学第一次随意扔宽宽的东西了,扔书包,拍脑袋等行为时常发生。
宽宽今年五年级了,父母经商工作忙,对宽宽的关注略少一些。
班主任老师对父母反映说:“宽宽最近上课听课不认真,偶尔还逃学,成绩下滑,爸爸妈妈才关注到宽宽的变化”。
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多方思想工作,大家才知道了最近发生在宽宽身上的事情。
宽宽所经历的事情,便是我们常看到的“校园欺凌”的缩影。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校园欺凌后面的心理机制便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一、“踢猫效应”带给孩子的影响
踢猫效应存在着很强的普遍性,即使在家庭中,孩子有时候也会遭受“踢猫效应”,“踢猫效应”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这些影响。
(1)野马结局,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野马结局是生活中的一种法则,是指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它们依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不管野马怎样暴怒、狂奔,就是拿这个"小家伙"没办法,它们可以从容的吸饱再离开,而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死。动物学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是暴怒和狂奔。
经常遭受“踢猫效应”的孩子将会产生“自己可以被随便对待”或者“可以随便对待别人”的想法,产生前者想法的孩子很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他的自我界限感很低,容易让人觉得好欺负;产生后者想法的孩子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施暴者,这就如踢猫效应的连锁反应,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到更弱者的身上。而无论哪种选择,都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让自己的行为偏离正常轨迹。
初二的小伟,因在学校打伤同学而被请家长,父亲来到老师办公室时,什么也没问就直接先给了小伟一脚,将小伟踹倒在地上,嘴里骂道:“我每天工作那么辛苦赚钱养你,你天天给我惹是生非。”爬起来的小伟紧握着双拳,两眼通红的低头站在那里。没过两天,小伟又因为踹了同学几脚而被投诉。
(2)习得性无助,损害孩子的自尊系统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孩子的自尊系统包含了自爱和自信两个部分。遭受“踢猫效应”的孩子,因为经常被随意对待,孩子对于自身权利的认知、自身界限的认知都会被打破,自爱和自信容易被挑战,无法捍卫自己的正常权利,遇到问题时候,容易产生退缩、拒绝、逃避的心理状态。
婷婷如今已经为人母,可是谈起初中的生活仍然觉得十分痛苦。婷婷初中开始住校学习,因为个字偏矮小,经常被班里的几位女孩欺负,打饭、打水、买零食等。刚开始婷婷告诉了老师,老师惩戒完这几个孩子以后,她们对待婷婷更加恶劣,婷婷也不再敢告诉老师了。慢慢地,婷婷觉得自己做什么也没有用,也就习惯了被她们这样对待。
成年工作后,因为工作中的竞争,各方面都被身边的同事压制着,工作业绩也不理想,婷婷说:“自己的存在感很低,受了委屈觉得争辩都没有用。”
(3)马太效应,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68年,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
遭受到严重欺凌的孩子,自身的弱势思维得到强化,害怕再次受害,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机体产生了保护自己的机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也就需要专业心理辅导的介入来帮助孩子了。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某些重大的创伤性事件,例如自己受到严重的伤害、死亡的威胁等,随之会出现并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
15岁的玲玲,辍学2个月在家,玲玲辍学并不是因为逃避学习,相反她是一个品学兼优成绩优异的孩子,可是2个月放学路上发生的事情,让她再也不想踏入学校的大门。
3月前的一天,玲玲放学回家路上,被学校几位同学拦在了角落里,从语言上的侮辱到行为上的暴力,玲玲痛哭着回到了家,父母迅速的找到学校并报警。
可是经历过这次事件,玲玲特别的排斥去学校,一想到要到学校就浑身冒冷汗,发抖,痛哭不止。父母请了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疏导,并同时办理转学的相关手续。
二、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力量面对”欺凌“
孩子被欺负,这是作为家长的我们,都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如何帮助孩子?教孩子欺负回去?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要帮助孩子获得真正对抗欺凌的力量。
第一步,帮助孩子树立权利意识,这是相伴一生的力量
权利意识,即意识到自己有与生俱来的作为人应当享有的各种权利,并能清晰地懂得权利的正当性、可行性、界限性,在法定范围内主张和行使自己的权利。
当我们的孩子开始与外界社交时,我们便要开始帮助孩子树立这样几个基本意识:公共设施遵循先来后到、轮流机制;个人物品尊重自己意愿。这两点看似虽小,但是孩子开启社交的基础,也是孩子日后与人交往自我界限的基础。
简单理解便是我们从小便帮助孩子树立起自己界限,这样当孩子长大遇到欺凌行为时候,懂得自己的权利是什么,会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因为自我界限被侵犯。
一日,妈妈领着2岁的妞妞在小公园里荡秋千,刚荡了两分钟,2位8岁左右的小女孩跑过来说:“阿姨,我们想荡秋千。”妞妞妈妈听到请求,便跟妞妞商量说:“宝宝,秋千荡过了,我们要不要去玩别的。”于是,把不情愿的妞妞抱了下来。
过了一会再回到秋千附近,正看到一位不到4岁的小孩在荡秋千,有个略大的小朋友站在旁边说:“你快点,我想荡秋千。”这时荡秋千的小孩大声的说到:“我先荡秋千的,你要排队等候。”
听完孩子的回答,妞妞的妈妈觉得自己的后背有些麻麻的。
第二步,学会用语言表达,教孩子大声喊出来
孩子被欺负,有一种论调便是教孩子打回去?如果孩子打不过怎么办,会不会被打得更厉害?
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调查显示,长期被欺负的孩子大部分有一个共性便是,被欺负时候不敢大声反抗和求助的。
孩子在面对欺凌的时候,会自然的出现恐惧情绪,这种恐惧情绪让孩子会一时发不出声音,但欺凌者自身是知道自己理亏的,为何会习惯性欺负某位同学,就是觉得这位同学没有反抗的力量,当孩子能够大声训斥和反抗他们时,他们也会觉得有所畏惧。
如何训练?父母用情景式交流方法来帮助孩子在关键时候能够大声的喊出来,而不是让恐惧占据自己的身体不敢说话。
5年级的男孩雷雷,个子偏矮小,在班级里总有那么2个男孩喜欢在厕所堵着他,用言语侮辱他,雷雷因为害怕总是靠墙站着不敢说话,旁边有些同学还跟着起哄。
发现雷雷情绪的变化,妈妈开始积极沟通,雷雷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跟老师沟通,因为并没有实质伤害,老师只能批评教育,可情况也没有好转。
妈妈开始思考解决办法,其中一个办法便是教雷雷大声的反抗和求助。妈妈、爸爸和雷雷在家里进行演习,爸爸作为欺负人的孩子,妈妈作为鼓励者,刚开始雷雷仍然没有办法声嘶力竭的喊出来,经过妈妈不断的鼓励,雷雷终于做到了。
一次,雷雷再次被堵在楼梯口,不让他正常进教室上课,这次雷雷终于鼓起勇气大声的喊起来,声音引来了太多的同学和老师,2位男孩有些害怕赶紧离开了。
第三步,先跟后带,保持与孩子的沟通渠道畅通
保持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关注孩子的变化,是父母最需要做的功课。有部分孩子被欺负后因为自己的面子也因为害怕,很可能不会主动地跟父母和老师沟通,有部分孩子原本和父母沟通的渠道就不够畅通,没有获得父母的支持,孩子往往会力量感更弱,容易形成习惯性被欺负的情况。
先跟后带是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沟通技巧,是通过共情的方式来开启和孩子的沟通,并疏导孩子的情绪从事件中出来。先跟后带如何来实现呢?
雷雷的妈妈便使用了这个方法来开启和雷雷的积极沟通。
(1) 共情,先跟住孩子的情绪
雷雷,妈妈注意到你最近有些不开心,看到你心情这么低落,妈妈也觉得很难过。
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你愿意,妈妈都耐心的听你说。
(2)允许沉默,不要急于寻求答案
雷雷没有说话,妈妈也没有追问,过了两天,雷雷对妈妈说:“妈妈,我有事情想告诉你。”
(3)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急于解决问题
雷雷哭着说完了事情,妈妈内心气愤无比,可是此刻的雷雷更多需要保护和支持,妈妈说;“雷雷,听到你这么说,妈妈很气愤,但同时也很骄傲,我的儿子自己一个人正努力的斗争着暴力对待,你的害怕、委屈、难过妈妈都感受到了。
(4)情绪走后,开始解决问题
同样的事情我们绝对不能让它再次发生,妈妈和你一起想办法解决。于是,母子俩开始了一步一步的计划,妈妈的任务、爸爸的任务和雷雷的任务都很详细的规划出来。
雷雷获得了来自父母的支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力量。
我们不能放大孩子之间的交往问题,也不能轻视孩子之间交往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有58%的孩子表示自己曾经经历过校园欺凌的类似事情,数据远远出乎老师和家长的意料。
家长如何去把握这个尺度?从自己孩子的感受出发,当孩子有强烈感受时,家长便要重视,在小摩擦中帮助孩子提升韧性,并教会孩子反抗的技巧,这样真正的校园欺凌才会远离我们的孩子。
相关文章
- 校园欺凌屡见不鲜,父母真想保护好孩子,要教会他们这3招
- 6岁女儿遭同学霸凌!面对低龄化校园暴力,我们该拿什么保护孩子
- 《偷影子的人》|面对校园欺凌,孩子为什么选择沉默?
- 别再觉得孩子被同学欺负是小事,校园欺凌正在发生
- 孩子受到校园欺凌,我教育她要反思自己的问题,这样做错了?
- 孩子受到欺负,别再教孩子以牙还牙,自我保护才是好的家庭教育
- 孩子遭遇校园欺凌,别只会教“告诉老师”,看看李玫瑾教授的做法
- 校园欺凌频发,如何教孩子应对?
- 儿子被同学欺负,妈妈教孩子远离欺凌的3个方法,被网友狂点赞
- 家长必读!校园霸凌频发,从这5件小事开始教孩子保护自己
- 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不敢说?聪明父母的小妙招让你秒变火眼金睛
- 校园欺凌案中,为何学霸极少被欺负?老师为你分析学渣的心理想法
- “儿子被欺负哭着回家”,面对校园暴力,家长该如何应对?
- 关心孩子动向,扼杀校园欺凌
- 如何帮助孩子免受校园欺凌(联合国官方攻略)家长必读
- 家长注意!出现这些信号,孩子可能已遭校园欺凌
- 心理学家李玫瑾:孩子被欺负时,“打回去”学会自我保护很重要
- 被"欺负"也是成长的必修课,家长应如何面对孩子被"欺负"
- 预防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我们可以做什么?
- 孩子7岁前,家长要做3种受挫教育,别让悲剧成为孩子"自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