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比你想象的重要
“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
——托尔斯泰
这是托尔斯泰的名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责任感的重要性。
1
女儿三岁的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搬着个小凳子,站在灶台边看我做饭,特别是做炒鸡蛋,如果能让她参与搅拌蛋液,然后倒进平底锅,看着蛋液凝固到微微焦黄,她就更有兴致。
也许是觉得实在太神奇了,小人儿脑海里还没有建立起“火的作用是加热”“锅是一个载体”等认知。出于好奇,忘记了平时我叮嘱她“烫、烫、烫”的话,在一次参观煎鸡蛋时,她安静地思考一番后,认真地举起了右手食指。
我静静看着她,没有出声阻止。
她郑重其事地、慢慢地把食指放到平底锅的锅沿上。半秒钟后,说话本来不利索的小人儿爆炸地哭嚎起来:“好烫啊!好痛啊!”
因为一直看着她,所以我马上抄起她的手冲了一会儿冷水,再给她涂上厚厚的紫草膏,这个过程中,她的眼泪像崩溃的堤坝,嘴里反复地嚎着。
闻声赶来的先生,听完我简单描述之后抱起她,等到她基本平静之后说:“宝宝,以后要记得小心点啊,妈妈告诉过你烫的啊。”听了这句话,她又开始哼哼唧唧地哭了起来,把鼻涕眼泪都揉进爸爸的衣领脖子里头去。
但是从此之后,她没有因为看做饭而被烫过,对我说烫的警告也非常在意。
2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面提过,小孩子从小就有探索的欲望,家里就是他探索的最佳场合,有了小孩子之后,你就会发现家里有很多“安全隐患”,从插座到会夹手指的门,每个家具的尖角、棱边、饮水机、细小物品……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受伤是难免的,但是合理的受伤在很多父母看来都肉疼得不行,特别是隔代亲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简直恨不得有个真空囊包裹着孩子,现在没有这种技术,就只有一种方法——阻止,不许这个不许那个,宝宝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长期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经常对大人发出的警告置若罔闻。
仔细想想,家里没有那么多危险,把该做好的安全措施做到位,然后让孩子尽情探索。其实受伤也是一种技能习得,孩子会受伤会疼的记忆会成为他规避危险的经验。
所以最重要的是你发出的警告有效果,孩子知道后果是自己行动造成的,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怕的是家长态度不一致,小孩子会失去判断对错的能力,只以更符合他利益的人作为判断标准。比如有的小孩子做错事了,妈妈说不对,他却第一时间瞄着爸爸的脸色来决定,是给妈妈认错,还是耍赖找借口推脱。
所以处理不好这个教育问题,就连贯导致三个后果:警告无效、推脱责任、是非混淆。
3
在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的情景发生——家长有时候不小心弄散了孩子搭好的积木或者拼好的拼图,在孩子很不高兴的抗议时,家长没有道歉,反倒说了一句:你自己重新弄就好了,多大点事儿。
有时候夫妻双方,或者看护的长辈主动给孩子的过错找理由,比如孩子们之间争执,或者弄坏物品,在有错的孩子被批评时,话还没有说完,爷爷奶奶就会赶紧过来说:“孩子还小不懂这些,大些就明白了。”
孩子的责任心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以身作则培养出来的,不是光靠口头说教就管用的,生活中大量易于忽略的细节,实际上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
父母时刻做有责任感的人
孩子的责任感主要还是要归属到家长身上。家长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一个对家庭、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所以,父母应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爸爸妈妈对家务事分工明确,积极主动完成;对工作认真负责,不迟到早退,有追求有担当,不断争取更大成就和荣誉;言出必践,对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认真兑现,等等。
2
让孩子做好份内事
孩子们缺乏责任感,往往源于家长的过度保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替孩子做,到头来,孩子会根深蒂固地认为:这些全都是别人该为我做的事。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让孩子慢慢学会独立,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3
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孩子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尽量让孩子参与完成,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感到作为家庭一员很自豪,体会到深深的责任感。告诉孩子做事的理由,并以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对孩子表示肯定;父母生病的时候,让孩子学会照顾父母等等。
4
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孩子好奇心重,什么事都想干,但随意性很强,容易虎头蛇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5
鼓励孩子勇敢承担责任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人做事一人当。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不仅有助于培养责任感,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积极自律的观念和习惯。如不小心损坏了别人的物品,家长不要盲目代替道歉,而是要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并且要承担相应赔偿。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款适合孩子的教具
玩教具是孩子早期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老师们依据不同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借助可操作性强的组合玩教具,帮助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对于2-8岁的孩子来说,生活在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世界里,天生就具备超强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如果不加以训练,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消失。
因此,配合多样化脑力挑战游戏、唤醒大脑潜能的玩教具,对孩子的全脑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灵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辅助玩教育研发。自2017年成立以来,始终深信,玩教具对于孩子成长的帮助是无法被替代的。
孩子用自己小小的双手,通过拼拼贴贴,亲手创造出的世界,那才是最美好的东西。
2017年,机灵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Su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rp(加拿大阳光国际教育中心),同时携手众多脑科学专家、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根据脑科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学术理论,历时2年之久,重磅研发出满足2-7岁阶段大脑及心理发展需求的《机灵鬼全脑智能训练套盒》
相关文章
- 孩子做事情半途而废?家长可在生活中用四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想要孩子有责任心,做到以下几点
- 父母想让孩子有辉煌的未来要教会孩子学会担当,有责任心
- 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不能光靠想
- 孩子总是习惯性“甩锅”?培养孩子责任感,家长要适当“示弱”
- 孩子画画喜欢临摹,缺乏想象力,十年教龄美术老师告诉你怎么培养
- 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要从小培养
- 孩子遇事缺乏"责任感",负面影响可不小,家长要会培养
- 10余种游戏:锻炼低幼宝宝精细动作,培养孩子想象、语言表达能力
- 《小王子》:想象力到底多重要?这几招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 为什么越爱孩子越自私?父母有很大责任,培养孩子“健康耻感”
- 会共情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强,婚姻更幸福,如何培养?责任在家长
- 学会让孩子参与家庭会议,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获得更多的成就
- 改善亲子关系,学形状,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只需要一颗骰子
- 教孩子养花,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责任感,更加敬畏生命、懂得感恩
- 注重精神世界的培养,帮孩子找到“人生扳机点”,是父母的责任
- 父母在做错事情,学会真诚的和孩子道歉,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好孩子
- 父母适当的扮弱,让孩子成为一个“小大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 聪明的家长会这样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 起床困难户只因为父母太宠溺,没有正确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