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要接受一个事实,我很平庸”,请不要过度消费孩子的童年
文章原创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几天看到抖音上面一个视频,是一位母亲说到老公关于自己孩子平庸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大概是这么描述的:
一天在婆婆家里全家聚会,小叔子的两个孩子,女孩画画特别好,男孩5岁可以从1数到1000,两个孩子在表演,受到大家的表扬和鼓励,自己儿子就在旁边看着他们表演。完事之后,他老公就说了句:“来,走了儿子!去滑滑梯去。“ 以一种从容不迫、无所谓的态度,叫走了孩子,没有一丝的羡慕。 这位母亲表示觉得十分佩服自己的老公,觉得老公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她老公对她说过一句话:我养出来的儿子,啥都不会他以后也会特别快乐。 这位母亲表示,他和老公都是普通人,甚至看起来很平庸的人,但是他们现在过得很开心。建议大家不要过度的消费孩子的童年,要有信心,你的孩子,以后错不了!
从小到大,相信很多人都会遇见这种问题,我们总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不管我们做的多么的优秀,甚至是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到了父母口中,还是不够,还是不如别人,在年级拿到第一名,他们可能也只是说一句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下一次不一定能够得到第一了,连一句最基本的表扬的没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埋藏在大多数父母心中的一粒欲望种子。但是在当下社会,真正达到了父母要求脱颖而出的又有几人,多数人终其一生换来的不过是平凡二字,或许这种平凡,才是我们需要的真实人生。
当下社会,读书上学依旧是很多家庭走出贫穷最有效的方法,许多家长都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孩子好好念书,将来出人头地,从没有问过孩子想要什么,却总是美其名曰我是为了你好。自己过的是普通甚至平庸的一生,却总是希望孩子能够一鸣惊人。虽然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多数人却总是在用错误的方法来实现这种理想,通过压榨孩子的童年,来实现他们自己心里的欲望。
我们让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呢?著名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我让我家孩子用功读书,好好学习,不是为了跟其他人比成绩,是为了让我家孩子长大了有选择的权利,选一个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你觉得你的工作有意义,你就会有成就感,你觉得你的工作不霸占你的时间,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加尊严就是快乐。"
这是一段十分有教育意义的话,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让孩子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们,他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但是努力读书并不意味着要提前读书,也不意味着别人会数1到10,我就必须要会1到100,并不是这样就能显示出来我们的孩子优人一等,并不是这样就能显示出来我们的孩子以后一定就不普通。为什么5岁的孩子可以从1数到1000,毫无疑问,是家长通过无数次的教导和训练得到的结果,5岁的孩子明白这些数字的含义吗?压榨掉了属于孩子童年的时间,换回来这背诵1000个数字结果,换来了在人面前数出来的时候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扬,又有什么意思呢?别人的孩子终究会数这1000数,提前教育并不等同于优质教育。
现在是信息社会,是流量社会,很多孩子凭借着一个呆萌的表情,凭借着一条搞笑的视频,都可以成为红极一时的流量网红。还记得前几年因为跟奶奶学广场舞而在网上走红的张峻豪吗?走红之后被父母带着参加了《我是大明星》,后来又参加了《快乐大本营》,登上了春晚,参加了电影《新乌龙院》的拍摄,靠着这些流量,为自己为父母带来了财富,却失去了童年。大浪淘沙之后,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最终归于平凡,但是却因为本该在吃苦的年龄,享受到了过多的光环,身份平凡之后却再也难以保持心境的平凡,网上传出了他厌学的问题,父母后悔,但是为时已晚。
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各种补习课,培训班,不论是钢琴还是绘画,不管是英语还是书法,别人学了,我们也得会,每天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却从不问一下孩子你是不是喜欢,却从不去认真观察孩子有没有这方面天赋,却从不拿出时间来陪伴学习。我们替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希望他们可以成长为人中龙凤,却从没问过孩子是不是想平凡一生,至少是有一个平凡无忧的童年。
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曾跟她讲:
妈妈,你要接受一个事实,我很平庸,不可能像你和爸爸一样都拿到博士学位的。
或许敢于接受孩子的平凡,敢于接受孩子的平庸,这才是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对孩子最好的期望!
这里是轩宝诺宝粑粑原创育儿文章,在这里你能发现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欢迎和大家讨论交流,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妈妈们,“上帝为每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接受孩子的平庸
- 孩子胆小、敏感,不愿尝试......是因为有一个过度紧张型的妈妈
- 母亲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接受“自己是妈妈”这个事实
- 一个快乐的童年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请以后用心的爱孩子
- “妈妈,请在童年这样爱我”:妈妈用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 一个“童年”疑惑:再障患儿能跟健康孩子一样「玩耍」吗?
- 一个二胎妈妈的愧疚:“努力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不再打孩子”
- 一个北京妈妈的深度思考:为什么我让孩子上这些课程
- 一个单亲妈妈独自带孩子,如何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 一个妈妈的自述:事业上再成功,也无法弥补孩子教育上的失败
- 一个清华妈妈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处在3~15岁,(家长看看)
- 妈妈买了一个"孩子"陪宝宝,结果宝宝崩溃大哭,想要二胎得这么做
- 妈妈总怕孩子吃不饱?或许你更该担心过度喂养,别盲目
- 妈妈给女儿买了一柜子的花裙子,童年心愿未满足的人永远都是孩子
- 妈妈老担心孩子吃不饱?当心过度喂养,这几个表现要清楚
- 妈妈贪图便宜,给儿子买了条劣质裤,谁知道却成了孩子的童年阴影
- 妈妈过度洁癖,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不能过度爱干净
- 妈妈这样说话,孩子会更乐意接受
- 孩子上学起床拖拉磨蹭,妈妈想到了一个主意,网友:好办法
- 孩子出生后,妈妈坚持记账6年,得出一个结论:孩子就是台碎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