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教养的人,又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观
记得有位微博网友“白小喵C”发贴称:
一个阿姨带着孩子去她朋友家谈事情,嫌孩子在旁边吵,让孩子自己去玩。
结果孩子进了她朋友的房间,拿起口红到处乱画。
柜子上、桌子上、手表上,甚至连女生平时精心收集的偶像照片上,都画满了涂鸦。
所有的口红都被弄断,一排彩色铅笔也被小刀切得面目全非。
事后,她朋友在微信上跟这位阿姨沟通,阿姨拿出了万能金句搪塞:
“不好意思啊,小孩子不懂事。”
当要求小孩道歉时,阿姨竟说:“不是没什么大事吗。回头给你买点零食做补偿。”
后来甚至直接失去了耐心,出言侮辱:
“还是个学生就用口红,指不定白天学生晚上什么职业呢。”
看到这句话,我算是又一次被刷新了三观。
有这样的母亲,熊孩子没教养的行为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他还是个孩子,你让一让他呗。”
“小孩子不懂事,你别跟他计较。”
听到中国家长的万能金句,你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自己默默承受一切委屈。
在家长眼里,孩子是天真的、无邪的,一切过错都可以被原谅。
然而,你知道孩子的某些恶举,会导致多恐怖的后果吗?
曾经新闻有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孩子在火锅店里大呼小叫,左窜右钻。后来还试图偷邻桌女孩的手机玩,被别人发现并制止。
这孩子跟别人讨要手机无果后,竟然站到凳子上,朝女孩的火锅里面吐口水。
更过分的是,在老板给女孩换锅底的时候,孩子直接端起滚烫的锅底就浇到了女孩的脸上,导致女孩半边脸严重烧伤。
发生这种事,责任在谁一目了然,不管人家女孩有什么赔偿要求,孩子家这边都应该尽量满足,不是么。
谁知道这孩子的家长在目睹了事情全部经过后,说得第一句话竟然是:“你跟个孩子计较什么,手机借他玩玩有什么大不了。”
你死不死啊!别人往你孩子身上泼一盆滚汤,行不行?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必然一对没教养的爸妈。对他们来讲,血浓于水,亲情高于一切。
孩子在公共场合吵吵闹闹,是合理的;跟陌生人要东西,是合理的;我儿子欺负了你儿子,也是合理的。
理在不在你那边无所谓,亏我们是一定不吃的。跟这种人在一起,你永远没法提道理,脸别人都不要了,还跟你讲道理?
没教养的人真正可怕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总是站在道德的底线和人博弈,你做事留有余地,他们却总是保持着背水一战的姿势想和你拼个你死我活。
董卿说过一句话:“你想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教会孩子,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教会孩子不要给别人添乱。
那什么是深到骨子里的教养?
也许用作家梁晓声的四句话就足以概括: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一个有教养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不给别人添麻烦。
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但只有学会为他人着想,这个世界才会少点戾气,多点温暖。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兹杰拉德说:“如果别人让你感到不满或者不快,或者他们的行为不如意,你需要理解,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的确,这样想或许能够让我释怀一点点,毕竟大家情商智商都不在一个层次,没有什么纠缠的必要。
但是有的时候,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因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受到相应的惩罚。
毕竟这种人走到哪都是祸害,他们的爸妈没教他们怎么做人,总要有人教一教的。
相关文章
- 4岁女童地铁拉肚子,被大妈骂“没教养”,宝妈的做法让路人盛赞
- 为什么有的孩子被说没教养,看过下文你就明白原因出在哪里
- 亲爱的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
- 亲爱的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
- 你的孩子真没教养!想不被骂,注意这4点让他变成一个有教养的人
- 妈妈带儿子进女厕,被路人指责没教养,宝妈怒怼:孩子丢了你赔?
- 孩子在超市拽了个荔枝吃,员工骂"没教养",妈妈处理方式让人称赞
- 孩子坐地铁没给老人让座,老人大骂:没教养,宝妈的回怼让人点赞
- 孩子,你可以不优秀,但不能没教养
- 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
- 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建议家长看看
- 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绝不允许你没教养!强烈推荐
- 教养孩子何必总是苦口婆心,不如来一场秋游,游戏中轻松育儿
- 教养自闭症儿童的六个坑,你是否跌入过?
- 0岁入托也可以?解密日托中心的一天,幸福教养从零岁开始
- 5岁孩子在超市推车撞倒小妹妹,家长的教育让大家称:有教养
- 80%的家庭存在“隔代教养”,如何让父母带好你的娃?
- “优势教养”成教育新视角,但在运用之前,要先解决这3个疑问
- “妈妈,我不如他们”,孩子有自卑倾向,父母别忽视“优势教养”
- “妈妈,谢谢你给我面子”,尊重孩子,是父母最高级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