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安全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不怕分床分房睡?

2022-01-14 07:48:38孕产
最近遇到好几位父母问我们关于孩子分房睡和分床睡的问题。一个女孩,已经上二年级,还是需要每天都和妈妈睡在一起。另一位是男孩,三年级,也是要每天睡在父母的床上,有时爸妈好说歹说让他回了自己的房间,不料自己睡到半夜,还会再跑回来。我们还遇到过已经上初中的女孩子坚持和要妈妈睡的情况。

最近遇到好几位父母问我们关于孩子分房睡和分床睡的问题。

一个女孩,已经上二年级,还是需要每天都和妈妈睡在一起。另一位是男孩,三年级,也是要每天睡在父母的床上,有时爸妈好说歹说让他回了自己的房间,不料自己睡到半夜,还会再跑回来。我们还遇到过已经上初中的女孩子坚持和要妈妈睡的情况。

理智上,这些父母都认为孩子已经足够大,应该能够睡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了,但实际情况是,尽管父母想尽办法,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孩子却就是做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遇到此类问题的父母,大部分父母会认为,是因为孩子依赖性太强、不够独立,所以会朝着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方向努力,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孩子“你这么大了,应该更独立”。

当然,这法子基本不奏效。因为问题的关键点,并不是孩子的独立性,而是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不会害怕和父母分床睡和分房睡,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才会想方设法赖在父母的床上。

这和缺乏安全感的恋人才会想着时刻掌握对方的行踪,缺乏安全感的丈夫或者妻子才会想着查看对方手机的聊天记录,是同样的道理。

孩子是否感到安全?

安全感这个词,父母都不陌生。但安全感到底是什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充足的安全感,一些父母却有相当程度的困惑。

关于儿童的安全感,最著名的解说,来自英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他在20世纪60-80年代率先提出并逐渐完善了这个理论,其核心是,认为“孩子同主要照料者之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了以后所有关系的起点”。鲍尔比认为:

依恋的功能就像一个控制系统一样,也就是像一个自动调温器,它被设计为去保持一个特定的稳定状态,即与父母保持近距离。达到这个状态时,依恋行为是静止的,孩子不需要哭泣或者缠着父母,可以去追求其他的目标,如玩耍和探索;但是当这个状态受到威胁时,比如说母亲从视线中消失或者陌生人走近,依恋反应就会被激活,儿童积极努力地去重新获得稳定状态。(转引自谢弗《儿童心理学》)。

后来,美国心理学家爱丽丝·安斯沃斯继续发展了依恋理论,将儿童的依恋区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两大类型,不安全型依恋又包括回避型、矛盾型,混乱型三种不同表现。

其中,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鲍尔比所说的“静止”的状态,即既和父母保持“近距离”,又不需要时刻缠着父母。建立了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和父母的关系上,更容易表现出各种混乱的状态:

有的孩子,拒绝和父母亲近,有的孩子对父母过于依赖,有的孩子则一边无比依赖,一边又常常激烈反抗,让父母无所适从。毫无疑问,安全型依恋,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更为理想的状态。

孩子的安全感从哪里来?

孩子是否能形成安全型依恋,与是否受到良好的养育、会不会遭遇母亲、父亲或者建立了依恋关系的其他主要照顾者突然消失不见的情况、依恋的对象是否总能给予孩子稳定的、孩子可预期的回应相关。

很显然,孩子已经七八岁了,还无法与父母分床睡、分房睡,就是没有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典型表现,他们看起来是过于依赖父母,实际上更深层的原因是:

他们担心,如果不和父母,尤其是妈妈睡在一起,他和父母的“距离”就会过远,父母就可能没有那么爱他。

孩子坏脾气,是没有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另一个典型表现。在父母看来,问题是在孩子自己,是孩子的性格暴躁、易怒、反复无常,但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就会发现,孩子有如此表现,更深层的原因是:

他们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接纳,无法预期父母对他的言语行为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换句话说,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反应是反复无常的,于是孩子也用反复无常的表现来反抗和保护自己。

依恋理论和儿童依恋的类型为父母分析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框架,学会使用这个分析框架,父母对孩子的很多表现,就不会再大惑不解,同时也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如何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我们已经专门写过文章,您可以参看:这六件有助培养孩子安全感的小事,爸爸妈妈做到了吗?

要点是:

这次可以做的事情,以后仍然可以做;大人承诺过的事,不会反悔;第一次做某事,会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支持;不会被强迫做感到害怕的事;喜欢的东西,不会突然消失;不会突然得到意料之外的反应。

感到安全的孩子,才能够成长

依恋理论更关注依恋关系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一些,会发现,安全感是否充足能影响到的并不只是孩子当下的表现,还有孩子未来的成长。

这一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做出了更清晰的解说。

需求层次理论由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基本观点是,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求,进而一步一步达到“自我实现”,而一个人如果被较低层次的需求主宰,其他需求可能全然消失或者退居幕后。比如一个人如果连温饱都无法保证,安全、爱与归属、自尊、自我实现,也就无从谈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需求的这五个层次之中中,安全需求其实是较低层次的需求,仅高于生理需求,但低于与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和自我成长更相关的其他三个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也就是说,如果感觉到不安全,一个人仅可能只为安全感活着,而无法追求其他——他们完全被安全感给困住了。

在一些孩子身上,我们很容易发现这种被安全感困住的情况。

比如,明明不受父母干扰,自己阅读和玩玩具,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特别愉快的事,他会从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但有些孩子却坚决拒绝自己读、自己玩,无论如何都要求父母陪在身边。

再比如,向父母发脾气、为一件小事不停央求甚至讨好父母,明明是一种低自尊的事,但很多孩子却无论父母如何说服教育,都会坚持这么做——不是他们有意违抗父母,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内心感到极度不安全的状态。

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充足的安全感,以让他们摆脱安全感不足的束缚,进而去追去更高层次的爱与归属、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呢?

马斯洛给出了一个重要建议: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可预见的有秩序的世界”。他说:

儿童的安全需要还表现在他喜欢一种安稳的程序或节奏,他似乎需要一个可以预见的有秩序的世界。例如,父母方面的非正义、不公正或相互矛盾,似乎使孩子感到焦虑和不安全,这种态度与其说是来源于不公正本身或者由不公正造成的某些痛苦,不如说这样的待遇是世界变得不可靠、不安全、不可预见的凶兆。在一种至少有一种骨架轮廓的系统里,儿童似乎更能健壮地成长,在这种系统里,不仅对于现在,而且对于将来,都有某种程序和常规、某些可以依靠的东西。

我曾经遇到不少妈妈,她们都很困惑: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挺充足的,孩子为什么会安全感不足呢?我想,一个相当大的可能是,妈妈的陪伴中,少了一些孩子能够明确预见的有秩序的稳定感。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位妈妈私信咨询我,她被孩子高频率的哭闹和晚上不肯睡觉折磨得疲惫不堪,同时她自己也深受情绪化的困扰。

其实,孩子的状态和妈妈的状态是互为因果的,妈妈的不稳定,很可能造成了孩子的不安全感,孩子的对不安全感的反应,反过来又激化了妈妈的情绪化。要改变目前的状态,孩子是无能为力的,唯一的办法,是妈妈努力摆脱自己的情绪化,进而给孩子“一个可预见的有秩序的世界”。

当然,这可能很不容易,但如果我们能想到,安全感的不足会对孩子的成长有远远超过粘人、坏脾气等可见表现的深远影响,就会坚定地认为:一切努力,都无比值得。

作者简介: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我们在这个专栏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真心爸妈已出版的育儿书: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 ¥51.4 购买 育儿基本1: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39.4 购买

养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儿基本(1)》分享真心爸妈实现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的基本教养法则;《育儿基本(2)》,分享真心爸妈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