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个理智冷静的宝妈,做到这四点,轻松应对“八方信息”
随着时代的改变,家长们开始逐渐的注意到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思考和担忧着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示范,亦或者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否正确。
正因为家长们开始有了这样的担忧,在照顾孩子时也难免有些瞻前顾后,特别是没有什么经验的新手父母们,不懂得如何照顾孩子,只能听长辈们的话,结果长辈们的说法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区别,让人分不清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
到底该听谁的?小王的女儿刚满月,夫妻俩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在照顾孩子上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经验。
小王甚至可以说是从怀孕开始就十分的慌张和急躁,害怕自己不能好好的照顾孩子。
长辈们自然也看出了夫妻俩的担忧,纷纷表示要帮忙照顾孩子,小两口担心自己做不好,也就没有拒绝两家长辈的好意,只是约定孩子出生后,两家父母分别照顾一段时间,也算是陪陪老人了。
原本以为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又能照顾孩子,又能陪伴老人,结果小王夫妻俩万万没想到,居然还越搞越麻烦了。
两方的长辈在照顾孩子的习惯上都有些不一样,比如小王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抵抗力也差,出门的时候总是给孩子穿很厚的衣服;但是丈夫的父母却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一直穿很厚的衣服,反而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会让孩子越来越体弱,更容易生病。
双方父母各有各的说法,小王夫妻俩也有些蒙,完全不知道该听谁的。
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差不多的情况,在关于孩子的同一件事情上,总是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家长们难以做出决断。
不管选择哪一种说法,好像都有道理,也因此反而让人无法选择。
这种事情不仅仅出现在孩子的教育上,还有孕妈妈的调理上等各个方面。
其实想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家长们首先要保持理智,不要冲动的听从他人的意见,而是自己去思考,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新手家长过分的急躁,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而如何冷静的思考,其实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考虑建议来源:
在考虑接受他人的建议之前,首先要做的一定是考虑建议的来源是否靠谱。比如这个建议是来自专业的组织和协会,比如医学会、心理学会、儿科医学会等等这些专业机构的话,那么这些建议很可能是经过数年研究得到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都是比较有保证的。
又或者这些建议是来自于专业的医生,那么在科学性上也是比所谓的长辈经验以及一些偏方之类的靠谱得多。
在这两者之间出现分歧的时候,家长自然应该首先科学性较强的建议,这些建议才是真正的科学育儿的方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他人的建议时,首先要确定建议的来源是否是专业是权威的。
第二、建议的文化背景不可忽略:
很多时候,某些建议和理论其实是存在环境差异性的,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环境。
比如很多人推崇国外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十八岁之后家长就选择放手,让孩子独自生活等等,这种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不适用于我国的环境的。
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比如韩国甚至还有生的孩子越多,补贴越多这样的规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孩子的教育方式自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了。
所以家长们在接受外界的建议时,文化背景的问题也不能忽略,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带来的影响。
第三、区分轶事证据和科学证据
轶事是基于某种现象的一两个事例,是偶然发现或出现的,而科学证据则是基于谨慎、系统化的程序。
生活轶事不过是为人们提供的经验或是辅助,而科学正面更能明确具体的信息的真伪。
第四、了解信息不能随大流:
人们总是有从众心理,觉得很多人相信的事情就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是这样。
小刘的孩子今年快两岁了还是不太会走路,平时小刘带着孩子去小区里散步,总是有很多的人来关心孩子,认为孩子都快两岁了还不会走路很不正常。
还有人举例自己家的孩子,一岁多就会走路了,还站得稳稳地,话里话外地意思都是劝小刘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担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小刘虽然坚定的认为自家孩子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被这样说得次数多了,心里还是开始犯起了嘀咕,开始害怕孩子是不是真的发育有问题。
周末抽了个时间就带孩子去了医院,结果医生告诉小刘,小孩子一两岁都不会走路其实是正常地,只是大多数人看见地情况都是孩子一岁多就会走路了,所以才会认为一两岁的孩子还不会走路是不正常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思维,觉得大家都这样认为,那么这件事就是正确的,导致很多家长会跟随他人的想法的建议去做出判断,而完全忽视了自己的情况。
了解情况不够全面,得到的信息也是一知半解,仅仅因为说得人多了就选择了相信,其实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
在接受外界的建议时,家长们也需要注意,不能随大流的选择,要全面的了解信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很多的新手爸妈在照顾孩子教育孩子时,都很依赖他人的经验。有些是听从长辈的意见,有些是听从各种“专家”的意见,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这些家长都很少会把这些意见真正的化为己用,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去判断和选择正确的做法,从而导致各种建议都有些不适用于自己的家庭。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建议,新手爸妈们首先要做得事情应该是保持冷静和理智,认真的分析和了解这个建议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再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来适当的配合家庭做出改变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家的教育方式。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位家长也是不一样的,每个家庭也都是不一样的。
相关文章
- 宝妈做些什么挣钱呢?想找一个不耽误接送孩子的工作,又不想做微商,保险?
- 想要轻松顺产无压力,坚持做到这四点没问题
- 宝宝爱发火的6种原因,有的放失才能轻松应对,宝爸宝妈需留心
- 有没有像我一样迷茫的宝妈,一个人带孩子,想上班又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办?
- 宝妈如何应对秋老虎的到来?二胎妈妈告诉你怎么做
- 想给小宝买一个防惊跳睡袋,有哪位宝妈买过睡袋的可以推荐一下吗?
- 轻松做母亲,28条实用信息
- 国庆假期带娃如何过,做好这几点,宝爸宝妈轻松度假
- 坐月子一定要坐满一个月吗?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怎样做才能过个舒适的月子,轻松恢复身材?
- 女童误吞玩具,宝妈做法反把自己送医院,如何正确应对,家长速学
- 宝宝食量突然减少,宝妈这样做,轻松避开厌奶期
- 我想问下各位宝爸宝妈,你们宝宝刚学说话的时候第一个叫的是谁?
- 父母这样做,轻松应对家庭和家庭教育的面临的新变化和挑战
- 这5类工作不耗时、不费力,别人可能做不来,宝妈却能轻松胜任
- 一个农村宝妈第一次接触头条
- 一个宝妈,她生了两个宝宝,却从来没在朋友圈发过孩子照片是什么原因?
- 一个检查,备孕妈妈轻松评估自然受孕概率!
- 宝妈一个月工资5000,会给婆婆3000帮忙带娃么?网友的回答太现实
- 宝妈一口气生下"五胞胎",看到最后一个孩子,护士:福气真好
- 宝妈在分娩后如何应对出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