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让孩子成为自己,拒绝做任何人的复制品

2022-01-01 11:32:15孕产
人类的高贵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蒙台梭利1开学第一天,二年级的儿子放学回家。在路上,他说:"妈妈,老师让我们今天写自己的新学期目标。""你写的什么呢?"我问。说到这里,儿子略带害羞,不好意思地说:"我写是和学习没关系的。

人类的高贵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蒙台梭利

1

开学第一天,二年级的儿子放学回家。

在路上,他说:"妈妈,老师让我们今天写自己的新学期目标。"

"你写的什么呢?"我问。

说到这里,儿子略带害羞,不好意思地说:"我写是和学习没关系的。"

"没关系,只要是你自己定下的目标,坚持实现就很好",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

回家后,看到儿子在本子上写的目标内容:"一是每天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写作业;二是写字的速度越来越快;三是每天坚持走路一个小时。"

看到这些,我的心里除了欣慰,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心疼。

儿子慢性扁桃体炎经常发作,让我和他爸爸很焦虑。暑假,我们开始带孩子慢跑锻炼身体,但开学后可能每天就没有充足的时间了。暑假快结束时,我们给儿子强调了几次,回来先完成作业,留够充足的时间户外活动。孩子把这些都记在心里了。

其实,孩子往往比父母更懂得理解对方。他们在努力满足父母的愿望,让父母开心。

可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吗?父母们是否明白,孩子们顺应父母的背后,可能是内心深深的恐惧。

孩子往往比父母更懂得理解对方(图片来自网络)

2

在《无声告白》中,作者伍绮诗将这恐惧清晰展现。

小说中,母亲玛丽琳,独立的新时代美国女性,胸怀成为医生的梦想。家庭的羁绊,终究无法完成大学学业,只能成为一名全职家庭主妇。而这正是她母亲所希望的,却是玛丽琳从小都在排斥拒绝的。她的母亲本身就是一位家政教师,一生都研究如何做好一个主妇,兢兢业业。

当玛丽琳意识到自己和母亲一样活着的时候,她很害怕。她梦想的火苗重新燃起,放下儿子和女儿,离家出走,继续学业。就在离考试三个星期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怀孕。

无奈之下,她再一次放弃学业。

本以为,玛丽琳的梦想就此埋葬时,她意识到,乖巧懂事的大女儿莉迪亚,完全有机会过不同的人生。

自此,莉迪亚成为母亲的"梦想继承人",也成为父母双方关注的焦点。

因为,莉迪亚的父亲是一名华裔教授,在美国这样的环境中常常被"另眼相看"。而大女儿莉迪亚的相貌与白人母亲最像,蓝眼睛,白皮肤。这让她成为了母亲梦想的寄托,也成为了父亲在被歧视环境中的自我证明。而这些,唯独不是她自己。

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正值青春期的莉迪亚,在自我成长需求与父母之爱的重压下,决定重新生活,为自己而活。只是,她开启新生活的仪式,是直面恐惧——游泳,从湖心游到岸边。一直以来,莉迪亚都很害怕在水里的感觉,一直没学会游泳。现在,她决定勇敢面对。

只是,一切已经太晚。莉迪亚,以生命的代价完成了一场"成人礼"。

《无声告白》(图片来自网络)

3

无论结局如何,莉迪亚都是勇敢的。作为父母,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自我成长的迫切,追求自我的勇气。只是,身在其中的我们,根本无法看到。

莉迪亚的父母或许永远不知道,女儿可能根本不想当医生,女儿喜欢的礼物是漂亮的项链,而不是各种书。因为,每次征求女儿意见的时候,莉迪亚每次都回答:"是的,好的。"

每个孩子都不仅是细心的观察者,也是最演技高超的演员。他们表演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母亲高兴,让母亲不会再离开自己。背后隐藏的都是对母亲离开自己的深深恐惧。

只是,孩子们骗过了我们的眼睛,却无法骗过他们自己的内心。

其实不难发现,母亲玛丽琳所有对抗现实生活行为,甚至将梦想寄托于莉迪亚身上的一切,也是在摆脱母亲对自己的期待。只是,她自以为独立的梦想,对莉迪亚却是另一种期待和束缚。她身在其中,无法自知。

孩子往往比父母更懂得理解对方(图片来自网络)

4

为什么与孩子最亲密的父母,却常常看不清这背后的一切,继续以爱之名束缚着孩子?

我想应该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我们不可否认,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因为对儿童感兴趣才会生育,有些家长在生孩子时,或者在养育孩子时,本身就"动机不纯",如玛丽琳一样,生孩子本来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精神得以延续,继续自己的人生。

在美国现代实践派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指出:"这些父母不想为人类做贡献,而只是想对抗'命运',对抗'世界'的所谓个人成就。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其实反应了他们对待世界的敌意。他们没有认清孩子是独立的人。"

其次,更多的父母出于繁育后代的责任而生育,动机简单,但却盲目。大多时候都处在"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茫中而不自知。父母们以自身从上一辈相处中养成的关系模式来教育孩子。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习惯和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代代相传。这中间有基因的力量,更多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如果要改变,父母就必须改变。而父母的改变,更多要依赖外部的力量,让自己不断成长,重新认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图片来自网络)

5

亲子关系是基于亲情的情感关系,需要的是平等与尊重。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只是为其提供一个可以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精神胚胎,父母不需要太多的横加干涉。

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认识?如何去做呢?

一是,尊重孩子的特质。

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质。这些特质在我们眼中,有所谓的好或不好,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清楚,这些特质是什么?我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

法国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揭示了教育本来就该顺应孩子的天性:"我们栽种草木,让它长成自己的样子;我们教育孩子,让他拥有自己的才华"。这里的"才华",不单单指孩子后天习得的特长,更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良好品质。

因此,在养育中,我们不需要拿自己孩子对比其他孩子,也不必将自己的梦想强加与孩子身上。毕竟,我们和孩子,无论从年纪、成长家庭背景、社会背景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应该拥有专属于他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是,肯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有各个年纪不同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当下,他感到热,就是热。他感到累,就是累。但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需要大人的帮助。我们经常会唠叨:"这么冷的天,怎么能不冷呢?加件衣服!"。

否定孩子的感受,就等于破坏了他们作为一个正常生物的基本感受力。只有肯定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慢慢将身心整合。

三是,给孩子表达情绪的空间。

在我们冲着孩子大吼的时候,可曾想过,孩子和我们一样,也有情绪,也有需要表达情绪的空间。孩子当下的情绪,也是真实的存在,无法否认。这时候,孩子不需要建议,而是理解。就在这需要理解的时刻,很多家长脱口而出的却是:"这有什么好难过的?""坏了我们再买一个"。如果实在不懂如何给孩子空间,那我们就告诉他:"我看到你很难过,应该需要些时间来平静一下。"

三是减少评价。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正是因为有太多来自他人的外部或好或坏的评价,让孩子自身的动机越来越弱,忘记"初心"。尽量减少对孩子的评价,就减少了对孩子的操控,让孩子有机会成长为自己。当然,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但鼓励绝不是一句"你很棒",不是一句"你可以的"那么简单。

如此,孩子才可能拥有更多表达的空间。父母才可能有机会真正了解孩子。

如此,了解孩子,才不会让父母密不透风的“爱”,成为阻碍一场成长的“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