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正确家庭教育模式,帮你养育出三观正确的孩子
卢思浩的《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一书中有一章节叫《有人在黄昏等日出,而我在等你》,这一章节的篇幅主要描述了屌丝青年王辉的三角情感纠葛史。
不同于旧有小说的或圆满或以女主凄美结局而告终的剧情格局,男主的感情线始终贯穿全局并深深牵动读者的心灵深处,仿若一幕幕电视剧情生动鲜明的播放在读者眼前,使读者有很强烈的代入感。
品读时,在赞赏男主王辉拥有高度责任感的同时也为了他的痴心错付而如坐针毡,特别是在其因一段不值当的婚姻而颓废丧志时对其既心疼焦急又怀有“恨铁不成钢”的矛盾心理。
在这里,尤其要对女主小月高度的情感克制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示由衷的折服。
现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社会,主流思想提倡的是积极进取主动,无论是市场还是情感,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情感追求的是速成物质现实化。
而被各大流量和榜单“捧杀”的电视剧所影响的“爱情至上”论者为了所谓的爱情可以奋不顾身,可以枉顾社会伦理道德,无原则无底线的为了自己所认定的“爱情”而不择手段。
最容易犯的错误家庭教育方式,你们经历过吗?是什么让这些为爱痴狂的人如此无所顾忌?究其根本,源于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
一、简单粗暴式的家庭教育模式
首先家长本身的性格就是阴晴不定、情绪复杂多变,这会对孩子起到一个映射作用,甚至会形成心理阴影,当阴影面积越扩越大时,孩子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慢慢就会形成性格问题和行为上的偏差;
其次是家长性格大大咧咧,不注重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对孩子的教育处于听之任之的放任状态,让孩子在空洞、模糊的道德理念边缘下无拘束无制约的成长,从而形成道德观念畸形或道德缺失;
最后是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是学校应尽之事,等孩子上小学了再教育也不迟。殊不知,道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在5岁之前的儿童前道德阶段缺失道德规则认知教育的话,有可能出现后期言行脱节,举止行为不明的状况。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道德认知发展分为3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
二、传统权威式的家庭教育模式
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权威式教育”:权威的纪律模式,其特点是采用随事应变的严格控制,并通过对一贯执行的规则进行合理解释来证明其合理性。
权威式道德教育虽然可以让孩子去遵循我们家长所教导的道德准则,从而逐渐培养成我们长辈想要的样子,但是具有侵入性和限制性。
如果方式方法不当的话,或造成孩子负面情绪的积压从而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挑战甚至是挑衅父母的权威,不管不顾的去破坏道德底线;或造成孩子胆小怕事、不自信的性格缺陷,在委屈自己取悦他人的同时触犯原则性及习惯性的道德行为底线。
三、盲目跟风式的家庭教育模式
父母是家庭道德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实施家庭道德教育的执行者和教导者,父母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施准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深远。
因此,如果父母自身没有设立道德底线及属于自己的一套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甚至在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总体的概貌和联系,没有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真正落实到孩子道德教育实际中去。
而只是人云亦云或因某一理念的兴起一时头脑发热的对孩子执行某一教育方式,这将导致孩子难以树立科学正确的道德观及是非观,从而造成孩子双面人格甚至是多面人格特征的出现(这已构成了心理疾病)。
2017年热播的网剧《柒个我》中张一山所饰演的男主沈亦臻就是典型的多重人格代表(拥有“七重人格”),造成他罹患多重人格障碍的原因是缺失的童年记忆(亲眼目睹父亲因小时的男主犯错而多次对小女主施暴的血腥场面)
从《柒个我》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自身如果没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而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心境随意的教育孩子会导致教育目标和效果的偏离。
最容易被忽略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你们重视过吗?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柏拉图
诚以为,家庭道德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成长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把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在成长过程中慢慢的將他律状态不断的内化调整为自律状态,发展出道德自主和道德自律的美好品德。
总体而言,家庭道德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挖掘它、研究它、认识它,从而让它更好的帮我们打造出孩子坚实的道德堡垒呢?
一、榜样式教育方式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托尔斯泰
有一则让我至今印象都特别深刻的故事,大意是:老人因年老体衰干不动活,儿子儿媳对老人各种嫌弃不待见,不让老人上桌吃饭更过分的是用破碗给老人盛饭。有一天,老人的孙子让父母把那给老人盛饭的破碗留着,父母疑惑表示不解,孙子答复此破碗要留给父母年老时所用。
婴幼儿自出生后5个月起即开始具有模仿能力,1~2岁时处于前道德阶段时期,初步具有空泛的道德意识。
同时,受父母言行举止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不由自主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父母的行为乃至思想,从而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父母的理念趋于一致,最终成为父母的“镜子”。
古有“岳母刺字”,今有以德育人。身为父母,当是孩子最初的道德榜样。
我们自小在原生家庭中所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引导和规范着我们人生旅途中的意识和行为状态,父母对孩子的正向引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孩子道德教育的力度和效度。
二、尊重式教育方式
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想同的性灵--叔本华
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
(一)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根本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孩子的道德发展,而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和所需求的成长方式方法和内容都是有所不同的。
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实时了解、关注和重视我们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懂得当时年龄阶段特征的孩子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和阶段特征,用尊重引导、平等对话和有效沟通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
(二)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和独立性
今年热播的完结剧《小欢喜》中,宋倩自以为给予英子足够多的尊重,但在英子背离宋倩意愿而作出不同选择时,宋倩还是坚持己见。无可厚非的是,作为妈妈,宋倩是真的很爱很爱英子,也为英子付出了她的所有,但是她真的有尊重英子的意愿吗?显而易见的是,没有。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自主的言行,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他们是独立于我们生命之外的自由体。作为父母,我们
首先要摒弃“权威”式的态度,摆正自己的心态,与孩子平等的有效沟通;其次是舍弃说教、呵斥、威胁等粗暴方法,尊重孩子的言行自由,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孩子;最后是在适当的环境和适当的年龄,强化其精确、本质的理解道德意识和规范其动机、效果统一的道德行为。三、传统式教育方式
九九妈妈是在极其保守传统的家庭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早恋是根本不存在的甚至连步入社会后所谈的婚恋对象(也就是九九爸爸)也是在经过父母的首肯后才跟其交往的。所谓“少女情怀总是诗”。在九九妈妈一次业余打工期间,曾经遇上一个令九九妈妈怦然心动的"男神”,可惜的是那时的"男神”已是使君有妇的状态,所以九九妈亲手將那悄然冒出的“心动之芽”狠狠掐断,在心底默默祝福“男神”夫妇白头偕老。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要面对许许多多来自外界的考验与磨练,而在此期间,所面临的抉择关键点在于每个人道德意识形成和确立后的道德观念及原则底线。
传统式教育方式不可否认的存在着一定缺陷,但也自有其可取之处例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延续。
个人以为,道德教育首推我们所传承的道德教育理念,毕竟我们积攒了五千多年的道德传统文化自有其精华所在,尤其是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思想更是当今社会宣扬道德、弘扬正气之内涵刚需。
道德教育是当今家庭教育颠扑不破的真理所在。对我们个人而言,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基因只是维持和支撑着我们个体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但真正能决定我们生命品质和品格高度的却是我们的道德原则和底线。
人生在世, 厚德方能载物。教育,当以品德为首,其它次之。
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当今家庭当今社会之需要,更事关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及人生道路抉择的关键控制点。
道德,它是我们做人的灵魂之根,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可以帮助我们完善人格,使生命健康发展
#头条热搜##我要上头条##道德素质##道德教育#
PS: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九九妈妈,一个二胎宝妈。如果有健康、育儿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欢迎跟我一起探讨。写文不易,欢迎关注、转发和留言评论,成长路上能与你们并肩作伴是我的荣幸!
相关文章
- “我家孩子不用”,男孩穷养的观念已经落后,构建正确的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之5招让你学会正确的鼓励孩子
- 家庭教育 | 一杯水测出你的思维能力!孩子未来拼的是这种能力
- 孩子智商高、情商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家长如何弥补?
- 十年,跟踪七位孩子,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真的出乎意料
- 好的家庭教育,从父母开始改变,迈出3步改变思维模式
- 抓住家庭教育的这个关键点,帮孩子强化内心系统,从容面对孤独
- 校园霸凌为何屡屡出现?孩子健康成长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 过于严厉的家庭教育,会培养出怎样的孩子?
- 家庭教育 ||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执迷不悟(深度好文)
- 家庭教育100个妙招:据说聪明的父母都这样教孩子,家长必读
-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衔接好,家长们该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 家庭教育中暴力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太可怕
- 家庭教育中的“旺娃术”:正面暗示正在激发孩子的无限潜力……
- 家庭教育之亲子阅读——最便宜也最高贵的养育方式
- 家庭教育也分等级?三等家庭把孩子“养废”,一等家庭又如何呢
- 家庭教育公开课等你来约——做智慧父母点亮孩子未来
- 家庭教育宝典07你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夸
- 家庭教育很重要:你怎么做,你的孩子会模仿
- 家庭教育方法|孩子产生了攀比心理,家长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