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多的小朋友参加活动时总是说自己不会该怎么办?
2021-12-17 19:01:14孕产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首先,确实有孩子会在集体活动时“害怕尝试”,遇到挑战就希望老师或者家长来帮助,这个现象并不少见。作为家长和老师,需要多观察并思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再对症下药,不要盲目鼓励甚至是生气孩子不争气而发火。
u003Cp>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u003C/p>u003Cp>首先,确实有孩子会在集体活动时“害怕尝试”,遇到挑战就希望老师或者家长来帮助,这个现象并不少见。作为家长和老师,需要多观察并思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再对症下药,不要盲目鼓励甚至是生气孩子不争气而发火。u003C/p>u003Ch1>u003Cspan>可能的原因u003C/span>u003C/h1>u003Cp>u003Cspan>1、孩子真的不会u003C/span>u003C/p>u003Cp>孩子们是有发展差异的,并且有时候成人觉得很简单的东西,u003Cspan>有的孩子可能真的不理解,u003C/span>对于画画唱歌等才艺展示型的尝试,u003Cspan>有可能是孩子在学校或家里从未或较少有过相关尝试,没有相应的经验和自信。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2、担心自己因为答错或者做错而受到嘲笑、批评和指责,这往往是由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尝试未能及时给出正面肯定和鼓励造成的孩子不自信。u003C/span>u003C/p>u003Cp>比如说,孩子尝试了搭积木,要求搭出固定形状,孩子做了几次没做好,u003Cspan>家长就会说“这个很简单的呀,怎么会不会呢,再试试”“这么久了还没想出来?u003C/span>”u003C/p>u003Cp>有些孩子在艺术创作的时候。在他先创作后讲的时候,他所呈现的东西是无所不能的,u003Cspan>但是,当他先讲后创作的时候,却会出现“我不会画、我不会写、我不会做”的情况u003C/span>。孩子心中担忧的可能是害怕家长会笑话她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呢?u003Cspan>因为以前画画或者讲故事或者做手工的时候有成人笑话她了,说了“你画的不像。”之类的话u003C/span>。孩子是好面子和好记性的,他会记住,并不敢“乱画”。u003C/p>u003Cp>u003Cspan>也许家长只是无心之语,但对于u003Cspan>敏感的u003C/span>孩子来说,他们很容易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否定和“指责”。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3、孩子不爱动脑筋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长时间成人给予的包容或者包办导致孩子变“懒”了和u003C/span>u003Cspan>不自信u003C/span>u003Cspan>,不愿意去独立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u003C/span>u003C/p>u003Cp>比如说,孩子尝试某件事没有成功以后,部分家长不能盲目否定u003Cspan>,但是却说“没事的,这个太难啦,下次再试试”或者直接开始上手指导“应该这么做”。u003C/span>这种过分的包容或者直接包办会让孩子形成u003Cspan>“遇到的问题肯定太难啦,我肯定不会”或者“爸爸妈妈一定会来帮助我的,没有他们我做不出来”的心理暗示,u003C/span>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就会变得不自信和不爱动脑筋,也相应的缺乏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u003C/p>u003Cp>u003Cspan>4、为了博得更多的关注与特权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孩子在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肯定的时候会自我保护性地“变小”,反言之,孩子表现的小于实际年龄和本领,是他渴望得到爱、肯定和关注。 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 u003C/span>u003C/p>u003Chr />u003Ch1>家长怎么办u003C/h1>u003Cp>当孩子遇事表现为“我不会”,缺乏自信心理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u003C/p>u003Cp>u003Cspan>更新教养观念,改变教养行为,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的“脚手架”是教育的关键。u003C/span>u003C/p>u003Cp>家长要分析孩子属于那种情况的“我不会”。u003C/p>u003Ch1>u003Cspan>1 针对原因一(对某个项目不会或没有太多经验带来的不自信)u003C/span>u003C/h1>u003Cp>u003Cspan>利用家庭环境,鼓励幼儿表现自我,积攒成功体验。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家庭永远是幼儿最熟悉亲密的环境,u003C/span>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家庭小舞台”活动,通过家庭成员互换角色,为幼儿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理。u003C/p>u003Cp>u003Cspan>当然,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去表现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这样会让孩子的信心受挫,到后来就更不肯表现自己了。u003C/span>u003C/p>u003Ch1>u003Cspan> 2 针对原因二和三(家长未能及时肯定鼓励幼儿的“成就”以及未能正确引导幼儿去学会尝试)u003C/span>u003C/h1>u003Cp>u003Cspan>(1)耐心陪伴和等待。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对于孩子进行多次尝试有些沮丧但是并未放弃时,成人需要用语言和行动给孩子吃定心丸u003C/span>,u003Cspan>可以这样回应孩子: “你可以自己完成的,慢慢来,不着急,妈妈在这里陪着你。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2)不干预孩子创作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p>u003Cp>u003Cspan>在孩子进行自我创作时,成人要从一开始就注意,充分给予孩子创作的自由u003C/span>,包括了画画、搭积木、过家家、做手工等。u003Cspan>不要随便去问孩子画了什么,在做什么u003C/span>,因为任何的话语都可能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可能会影响孩子创作的自信。u003Cspan>即使孩子画完了做完了,也不要轻易询问孩子的作品表达含义,除非孩子自己给你讲。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3)学会“生动具体”的鼓励和肯定孩子的“成就”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很多家长会经常说“画的正好,做的真棒”之类鼓励的话语,但其实鼓励可以更具体生动哦,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你对他的创作感兴趣。u003C/span>u003Cspan>比如说,孩子做了一个手工,你可以说“看着真好看,这里是怎么做的?教教妈妈好不好”“这里看着很奇妙很有想象力,宝宝是怎么想出来的呀?”u003C/span>u003Cspan>多问问细节和创作过程,让孩子在复述时体会“成就感”,培养孩子的自信。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4)争取引导孩子面临挑战,不过分包容,不包办u003C/span>u003C/p>u003Cp>有些时候,孩子尝试多次想要放弃了或者向你求助时,先要肯定孩子的努力。u003C/p>u003Cp>其次,慢慢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搭积木时,可以说: “宝宝现在是那里还没有完成?这里么?u003Cspan>我也不太会唉,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好不好。你觉得这里是少一个三角形还是正方形,我们来试试吧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慢慢的引导孩子思考和完成,让孩子体验到靠着思考和尝试能够成功地做好一件事的整个过程。u003C/span>u003C/p>u003Ch1>u003Cspan>3 针对原因四(博取关注)u003C/span>u003C/h1>u003Cp>u003Cspan>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首先是不拆穿。u003C/span>面对为了博得更多的关注与特权“装作我不会”的孩子,u003Cspan>首先是不拆穿孩子的“小伎俩”。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其次是接纳u003C/span>,例如,成人可以给予拥抱,然后和他做一部分的事情,当孩子感受到这份爱与接纳时,自然就会说:“我会了。”u003C/p>u003Cp>u003Cspan>u003Cspan>最后是引导。u003C/span>在孩子感受到你的肯定接纳以后,u003Cspan>需要适时地引导孩子:u003C/span>u003Cspan>“对嘛,宝宝已经是大孩子了,当然会自己做这些事情,而且还能帮助小弟弟小妹妹们做事情呢。u003C/span>” 还u003Cspan>需要让孩子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界限u003C/span>。比如对孩子说: u003Cspan>“以后宝宝需要自己完成这件事,相信也可以做得很好的,妈妈陪着你看你下次的表现哦u003C/span>。”用“需要”这个词让孩子体验到这是自己的义务,从而生发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渐走向独立,并建构起自己与他人的界限来。u003C/span>u003Cspan>u003Cbr />u003C/span>但是,这个问题并不会那么轻易地就被解决掉的。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一个孩子缺乏足够的爱与肯定,需要家长和教师一起做出努力,给出爱、接纳和肯定。u003Cspan>当孩子身体里储存了足够的爱后,他自然会减少对成人是否爱他的试探,而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外界的探索和对自我的表达上。u003C/span>u003C/p>u003Ch1>u003Cspan>总结u003C/span>u003C/h1>u003Cp>当孩子说“我不会”时,他可能在述说“我需要帮助”, 也可能是在说“我需要关注和爱”,还可能是在说“我害怕被嘲笑”, 还可能是习惯,当然也可能是真的不会。不管孩子在何种情况下说 出“我不会”,u003Cspan>成人所要做的首先是先解读孩子真正表达的意思,然后予以正确回应,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帮助孩子心灵的成长。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欢迎关注我哦,多年一线幼儿教师,高级育婴师,与各位家长一起交流分享育儿经验和理念。u003C/span>u003C/p>###u003Cp>我孩子比你家小一岁,基本上我是不会让他去和别的小朋友比较,要求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拔尖,故意让他去展示表现。但是有一段时间有也出现了这种让他玩耍搭玩具时说“我不会”不愿自己去动手尝试;让他唱自己唱过的歌,还是说“我不会”不愿意去表达。这样出现了几次后,我回想了一下他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的这三个字。想起来有一次在和外婆视频的时候,他自己拿着一本书皮说“唐诗三百首”,外婆就让他背首“鹅鹅鹅”呗。他当时就有点愣了,因为一直没有刻意想过让他去背诗,根本也没跟他说过鹅鹅鹅,当时就在一旁张口替他说了句“我们还不会呢”。这就教他学到了这三个字。再加上,有时候和老爸一起玩的时候,要求老爸做一些和我一起做的游戏时或着天马行空的一起想法,老爸也有点想偷懒就随口说“这个老妈比较擅长,老爸不会啊!”言传身教真的不是虚话,大人言行的阴影真的是投射在孩子身上的。后我和他爸认真反省了一下这个情况。平时说话做事有意识地修正自己的态度,在之后遇到这种情况时,用“还没学会”来代替“我不会”。真的有效果,不管是玩耍还是唱歌都有去“学”的状态。后来一次跟他一起唱歌时,我没唱对,他还会对我说“妈妈还没学会,妈妈再学一下”。这是亲身经验,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帮助。u003C/p>###u003Cp>我小孩每尝试做一件事 我都是在背后鼓励他u003C/p>u003Cp>前几年小孩放老家叫婆婆带 去年3月份 小孩带到我自己身边 刚上来东莞的时候普通话不会说,胆子比较小,话都不敢说,也不敢跟小朋友玩u003C/p>u003Cp>想跟朋友玩又不会说普通 老是拉我一起去 u003C/p>u003Cp>我陪他跟小朋友玩一二个月☺当他的翻译????u003C/p>u003Cp>二个月后让他自己去玩,我跟小孩说有不懂或者不理解再来找我 u003C/p>u003Cp>去年刚来这边上幼儿园每次表演都是站最后 u003C/p>u003Cp>我经常给他加油 每次都夸他有进步 u003C/p>u003Cp>现在在胆子很大 这次元旦上台表演二次 都是站第一位 刚好哪天是周六表演 哪天8点开店 开到9点 开6张单???????? 9点我就把店关了 跑去给他加油????????u003C/p>u003Cp>我在台下给他两个大拇指????????u003C/p>u003Cp>现在我压根不担心他 独立方面特别强。u003C/p>u003Cp>说实话 我小孩去年刚上来跟小傻子没啥区别 u003C/p>u003Cp>沟通不来,又不听话,又很调皮 其实当时他比任何人还无助 u003C/p>u003Cp>还好我没拿我小孩跟另小朋友比较????????????u003C/p>u003Cbr>u003Cimg src=###u003Cp>首先感谢提出问题的这位家长,描述中我能感觉到你对孩子的表现担心孩子不够自信,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这种行为表现还是比较普遍的。有的孩子呢,就会比较积极一些,有的孩子相对的就会消极退缩一些,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u003C/p>u003Cp>u003Cimg src=###u003Cp>感谢邀请!u003C/p>u003Cp>一个3岁的孩子,很多东西都不会那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本应是他们角色的事物,他们还不会,那就不应该了。而这个通常也不能怪孩子。那是环境造成的,是大人的责任,平时把孩子娇惯坏了,导致他们有了依赖性。u003Cimg src=###u003Cp>这种孩子其实很普通,我家孩子就是其中一个。但现在已经快六岁的他,已经学会自己独立完成任何他能完成的事情了。究其原因,大概率是在平时生活中给了孩子错误的认知。u003C/p>u003Cp>u003Cimg src=###u003Cp>谢谢邀请!u003C/p>u003Cp>请家长想一想和孩子相处过程中,是不是比较关注以下两件事——u003C/p>u003Ch1>灌输了“赢”这个结果很重要u003C/h1>u003Cp>无论是玩游戏还是做手工,家长比较关注结果,比如,孩子玩涂颜色,如果涂到外面了,就经常听家长说:“不能涂到线外面,这样就不好看了。”甚至还会告诉孩子先涂边线,再往里面涂颜色,就容易得多。u003Cbr />u003C/p>u003Cp>这种引导方式,就会把孩子对配色的关注引到对画面是不是整洁、是不是涂到线外的关注,那么,做这个手工孩子就会变得小心翼翼,敏感的孩子再去做这件事就会紧张,甚至觉得自己“做不好”。u003C/p>u003Ch1>家长参与过多,或者过于强势u003C/h1>u003Cp>我曾经见过一些家长带孩子上辅导班,一般学龄前的孩子上辅导班都是家长陪伴的。比如,书法班上,孩子刚拿起毛笔,难免写得歪歪扭扭,有些家长着急,就上手给孩子模拟,孩子再写,家长会说,你看这“一竖”和老师、妈妈写得有没有差异?差异在哪里看出来了吗......u003Cbr />u003C/p>u003Cp>类似的过分参与,强势评论,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u003C/p>u003Cp>u003Cspan>建议——u003C/span>u003C/p>u003Ch1>参与进去时,要以一名团队成员的心态进入,而不是评论人u003C/h1>u003Cp>比如,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用管孩子讲的语调、内容是不是齐全,而是可以做听众或者孩子是讲故事的人,家长是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孩子讲,家长演,孩子就会有兴趣。u003Cbr />u003C/p>u003Ch1>鼓励,具体的鼓励u003C/h1>u003Cp>孩子的没一点进步,家长是最敏感的。比如玩球,今天,孩子知道把球拍一下,让球弹起来了,家长可以鼓励:“儿子,爸爸看到你刚才拍了一下球,球弹起来了,这个动作很帅。”然后,鼓励儿子再来一遍。当孩子得到鼓励时,他的内心是愉悦的,满足的,有再来一遍给爸爸看看的力量。u003Cbr />u003C/p>u003Ch1>孩子说“我不会”时,不要勉强u003C/h1>u003Cp>有的家长很着急,简单的动作,孩子就是不肯做,说不会,于是,就用各种方法劝孩子尝试,结果越劝越退缩。u003Cbr />u003C/p>u003Cp>当孩子说我不会时,可以说:“不要紧,我们注意观察,慢慢尝试就会了。”先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然后在不经意的时候,带着孩子做她觉得不会的那件事,等到孩子会了,再欣喜地告诉孩子,这件事你做得很好。u003C/p>u003Cp>当孩子不断得到家长认可,内心就不那么紧张焦虑,不担心做得不够好了。u003C/p>###u003Cp>三岁的小朋友参加活动时总是说自己什么都不会,一方面是他真的不会,另一方面是他比较内向,害羞不敢说,特别是在人多的地方,所以就只能说他自己不会。u003C/p>u003Cp>u003Cimg src=###u003Cp>u003Cp>三岁多的小朋友怕羞、没有自信,完全可以理解。u003C/p>u003Cp>因此,当孩子表达出自己做不好,或者不会时,家长要做的有这样两点:u003C/p>u003Ch1>1、孩子说自己做不好,家长可以说,“没关系,妈妈陪着你”!u003C/h1>u003Cp>孩子的自信,首先要来自于他信——身边重要他人的信任,会让孩子慢慢相信自己,有自信心。u003C/p>u003Cp>因此,当孩子说自己做不好,或不会做时,家长一定要明确向孩子表示:会给孩子完全的支持或帮助,或者,哪怕没有什么帮助,只要在孩子的身边,陪伴孩子,而不是指手划脚,批评孩子,孩子慢慢也会有自信的。u003C/p>u003Cp>当然,过程可能稍长一些,但只要家长有耐心,孩子是会慢慢有自信的。u003C/p>u003Cp>u003Cimg src=###u003Cp>行为背后必有原因。家长对孩子必须有这样的信念,才可能看到问题的根本。u003C/p>u003Cp>我们不能只看到行为本身,更要关注行为背后,孩子的感觉,想法和决定。u003C/p>u003Cp>有的孩子属于“慢热型”,总是喜欢先观察和熟悉环境,然后会慢慢地试探,这是孩子习惯的探索模式,是很正常的,家长看到的就是孩子只是在那看,却迟迟不参与。u003C/p>u003Cp>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家长在的时候就比较依赖家长,喜欢拉着父母一起做,因为这样能和父母多相处,而家长不在的时候他反而表现比较独立。u003C/p>u003Cp>还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可能在家里家人“保护”得太好了,没有太多机会独自去面对新环境和新挑战,会有些害怕,不敢尝试,表现得自然不如人意。u003C/p>u003Cp>作为家长,必须有意识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唯有如此,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真正地解决问题。u003C/p>
相关文章
- 幼儿园活动,小朋友们到底该怎么站?家长保持平常心,老师更安心
- 小朋友快两岁了,平时都挺好的,一要睡觉了就吃手指,怎么办?
- 小朋友快两岁了,平时都挺好的,一要睡觉了就吃手指,怎么办?
- 小朋友的早餐别将就,这样做半小时全搞定,比大饭店还丰盛
- 小朋友的答题思维你真的意想不到,网友:只能说这一届选手太强了
- 小朋友被送到幼儿园不久,在街上被人捡到,父母讨说法:说在睡觉
- 小朋友要有小朋友样子,走秀是不可能的,宝宝:我的T台我说的算
- 3岁的孩子想和小朋友玩,但他又说不好意思去,应该怎样鼓励他?
- 4岁的小朋友在家里易发脾气和说不文明的话,家长怎么进行引导?
- 4岁的小朋友在家里易发脾气和说不文明的话,家长怎么进行引导?
- “不要和小朋友起冲突”,妈妈经常说这样的话,让孩子性格懦弱
- 一次说清楚,玩手工到底对小朋友的健康成长有哪些深层次的影响
- 两岁多的孩子,与小朋友互动的时候攻击性强,是何原因?
- 五岁小朋友患蛀牙,其母说:孩子乳牙不用补?反正迟早都要换
- 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感冒一个月都没好!怎么预防感冒?医生说了几个小诀窍
- 吃饺子不吃馅,小朋友啥时候能正常吃饭,愁坏了各位家长
- 如果孩子跟幼儿园小朋友互相打架,小朋友妈妈骂你的小孩,回家孩子跟你说,你会怎么做?
- 如果孩子跟幼儿园小朋友互相打架,小朋友妈妈骂你的小孩,回家孩子跟你说,你会怎么做?
- 孩子的成绩只是次要的:享受和小朋友学习的亲子时光
- 孩子被小朋友打时,奶奶站了出来,有时候护短反而是在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