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宝宝一趴就哭,别怪他懒,责任在你身上,这10种方法帮你勤快起来

2020-02-04 03:00:04孕产
前两天有个妈妈问我:为什么宝宝一俯趴就哭,不愿意趴着,但只要把他竖着抱起来就立刻不哭了,如果再把他放到床上俯趴,他立马又不愿意了。妈妈很着急,因为她听说俯趴很重要,要让宝宝多俯趴,但是为啥宝宝不配合呢?

前两天有个妈妈问我:为什么宝宝一俯趴就哭,不愿意趴着,但只要把他竖着抱起来就立刻不哭了,如果再把他放到床上俯趴,他立马又不愿意了。

妈妈很着急,因为她听说俯趴很重要,要让宝宝多俯趴,但是为啥宝宝不配合呢?

其实这个妈妈的困惑是非常普遍的,大多数家长都会反映让宝宝俯趴是件困难的事情,宝宝们根本不爱俯趴,就喜欢被抱着。

看来不爱俯趴的宝宝比比皆是啊,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宝宝不爱俯趴呢?

有的家长是这么解释的:“俯趴着累啊,我自己趴一会都觉得非常吃力,再别说这么小的宝宝了”。乍一听这个解释好像挺靠谱,但是不完全对。

在观察了很多家长如何让宝宝俯趴的过程中,我发现宝宝不爱俯趴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

1、俯趴姿势不对,趴着不舒服

小月龄宝宝由于头颈力量、胳膊力量还没有强大起来,是需要靠家长的辅助来摆出俯趴这个造型,但是很多家长摆错了俯趴的姿势,比如:

宝宝的胳膊没有呈垂直与床面直角撑起,而是向外撇开。宝宝的双手被压在了胸脯下面。

这两个错误的姿势会让宝宝趴的非常吃力,因为俯趴的时候是需要胳膊支撑起上半身,如果姿势不对,发力点就是错误的,胳膊会疼,宝宝这样趴着当然会闹脾气了。

2、俯趴如军训,枯燥且无聊

这点是最常见的,家长把宝宝放在床上趴着,宝宝的面前要么是一个大枕头,要么是床头柜,然后家长站在宝宝旁边或者坐在床边,摸摸宝宝的背部,看着眼前这个努力想要抬起头看世界的宝宝。

月子里的时候,可能家长还会重点关注俯趴的宝宝,因为害怕宝宝捂到口鼻,但是一旦宝宝学会了侧头趴着,家长就松了口气,当宝宝趴着的时候,在宝宝面前放一个玩具,让宝宝自己看着。

每天在同样的地方(床上),面对同样的场景,做出同样的动作(俯趴),也没人和宝宝互动,好枯燥,好无聊,本宝宝已经趴腻歪了。

3、过早竖抱,勾起宝宝的好奇心

宝宝都是小人精,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平躺的时候,只能看到白花花的天花板和倒着的人脸,但是竖抱起来的时候,视野一下子宽阔了很多有木有!原来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家里的家具是这样的,爸爸妈妈是那样的,而且还能走到窗边看到明亮的窗外风景。

俯趴的视角远远低于竖抱,如果再加上上面那条,干巴巴的趴在那里,宝宝就会越来越不爱趴着。

4、家长对俯趴的重视度不够

很多家长都没有认识到俯趴的重要性,觉得宝宝还是要多躺,看到宝宝趴着努力抬头的样子觉得心疼,忍不住说别趴了,把我娃累得。

此外,他们还认为,俯趴会压着内脏,所以宁可抱着宝宝,也不让宝宝多趴。

看到这些原因,你就会发现,其实宝宝不爱俯趴多半是因为家长用错了方法。

家长需要了解俯趴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简单的动作。

1、俯趴是大运动发展的起跑线

有句老话叫做“三翻六坐九爬爬”,听到这句话自然而然的就会以为翻身才是宝宝要学习的第一个技能,大部分人都会问你家宝宝会翻身了么?很少会有人问你家宝宝俯趴练习的如何了?

大家都忽略了俯趴,其实,俯趴才是宝宝最先学习的一个大运动技能,是大运动发展的起跑线,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不同的大运动技能是需要宝宝具备相应的身体硬件和软件,硬件是指所涉及的肌肉、关节发育情况,软件是指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每一个大运动的熟练程度都是下一个大运动得以发展的基础。

翻身、独坐、爬行、站立、走路都需要宝宝头颈力量、脊柱力量和四肢力量强大起来,最终形成四个生理弯曲,俯趴就是最初的锻炼方式。

2、刺激大脑和神经的发育

国际著名的早期教育专家Margaret Sass在她的著作《越动越聪明》中指出:俯趴可以鼓励宝宝运动身体,从而刺激大脑通路的形成,老是让宝宝躺着会抑制宝宝的运动,阻碍宝宝对自己双侧身体的运用,只有肌肉和韧带的神经末梢受到足够的刺激,他才能学习和发展。

大部分家长的育儿关注点集中在让宝宝吃好、睡好这两点上,完全没有考虑到运动对于宝宝大脑的开发作用,大家习惯性的认为:这么小的宝宝能干啥?懂个啥?

殊不知,俯趴状态下的宝宝,大脑里正在进行着飞速的成长和发育。

3、促进肠道的发育

小月龄宝宝通常都会出现肠胀气和肠绞痛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的肠道还未发育完全,俯趴这个姿势可以刺激宝宝肠道蠕动,顺利排出气体,缓解不适。

很多家长会发现,当宝宝俯趴的时候,屁特别多,而平躺的时候经常憋着劲使劲向下蹬腿,想要努力蹬出肠道里的气体。

4、抑制原始反射

每个宝宝出生的时候都自带很多原始反射,这些原始反射是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形成了,婴儿很多初期的运动都是非自主运动,也就是原始反射的结果。

原始反射充当着保护宝宝的作用,一方面会阻碍大运动的发展,比如迷路反射会阻碍爬行,击剑反射会阻碍翻身,一方面又需要大运动的发展来抑制和整合自己。

也就是说,宝宝只有尽快的认识和运用自己的肢体,进行主动运动,才能彻底的抑制原始反射。

俯趴对于迷路反射、击剑反射、莫罗反射的抑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直接影响到宝宝能否顺利翻身、学会爬行。

5、促进感官发育

感官发育会影响到宝宝的大脑发育,宝宝最初是通过感觉来认识世界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感官的发育水平是通过接受到的刺激水平决定的。

如果宝宝总是躺在床上,只能看到天花板,那么他的视觉刺激是非常单调的,手脚在空中挥舞,所接受到的触觉刺激可能只有床单,家人与宝宝的交流互动方式也比较单一。

但是,当宝宝俯趴着的时候,他的视野变得开阔了,不同的俯趴地点对身体的触觉刺激更加丰富,宝宝趴着玩玩具、看绘本、和家长玩游戏互动,各个感官都会得到全面的、充足的刺激。

看到这里,我相信不经常让宝宝俯趴的家长会恍然大悟,猛拍大腿:哎呀!差点拖了宝宝变聪明的大腿!不行,我们得行动起来,追赶超越!

磨刀不误砍柴工,家长们先别急,俯趴虽然很重要,但前提是:标准的俯趴才能达到上述效果

每一个大运动的动作都有标准,正确的动作才会带来正面的效果,错误的动作可能会对宝宝的身体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

所以,让宝宝俯趴之前,家长需要掌握俯趴的标准要求和发展规律:

1、角度标准及规律

按照《0-36个月婴幼儿大运动发育国际标准》(数据来源于GGS Information Service)来看,婴幼儿俯趴需要达到如下标准:

►出生:四肢卷在体侧,俯趴时能稍微抬头。

►1个月:俯趴时能抬头45度。

►2个月:俯趴时能抬头,竖抱时头可以稳住一下子(仅评估时竖抱)

►3个月:俯趴时能把头和肩膀抬起来。

►4个月:俯趴时能抬头90度。

►5个月:俯趴时能打转。

从上述标准可以看出,宝宝出生的时候其实就可以俯趴了,到满月的时候,宝宝的头已经可以抬到45度了。

2、姿势标准

宝宝的俯趴姿势会影响宝宝俯趴的感受,如果姿势错误,宝宝会趴的非常吃力,还有可能损伤胳膊。

我经常建议家长在教宝宝大运动动作的时候,自己可以先以身试法,尝试俯趴一下,感受怎样摆放胳膊才会轻松,这样才能帮助宝宝形成正确的姿势。

俯趴的时候,需要我们帮忙把宝宝的胳膊以同肩宽、大胳膊与小胳膊之间的夹角应是90度的姿势摆放好,这样才能支撑起宝宝的身体。

刚开始俯趴的小月龄宝宝,胳膊还比较柔软无力,所以更需要家长的外力帮忙,不要让宝宝把胳膊压在胸底下。

3、时间规律

宝宝的俯趴时间是没有标准的,没有硬性的规定宝宝每次必须俯趴多久,能趴多长时间完全和宝宝当下的俯趴能力成正比。

经常俯趴的宝宝得到的锻炼越多,单次俯趴的时间越长,刚出生的宝宝只能俯趴1-2秒,如果每天练习,多多实践,或许到3个月的时候,单次能趴到30分钟以上。

总是被躺着抱着的宝宝,可能到4个月的时候,单次俯趴也只能趴5分钟而已。

如何让宝宝爱上俯趴,变身俯趴小健将,这里10种方法供你选择,越趴越开心

很多育儿问题都有一个共性:当宝宝不接受一个事物的时候,需要家长挖空心思,使出变戏法的本领,俯趴也是一样的,需要把一个简简单单的俯趴玩出花样来。

1、增加俯趴时候的乐趣和互动,把枯燥的俯趴变成有趣的游戏

宝宝们非常不喜欢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趴在床上,好像面壁思过,特别无聊,这个时候就会用哭闹来表达不满了。

但是如果俯趴的时候,有人陪着宝宝做游戏,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了,比如:

1)追视/追听游戏

当宝宝俯趴的时候,家长可以拿着黑白卡或者摇铃在距离宝宝眼睛20厘米的距离,从左到右缓慢的,匀速的做追视训练/听觉训练,我们需要配合温柔的语言:宝宝,看看这个兔子在干什么?宝宝,听听摇铃在你的哪一边?

这个游戏对于视觉追踪能力的发育和听觉的发育很有帮助,你会发现,宝宝特别专注的看着黑白卡/摇铃,眼睛随着道具的移动而移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2)滚小球游戏

宝宝对于能滚动的小球特别感兴趣,当宝宝俯趴的时候,家长选择一个颜色鲜艳的小球放在宝宝前面,然后缓缓的滚动到宝宝手边,俯趴能力较好的宝宝此时会伸出手去抓小球。

这个伸手抓的动作就是宝宝最初的数学启蒙:对于空间距离的判断,能够一次精准的抓到小球也是需要宝宝不断尝试后才能成功的。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还不强,滚动小球的时候速度要很缓慢。

3)照照小镜子

虽然宝宝们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但是婴儿天生喜欢看人脸的轮廓,所以,当宝宝俯趴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宝宝面前放一面镜子,引导宝宝看镜子里的自己和妈妈。

我们可以指着镜子里的人像对宝宝说:镜子里有个小宝宝,这是小宝宝的眼睛,这是小宝宝的嘴巴,小宝宝正在笑。

照镜子这个动作可以引导宝宝努力抬起头,或许他们还会伸手去抓镜子里的宝宝,实现单手支撑。

4)捉迷藏游戏

捉迷藏是每个宝宝都喜欢的游戏,逗宝宝的必用招数,玩到4、5岁都没有问题。当宝宝俯趴的时候,家长俯趴在宝宝对面,用一个纱巾遮住自己的脸,然后对着宝宝说:妈妈藏起来了,妈妈不见了哦。然后再夸张地掀开纱巾,开心地说:哇!妈妈又出来啦!

你会看到,宝宝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般的不可思议的表情,原来妈妈会魔法哦。

5)唱欢快的歌

如果游戏玩腻了,那就打开音乐,挑一首欢快的儿歌唱给宝宝听吧,你可以边唱歌边拍手,用自己的手拍拍宝宝的手,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那样。

宝宝们会喜欢这样的互动的。

2、变换各种俯趴的姿势,每一次俯趴都充满新鲜

俯趴并不是一件非常严肃刻板的事情,相反,俯趴是一件充满爱和乐趣的互动,我们不要觉得俯趴只能是趴在床上,为了锻炼而锻炼,发散思维,其实俯趴可以有很多花样,比如:

1)趴在妈妈胸口

让宝宝趴在妈妈胸口吧,妈妈可以和宝宝亲密的碰碰头、说说话,宝宝也会努力的抬起头看看眼前这张硕大无比的脸,感受不同角度看到的妈妈的样子。

2)趴在妈妈腿上

这个游戏是我经常和儿子玩的,我会躺在地上,双手扶着宝宝腋下,用小腿托起宝宝,让他像个小飞机一样起飞,每次他都会笑的咯咯咯的,偶尔还会准确无误的把口水滴进我的嘴里。

3)趴在糖果枕上

小月龄宝宝俯趴的时间很短,因为上肢力量不足,头颈力量也不足,我们可以用一个糖果枕支撑在宝宝胸部,解放宝宝的双手,然后给他一个玩具,让他趴在糖果枕上玩。

4)趴在瑜伽球上

如果家里有瑜伽球,也可以让宝宝俯趴在瑜伽球上,家长扶着宝宝背部,前后左右轻轻晃动,这个动作还可以锻炼到宝宝的内耳前庭。

5)趴在婴儿车里

这个方式是我重点推荐的,因为非常有效轻松,带宝宝出去遛弯的时候,让宝宝趴在婴儿车里,而不是躺在婴儿车里。

宝宝可以趴在婴儿车里看到周围美丽的风景、而不是只看到天空和房顶,宝宝们都喜欢这样的方式遛弯,很多在家只能趴5、6分钟的宝宝,采取这种方式俯趴可以趴到20分钟以上。

俯趴锻炼➕感官刺激,可谓是一举两得。

注意事项:

任何俯趴的游戏或者方式,都要尊重宝宝当下的俯趴能力,如果宝宝确实趴不住了,明显感觉到吃力,支撑不住的时候就该停止,让宝宝躺过来休息,家长对于宝宝的俯趴练习要有一个计划,每天进步一点,累计下来就会有质的飞跃,不要急于求成,看到别人家的宝宝能趴30分钟,就以为自己的宝宝也可以做到,超出宝宝能力范围的俯趴会让宝宝从此讨厌俯趴,请记住:循序渐进。

其实,只要家长愿意,俯趴时候的互动方式还有很多,不仅限于我的举例,总是抱怨宝宝一趴就哭的家长,应该先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和引导?可以俯趴的黄金阶段只有短短的4个月,但是其带来的影响是长久的,所以,爸爸妈妈们,动起来吧,不要偷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