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侵略妈妈众说纷纭 孩子攻击妈妈
妈妈支持率 ★★★☆☆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受欺负,那么起码可以说明一点:他的交往方式有一定问题。如果在同伴中总是处于弱势,这对于孩...
观点:要从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往策略。
妈妈支持率 ★★★☆☆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受欺负,那么起码可以说明一点:他的交往方式有一定问题。如果在同伴中总是处于弱势,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应该首先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孩子调整与同伴交往的策略。对于处在交往弱势的孩子,决不能强行地要求他“打回去”。因为他对交往本有一种畏缩的心理,万一动了手也“打不回来”,他就更紧张了。
观点:应该从爱的角度出发,正面教育,正确引导,让孩子学会宽容对人。
妈妈支持率 ★★★☆☆
一般来说,孩子平时所受的欺负,无非就是被逗了一回,推了一把,如果没有很严重的伤害,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我们可以抓住这样的事例对孩子进行适时的引导教育,让孩子体会到这种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是大家都不喜欢的。要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出发,尽可能地去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敌意”,教孩子宽容待人,学会谅解别人。
观点:教孩子“打回去”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的方式,在竞争社会,教孩子学会反击是非常必要的。
妈妈支持率 ★★★★☆
当然,我们不能教孩子去欺负别人,但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就应该反击。孩子将来面对的是一个竞争社会,如果事事都让孩子宽容退让,就容易造成孩子软弱怯懦的个性,将来走上社会就不能做到自强自立。所以,让孩子具有反击心理,学会自我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观点: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知识能力的抗衡,暴力方式并不能使孩子取得将来的成功。
妈妈支持率 ★★☆☆☆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他的生活是与成人世界相衔接的,而成人社会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并不是比谁的拳头硬或谁动手狠,而是比知识和能力。所以,孩子间的这种一般性的欺负行为,都应采取大事化小、息事宁人的态度,完全不必用暴力去抗衡。身体长大了,能力强了,别人自然也不会看轻或轻易地欺负你了。至于对那些确实不讲理的孩子,少跟他玩就是了。
观点:孩子间的纠纷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才能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生活经验。
妈妈支持率 ★★★☆☆
有一幅漫画很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两个孩子打架,引来各自父母相帮,当父母之间吵得不可开交时,两个孩子却早已和好如初,玩得正开心呢。这说明孩子间的打闹争斗是平常事,是他们交往过程中的必然经历。孩子就是在今天吵明天好的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学会与人相处的。我们决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顺其自然,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相信孩子通过摸索实践,最终会找到交往的“度”。
观点:孩子不懂事,应该通过父母或老师来解决,以便帮助他们明辨是非。
妈妈支持率 ★★☆☆☆
确实有一些孩子攻击性特别强,我认为这个责任主要在于教育。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不能明辨是非,要靠家长来言传身教。我认为,要是孩子受了欺负,首先应该找到对方的父母,让他去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任何一个妈妈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有欺负别人的行为。有些纠纷父母不便直接介入,可以通过老师,协商教育。对孩子来说,老师是第一权威,他们解决问题的效果会比较好。
试着教会孩子一些技巧——
如果有别的小孩要打你
▲问问他,是不是他真的要打你。
▲如果他不是存心的,告诉他拉你的头发很痛,以后不要拉了。
▲去学武术,在必要时,给他一点教训。
▲如果对方比你大,又经常欺负你,去告诉他最怕的人或者告诉他最喜欢的人。
▲学会大声呵斥:你这样不对!
▲学会用眼睛紧盯着他,并告诉他,自己的叔叔是警察。
心理咨询专家马志国观点——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巧 学会以智慧和能力取胜
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受到欺负时能够积极反抗和自卫,以免养成懦弱的个性。但是,大多数父母同时又理智地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还与我们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因为,孩子间的打斗基本上都是暂时性的,浅表性的,并不存在原则上的敌意。他们今天吵明天好,在这一过程中互相磨合,逐渐学会交往。如果轻易地教孩子以动手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容易使孩子间的争斗升级,形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激烈局面,最终可能造成伤害。更何况,成人社会中,暴力行为最终也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因此,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巧,学会以智慧和能力取胜,才是孩子立足于未来社会并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根本途径。
相关文章
- 众说纷纭脐带血
-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 孩子入园一周了,面对分离焦虑,妈妈再想哭也要忍住
- 面对3个不停哭闹找妈妈的孩子,这个外国老爸用1招搞定,真赞
- 面对地上打滚的孩子,普通妈妈只用一招,孩子不哭不闹,专家称赞
- 面对孩子拖延,懒惰,厌学怎么办?妈妈教你如何吃掉那只青蛙
- "妈妈,弟弟抢我玩具",面对孩子来告状,先别急着做"审判官"
- “妈妈我是从哪来的?”面对孩子的尴尬问题时,家长该如何回答
- “妈妈,他这种玩具,我也要”。面对孩子“攀比”父母如何应对?
- “妈妈,娃娃跟我说话了”,面对孩子的“胡话”,家长别不当回事
- “妈妈,我害怕”,孩子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抗拒,家长该如何应对
- “妈妈,我脚受伤了……”,如何帮孩子面对流血和伤痛?
- “妈妈,鸟为什么会飞?”面对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要多点耐心
- “我就要买!”面对孩子耍赖,这位妈妈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 发现孩子耳聋,这位妈妈告诉你请这样面对
- 岁月静好,如何教孩子面对人生的苦难|《妈妈的红沙发》之启示
- 陪读妈妈深夜脑血管爆裂|面对孩子,妈妈更需要淡定的力量
- 妈妈不优质,孩子难优秀
- 妈妈有乙肝抗体孩子会有吗
- 妈妈钱被偷孩子一席话感动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