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分享习惯 怎么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习惯
老师观点:
★孙文晶(省农科院幼儿园大一班):
幼儿园的孩子有时会为一本书、一个玩具发生争吵,因为他们太小,还不会与人分享。于是我们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分享习惯。
孩子们很看重分享带来的乐趣,在分发食物时,其他的小伙伴会表示感谢,这样分发食物的小朋友就得到了当“小老师”的满足感和尊重,而收到食物的小朋友既品尝了食物带来的喜悦,又享受着被关心的喜悦。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并不太看重“吃到了什么”,而更在意分享的过程带来的愉悦。孩子们体验到了分享的乐趣,他们才会产生分享的动机。
我们并不鼓励孩子频繁地带食物到幼儿园,只要孩子能体会到分享的乐趣,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另外,我们对孩子们带来的食物也进行把关。
★于博(省农科院幼儿园大一班):
我们班孩子的“自发分享”意识比较强,好处是让孩子体验了分享的快乐,也给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创造了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机会。这对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发展他们的交往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我们也顾虑到家长的意见,有些孩子带零食来分给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就会效仿,要求家长给买这买那,有的家长觉得不太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其实,孩子们分到的食物很少,而他们得到的快乐却很多。
另外,孩子还有一种心理,当他分给其他小朋友零食时,他就是个小班长,其他小朋友能否得到,要看这个“班长”觉得他表现怎么样。现在,班里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到分享,而且他们之间的互相关心也很具体细微,偶尔有小朋友来晚了,其他小朋友就会给他留一份。
点评:常瑞芳 (山东省济南幼儿师范学校)
可贵的幼儿分享行为
“学会共同生活”是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教育的基础,合作、分享正是“学会共同生活”的必要条件。从大处说,现在我们国家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也是以合作、分享为基调的。
我们经常说:痛苦有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了;幸福与人分享,幸福就扩大了。
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更应该在这方面为孩子们作出榜样,我们先要有分享的意识,要自己认识到,我们就是要过这样的生活!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当然,对孩子们所带的食品可以适当控制和引导,必须是健康的、卫生的。可以提倡带些玩具、图书,一起分享。我曾见过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不想吃梨,就把整个梨都偷偷扔掉了。我想,如果孩子们一起分享,也许还能让这个孩子喜欢上水果呢!
上一页12 下一页相关文章
- “寄宿制”对中国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我们都没有意识
- 穷人与富人家的孩子,差距越拉越大,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 三个月宝宝笑是有意识了的吗?
- 刚出生的婴儿也有意识,宝妈抓紧这个黄金阶段,让宝宝更聪明
- 孕24周胎儿的大脑有意识了
- 怀孕多久胎儿开始有意识
- 胎宝宝最怕的几件事,很多孕妈妈都没有意识到......你还在这样做吗
- 还在认为文化课至上?不,那是你没有意识到美术的魅力
- 培养好孩子,关键要培养“两勤一节”良好习惯!
- 培养孩子三岁识百字,背唐诗?这种方式很有意思,可以研究研究
-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是最好的家教,你怎么看?
- 培养孩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 培养孩子正确的输赢意识
-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先从自我防范入手---教育漫谈
-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有多重要?家长做好3点,孩子从此略胜一筹
-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难吗?要学会依靠鼓励和引导,而不是约束和限制
- 培养孩子金钱意识,父母尽量越早越好?别让孩子输在“金钱观”上
- 孩子不会写作怎么办?(四)习惯兴趣培养之拍出来的好作文
- 孩子做事“没长性”?利用目标细分法则,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
- 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4大意识及早培养,让孩子构建优良秩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