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教育误区聪明孩子变笨(3/3) 聪明的孩子难教育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期...
非洲的一个谚语这样说到:“拔苗并不会助长”。因此人们尽可以放心地省掉一大笔花在早期智力开发上的钱,孩子能力的提高只需要父母能给他们时间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期的儿童,会相应地对声音、捉迷藏、形状、动作、字母、数字、或者特定的话题感兴趣。这时,如果父母能够积极地配合他们的兴趣,而不是抑制他们的兴趣当然是最好不过。
所有的婴儿都会经历一个把手中的东西扔到地板上的阶段,这时父母不应该责怪孩子,而是要把东西再递给他,因为孩子实际上想知道这些东西下落的速度有什么不同。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时会对物品从形状、颜色、目的等方面的分类产生很大兴趣。孩子也会热衷于将针线盒里的纽扣或者线轴拿出来,或者整理工具箱里的木块和螺丝。这些事情也要允许他们去做。
即使没有读过有关儿童发展计划和早期智力开发方面的书籍,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很简单,就让孩子按照他的好奇心行动,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开发宝宝“学能”应向专业人员取经
邹小兵教授指出,造成以上诸多育儿误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广大父母对宝宝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却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致强制学习、拔苗助长、人云亦云和盲目从众等现象比比皆是。
“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定势,应该根据其天赋和特性来具体对待。公平的教育就是对所有的人不公平,父母应重视孩子的个体教育,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来武装头脑,”邹小兵教授说,“开发宝宝潜能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用共性的规则去要求他们。”
邹小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在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明显缺位。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婴幼儿保健学组在全国七个城市针对1200多位0~3岁婴幼儿父母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父母意识到需要特别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但是仅有一成父母意识到从事婴幼儿健康的专业人员指导的重要性。
而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关于婴幼儿早期学能发展其实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并有专业医务人员给予父母指导。但是在国内新晋爸爸妈妈们的“育儿经”,多是从长辈、同事、幼教人员等处咨询得来的,而很少有人会请教儿童保健专业人员。
相关文章
- 5大教育误区聪明孩子变笨(2/3)
- 5大教育误区聪明孩子变笨
- 孩子偷钱怎么办?教育还是体罚?聪明的妈妈这样做
- 孩子犯错还在用“打骂教育”?聪明家长这样做,5句话管住熊孩子
- 孩子要赢在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谈中国教育的种种误区
- 教育孩子的10大误区,你误入了几个?
- 教育的误区:孩子的虚荣和攀比,来源于谁?父母该怎么做?
- “凭什么听你的”孩子顶嘴咆哮,聪明父母用3招教育孩子乖乖听话
- “快乐教育”的三个误区,导致孩子学习差,看看你中了吗?
- 「滕州子午孕教」聪明妈妈的教育法则,这样教,孩子不优秀都难
- 一个个聪明的孩子,一上学为什么就变笨了呢?
- 为了孩子,你需要规避这些家庭教育的误区
- 你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聪明父母这样做
- 你真的懂“皮格马利翁效应”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 你真的懂“表扬”小孩吗?走出教育“误区”,培养优秀的孩子
- 儿童美术教育究竟培养孩子什么?家长不要走入误区
- 只有层次低的父母,才靠打骂教育孩子!聪明的父母只用7句话
- 启发式教育,孩子更聪明
- 大事件!原来那些聪明人都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你是这样吗?
- 夸孩子"聪明"反而害了他?做好"赏识教育",不需要太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