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你需要规避这些家庭教育的误区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存在误区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天使。回想起来,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那一刻起,便不停地带给我们各种欢笑与快乐,当然也有烦恼和忧愁,但并不影响这种最亲密的血脉亲情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幸福感。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我们肩上的胆子也越来越重,而在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决定孩子未来能否健康成长的最关键一环。一方面我们期望孩子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因此相信了解这些我们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常见误区并学习如何规避它们,是每个家长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而这,也是本文的目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正在重复这些错误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错误。而作为未来的家长或者即将成为家长的你,也可以先收藏起来,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步入这些误区。
误区一:溺爱式教育
常见的溺爱式教育有以下几种:
1. 特殊待遇
日常表现:
(1)吃“独食”:好的食品全家人舍不得吃,给孩子一个人吃;
2)过“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
带来危害: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 过分关注
日常表现:
(1)以孩子为中心: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2)“人来疯”: 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带来危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暴躁、自私。
3. 轻易满足
日常表现:
(1)买买买:和宝宝逛商场时,孩子要什么买什么;
(2)零花钱过多:给小学生甚至幼儿很多零花钱等。
带来危害:孩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不体贴他人,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 生活无规律
日常表现:
(1)生活没规律: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无规律,想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2)祈求央告: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奖励才肯把饭吃完等。
带来危害: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和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 包办代替
日常表现:
(1)不让孩子做家务:常常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他不会做,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2)不让孩子自理:不让孩子自己学会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
带来危害:懒惰,无上进心,自由散漫。
6. 过分保护
日常表现:
(1)限制探索:孩子要玩水,“冷”!;孩子要在地上爬,“脏”!;孩子要自己洗衣服,“你不会”!
(2)大惊小怪:摔跤以后原本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什么事都没有。大人却一惊一乍“快过来我看看摔坏了没?”“爷爷把这个地板打一顿!谁让它把我的小乖乖绊倒了!”。
(3)限制社交:为了绝对安全,不让孩子走出家门和别的小朋友玩耍。
带来危害:孩子变得懦弱,依赖性强,胆小无能,自信心差,心理脆弱,不善交往。
7. 不忍心管教
日常表现:
(1)家长害怕哭闹: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躺地上、不吃饭等方式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
(2)当面袒护:爸爸管教孩子,妈妈护着:“他还小呢,还不懂事。”父母管教孩子,爷爷奶奶站出来说:“你们不要对这么小的孩子要求这么高,他大了些自然就好; 你们小的时候,还没有他做得好呢!”
带来危害:孩子形成错误的是非观念,导致性格扭曲,还容易造成家庭不睦。
爱和溺爱是两件绝然不同的事,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溺爱孩子最终导致孩子养成自私自利,骄横乖张,做事懒散无纪律,对长辈他人无礼貌等等这些严重的性格缺陷。每一种性格缺陷对孩子的成长而言都是毁灭性的。说起来不能溺爱孩子家长们都普遍非常认同,不幸的是,太多的中国家长仍然在每天重复着这个错误。
误区二:打骂式教育
中国有句俗话:棍棒之下出人才。言外之意,打骂是促使后辈成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也正在被中国很多家长使用中,或许各位读者家长也或多或少曾经使用,而实际的教育效果又如何呢?
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与东安大略省儿童医院的一项共同研究发现,打孩子、大声责骂孩子或者大力摇晃孩子,容易使孩子对他心存敌意。孩子长大后对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以及将来的配偶也比较容易动粗。儿童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到三岁时经常遭受过体罚的孩子易变得虚伪冷酷,多擅长说谎,有暴力倾向。这些行为会在体罚后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开始产生。打骂孩子最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孩子眼中,家长不关心我的情感需求,我不能和你说知心话。长此以往,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越走越远!而另外一项研究也表明,打骂体罚造成的孩子的逆反行为会在两年以后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通常有六种情况:孩子会偶尔或经常偷盗或撒谎;对他人态度粗暴或缺乏同情心;做了错事后缺乏自信心;经常有破坏性或暴力性行为;不服从学校的规定;与教师不能相处融洽的。如果作为读者的你正在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请思考,你是否还要继续下去?
误区三:命令威胁式教育
"你再不吃饭,我就把电视给你关了。"
"你再不起床,我就不管你了。"
"赶紧去写作业!不然我晚上把你关门外。"
以上这些都是命令威胁式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命令和威胁会阻断孩子探索世界的积极性,这个被禁止,那个不被允许,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乐趣,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人际交往能力也都将受到抑制。命令的另一种后果是会让孩子,特别是年龄大一些,自我意识强一些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偏偏要与家长做对,对于一些真正的危险警告视而不见,最终导致自我伤害。
越是低龄的孩子,越没有办法分清理想与现实,家长把恐怖的结果带给孩子,但孩子的内心却无法进行区分与加工,轻者可能是做恶梦、尿床,重者引发孩子的不正常的精神状态。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他能够部分识别威胁中真实与恐吓的区别,来自家长的威胁可能更多地被感受为他不被大人所喜爱,他不受待见。这种被轻视、被打压的感受会让孩子产生困惑与怀疑,对于他们的自我认同产生阻碍,从而影响他的人际交往甚至学习表现以及生活状态。
孩子在童年时期正处在心理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天性就是模仿,长期在家长这种命令威胁式环境中成长,孩子也会学会把命令威胁的手段反过来用在我们的身上:
"妈妈,你要是不让我看完动画片,我就不写作业了。"
"爸爸,你要是不给我买这款变形金刚,我就不走了。"
"爷爷,给我倒杯水!"
健康的家庭互动中,孩子做得不对,家长应该告诉他对错的标准,可以适度地给予惩罚,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和心理诉求,在树立威严的同时仍然不失家长的温度,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风险,但本质上大人仍然爱护他,关心他。
误区四:物质奖励式鼓励
外国的一位心理学家雷珀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挑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成两组,他跟一组说:“画得好就给奖赏”,然后跟另一组说:“想看看你们的画”。结果三个星期后,第一组的孩子们大多不情愿主动去绘画,兴趣也明显地降低了。而第二组的孩子却一如既往地积极绘画。无原则无底线的奖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事务的内在价值上转移到了奖励上。长期使用物质奖励,还会让孩子丧失自主学习的动力与挑战的勇气。
显然,物质奖励并不是一种正确并有效的方法。那么,是不是以后就不用再给孩子奖励了呢? 请记住:当孩子们不用需要物质激励也能出色完成某项活动时,你没有必要画蛇添足给他奖励。当要鼓励孩子完成一项他并不是太喜欢的活动时,最好优先考虑精神奖励,如:微笑、关注、拥抱等。因为,这种奖励不增加经济负担,不过于正式,而且对孩子有着长久的心理裨益。对具体行为或品质的表扬,能够帮助孩子发现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另外,精神奖励的经常使用能够使得家庭氛围温馨、和睦,充满信任,对孩子内化规则、自觉改进行为非常有好处。家长需要弄清楚,孩子最喜欢哪种精神奖励,有的孩子喜欢被亲吻、拥抱,而有的孩子则喜欢口头表扬。针对孩子的喜好,给予他最在乎的奖励,效果会更好。当孩子刚建立一种良好的行为时,家长需要在每一次这样的行为出现后,及时给予奖励。等到这种行为习惯稳定下来,家长则可以间歇性地给予奖励。
而对于物质奖励,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物质奖励变成贿赂。当你因孩子不愿服从要求而不断增加奖励数额时,就变成了贿赂。在一段时间内,家长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和奖励制度。另外家长给孩子的物质奖励不宜过多,也不宜价值过高。把物质奖励当作精神奖励的辅助措施,注重精神鼓励,才不致将孩子培养得“惟利是图”。家长还需记得这样做的宗旨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给自己省心省事。
误区五:打击式教育
打击式教育很多时候是家长对自身的不满的焦虑投射。家长把对于自己现状的不满和愤怒,焦虑和失败,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甚至希望通过孩子扭转自己的命运:事业无成,就希望孩子读书好;贫困就容易催生孩子多赚钱的期望;社会关系受挫,就希望孩子当公务员。 焦虑和挫败典型的投射,就是 “别人家孩子”。很多孩子会努力去达到这个标准,希望扭转大人对自己的种种否定,但一辈子都很难达成。因为家长本身没得到改进,对外的投射就不会停止。
孩子内心的坚强和力量来自真正的爱。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童年常常是得到充足爱意的孩子。真正的爱,是把孩子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平等的生命体来尊重,并且给予正确的保护和必要的限制。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延伸、附属品,通常就会产生家庭暴力、溺爱、否定、打击。有些家长打击否定孩子的时候还要说:“我都是为你好”。当伤害戴着爱的面具出场,就会让孩子们长大后,认为亲密关系应该是互相挑刺的交流模式,从而导致他们不会正确表达感情和需求,再使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去“爱”别人。很多励志故事的主角也许在物质上吃尽苦头,但他们的精神世界非常富足,背后通常有深爱他们的父母或是引导者,他们坚强和内心的力量,并不是来自于外界的挫折和苦头。孩子的内心坚强和自信,来自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是明白在外跌到多少次,背后都有家的能量给予支援;而不是在外受伤时,还要受到来自家长的再次夹击。
打击教育也容易让孩子分裂成为两个自我:孩子会感觉大人爱的只是那个优秀的自己,而那个不好的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长大后,一旦做不到某些自己设定的标准,就会开始自暴自弃。深度输送爱的链接,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坚强,请你无条件的爱孩子、鼓励孩子,这份爱和这份鼓励会成为他人生路上最大的前进动力。
误区六:替孩子做选择
爱替孩子做选择也是家庭教育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之一。
小的时候买玩具,孩子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大人拿起另一个玩具说:孩子你那个玩具不好玩,爸爸给你挑了一个更好玩的玩具。于是乎,都不知道是给大人买玩具还是给小孩买玩具。上学以后,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孩子喜欢绘画和手工,大人却给她报了钢琴和跳舞,因为家长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去把自己的选择强加到孩子头上,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高考选专业,孩子喜欢医学,未来想当医生,家长说:医学有什么好?工作辛苦还要经常熬夜,去学金融,工作轻松待遇又好,亲戚朋友说起来也是高大上。听起来更像是家长去上大学,而不是孩子。毕业之后找工作,孩子想去自己应聘成功的公司,父母说,干嘛要去外面受苦,去你某某亲戚他们单位,国企待遇稳定福利好,有什么事还有亲戚罩着。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自己谈的对象也不被认可,强行被安排相亲。
家长总是用“自己的头脑”来操控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想法。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长此以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养成了什么事都喜欢依赖别人,最终变得随波逐流,碌碌无为。当孩子对兴趣班失去兴趣,所学专业不顺心,从事的职业不热爱,共同生活的伴侣不满意时,他就会埋怨甚至痛恨大人给他们所做的选择。
那么,正确的方式是怎样呢?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建议,如果孩子确实需要大人帮助时再出面协助。但是随时关注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必要时对偏差进行修正。选择的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种关键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只有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才能让孩子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不断成长,才会变得成熟,有担当。
备注:本账号所有文章均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作者授权并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家庭教育的三大“误区”,让孩子越来越难管,让家长越来越崩溃
- 家庭教育 | 一杯水测出你的思维能力!孩子未来拼的是这种能力
- 家庭教育 ||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执迷不悟(深度好文)
- 家庭教育100个妙招:据说聪明的父母都这样教孩子,家长必读
-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衔接好,家长们该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 家庭教育中暴力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太可怕
- 家庭教育中的“旺娃术”:正面暗示正在激发孩子的无限潜力……
- 家庭教育中的六大误区,看看自己有没中招?中了赶紧改哦
- 家庭教育也分等级?三等家庭把孩子“养废”,一等家庭又如何呢
- 家庭教育公开课等你来约——做智慧父母点亮孩子未来
- 家庭教育宝典07你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夸
- 家庭教育很重要:你怎么做,你的孩子会模仿
- 家庭教育新理念,如何走出“陪娃做作业到脑梗”的误区
- 家庭教育方法|孩子产生了攀比心理,家长该怎么办?
- 家庭教育每日分享---孩子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来唤醒父母
- 家庭教育注意这4点,孩子未来一定很优秀,你是吗
- 家庭教育的5个层次,家长和孩子 关心分数与规划人生
- 家庭教育的界限感,从舍得拒绝你的孩子开始
- 家庭教育的目的决不只是让孩子考上重点大学
- 家庭教育规划专家:你用十年没带好的孩子,我用一星期怎么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