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危害婴幼儿身心健康 噪音对婴幼儿的危害
婴儿在出...
由于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与音响玩具的问世,增加了家庭中的噪音污染,而婴幼儿正处生长发育阶段,机体抵抗力弱,对噪音特别敏感,危害性也大,应引起年轻父母的密切关注,谨防噪音危害婴幼儿。
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就已具备较完善的听觉,但是由于婴幼儿的鼓膜、中耳、内耳和听觉细胞十分娇嫩,对噪音特别敏感,容易引起听力疲劳或鼓膜损坏,使婴幼儿对语音的差别感受性降低,阻碍听觉的发展。据则定,在10厘米范围内,洗衣机、电冰箱、电吹风、电风扇的音响是40~90分贝,缝纫机、收录机、电视机的音响是50~80分贝。只要将以上1~2种噪音汇集就会超出我国关于居民区内的40~50分贝以下的噪音标准。如果婴幼儿长期生活在80~90分巴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可使婴幼儿的耳蜗发生营养不良和缺氧,使听力受损伤。天长日久,因鼓膜和内耳听觉器官器质性的病理改变,甚至鼓膜振动过剧,而诱发噪音性耳聋。
婴幼儿经常受噪音的刺激,会引起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并使内分泌发生紊乱,妨碍婴幼儿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据美国心理学家瓦茨博士研究发现,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7个月大婴儿、慕仿大人姿势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环境中的同龄婴儿。18个月大的幼儿对大小、距离、空间的理解能力显著低于同龄幼儿。22个月时幼儿呀呀学语的能力也比同龄幼儿差,影响了对周围新奇事物的探索。
噪音还会影响视力,诱发眼病。近年来的实验揭示,噪音在85分贝时,视力清晰恢复到稳定状态至少要1个多小时,而在20分贝时,只需20分钟,从而证实噪音可降低视力清晰度的稳定性。有关研究人员曾对接触噪音的80名工人做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有64名患红、蓝、白视野短小症。婴幼儿的眼睛器官,娇嫩更需保护,所以更要避免噪音的刺激。
年轻的父母平时要尽量避免婴幼儿接触燃放爆竹、高音喇叭、轧钢、打铁、电钻等高噪音环境少让孩子玩音响量高的玩具,放电视机、收录机的音量宜适中,多让孩子食蔬菜水果,可减少噪音带来的危害。
相关文章
- 室内噪声危害婴幼儿的健康
- 健康中国行动 | 婴幼儿喂养的四个关键点
- 0-3岁婴幼儿发育健康指标,孩子达标的妈妈,偷着笑吧
- “心与心的沟通,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恩诺亲子活动圆满结束
- “隔代教育”不利于身心健康?一味否定不可取,父母应理性看待
- 产后宝妈气血不足,应该如何调理身心健康?
- 女性怀孕身心健康的几大好处
- 孩子被孤立影响身心健康,”替“孩子解决问题不可取,不妨这么做
- 孩子这个点还不睡觉,不仅耽误长高还影响身心健康,家长要重视
- 宝宝闹着吃夜奶不是罪,妈妈的做法很重要,关系到宝宝的身心健康
- 清晨性爱利于身心健康
- 经典的绘本既是英语启蒙的好帮手,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小助手
- 婴幼儿X或O型腿是正常还是异常
- 婴幼儿“眨眼”增多,是否证明眼部有问题?家长应多留意生活细节
- 婴幼儿不长头发,未必就是“正常状况”,过了3岁父母就该重视
- 婴幼儿为何出现百日啼?
- 婴幼儿产品“黑名单”!宝妈们不要再坑娃了
- 婴幼儿你给他展示什么样的世界,他就会接收什么样的世界
- 婴幼儿到底用不用补DHA?海藻DHA事件是真是假?
- 婴幼儿卫生保健的几项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