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溺爱孩子吗?家长的溺爱对子女自信心的影响
文/宝妈的日记本
家长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如果家长的爱太泛滥,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溺爱是孩子成长的毒药。“慈母多败儿”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谚语,这里的慈不是慈祥的意思,而是对孩子一味迁就,包庇纵容,就是“溺爱”。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发展。那么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的行为表现和产生原因具体有哪些呢?其中对孩子的危害也许很多家长都忽略了。
一、溺爱的行为表现
溺爱型教养方式的家长对于子女的接受程度高,非常关注子女,积极参与与他们相关的活动。相对而言,对子女的要求性就比较低,监管也不严。在生活中表现为过于宠溺,经常出现娇生惯养、包办代替、百依百顺、袒护包庇、甚至纵容放任孩子的现象。
二、溺爱孩子的原因
1.独生子女家庭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整个家庭的焦点集中在孩子身上,父辈和祖辈的爱也都集于孩子一身,极易产生对孩子的过度宠溺。另一方面,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较高,一系列的生活与升学压力使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会习惯性的满足。因此,造成了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
2.家长过度保护,使孩子缺乏自我表现力
自我表现是子女自信心发展的基础,子女通过积极的自我表现,获得他人肯定评价,以此增强成就感。然而在溺爱型的家庭中,家长经常剥夺了子女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表现为过度保护。家长认为他们年纪小,能力不足,基本生活琐事都由家长来做,比如系鞋带、穿衣服,更有些家长剥夺孩子劳动的机会,事事代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子女各种能力水平不足,对家长极其依赖。当离开家庭时,极易产生退缩行为,不敢积极表现,丧失自我表现机会,因而不能得到肯定评价,成就感低,最终阻碍他们的自信心发展。
3.祖辈过分疼爱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就会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隔辈亲”现象十分常见。祖辈对孙辈的疼爱加上部分老人重男轻女的意识,对男孩更是百般宠爱,是导致溺爱孩子的直接原因之一。
4.父母的情感投射
有些父母由于童年的不愉快,或未受到良好教育,不希望孩子再现自身以往的境遇,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尽量满足孩子的欲望,忽视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对孩子过度的满足和过度的保护。
三、溺爱的教养方式对自信心培养的消极影响
自信心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子女自信心的发展与成就感和自我表现有关,也和子女对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在溺爱型家庭中,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行为和态度对子女自信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四、子女自信心的培养
1.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家长的教育观念非常重要,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女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因而,以科学的教育观念作为基本理念,是形成良好象力和创造力。父母一定要转换教育观念,以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而不是过于保护孩子,溺爱孩子。
2. 创造劳动机会,培养子女自我表现力
自我表现是子女自信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儿童积极主动的自我表现,是培养子女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家长应多为子女创设一些简单的劳动情境,让子女在自我服务、为集体和他人服务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与成果,获得愉快的成功体验,从而建立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应善于观察子女,寻找教育契机,并正确对待子女所表现出的独立意识,为子女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避免过度保护。
在为孩子提供劳动机会的同时,家长应注意指导他们的方式。比如,在帮孩子穿衣服时:“妈妈给你扣第一颗扣子,剩下的你自己扣。”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发展孩子的独立能力。当他们成功完成时,可以增加子女的成就感,促进子女自信心发展。在同伴交往中,家长也应给予子女合理范围的自我决策和选择的权利,尊重和理解孩子,让子女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锻炼社交应变能力,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给孩子积极的评价
家长合理的积极评价可以帮助子女提高自信心,让他们更能获得成就感,提高其自我表现能力。因此,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一定要善用纵向比较,就是以子女的现在的水平为基础,肯定孩子的进步。同时要给与合理的积极评价和合理的批评方式,也要有适当的表扬孩子,孩子在得到表扬鼓励时,更容易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4.培养各项能力,增强子女成就感
成就感是影响子女自信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子女成就感的获得与其自身能力水平密切相关。因此,促进子女积极主动的发展各项能力,成功完成各项挑战,增强成就感是子女获得自信心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由此,家长应促进子女的各项能力的发展,创设环境和机会,使其充分发挥自我表现能力,多次体验成功,从自身进步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其自信心。
总之,爱孩子要用正确的方式,不要用过度的宠爱让孩子失去他们应有的能力,而且孩子有些坏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切记,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孩子终究要离开我们独立生活,只有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才能让孩子勇敢的面对各种挑战。
(本文由宝妈的日记本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
相关文章
- 孩子胆小、不自信?家长先了解“罗森塔尔效应”,培养孩子自信心
- 孩子胆小又怯懦?培养孩子“自信心”,家长需要这几招
- 孩子自信心差该怎么办?家长要注意,生活中不要随便给孩子下定义
- “小公举”是怎么养成的?家长记住这6点,让孩子自信心爆棚
- 幼儿园老师:导致孩子自信心消失的行为自查表,家长必查
- 孩子不敢无法摆脱失败怎么办?教你几个方法,让孩子重拾自信心
- 孩子五岁性格懦弱,如何提高对抗能力,增强自信心?
- 孩子五岁性格懦弱,如何提高对抗能力,增强自信心?
- 孩子十三岁了,我脾气比较暴躁,有事就吼,该怎么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啊?
- 孩子总害怕出丑被嘲笑,利用好孩子“焦点效应”,培养孩子自信心
- 孩子担心没有自信心应该让她学什么好?
- 六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 在教育孩子时,适时适当示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认同吗?
- 在教育孩子时,适时适当示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认同吗?
- 外出游玩是如何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 夸奖不一定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养成,你清楚里面区别吗?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骗”他你信不信
- 患牛皮癣的妈妈,决心努力成为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榜样
- 早上一年学,孩子自理能力偏差,会导致孩子没有足够的自信心
- 父母嘴毒孩子自信心受损,但“幽默的嘴毒”,锻炼孩子应变能力